《庆余年2》直到贺宗纬被带走,范闲还不知,庆帝的制衡有多卑劣

一页书 2024-05-25 11:31:20

张若昀、陈道明、吴刚、李沁、宋轶等主演的电视剧《庆余年2》新的剧情中可以说是越来越精彩了,春闱舞弊案来袭,比之抱月楼事件,这个案子牵扯的更多更大更广,范闲被二皇子举荐成为了春闱的考官,却被太子、林相等要求放水,但是范闲不愿意,在杨万里的感染之下他终于决定“闯祸”,向庆帝要公平,希望庆帝来给自己做挡箭牌。

对于范闲的算计确实太过于稚嫩了,他想要利用郭保坤撬开郭攸之的嘴巴,然后知道春闱需要注意的事情,这些都算是正常,可是春闱之事千防万防还是出问题了,虽然范闲解决了自己的门生作弊的事情,解决了水、火等问题,就连出大恭都搞定了,却没想到有人替考,而查出替考之后范闲想要彻查,却恰好落入了庆帝的算计。

庆帝挖坑让范闲主动揽下彻查整个事件,而很快命案送上门来,原著中其实是长公主李云睿出手,让袁宏道的家人状告林相,但是现在却直接有女子找上门来,就连林相都察觉到了不对,范闲更是清楚背后是庆帝在搞鬼,要自己做孤臣,要铲除自己身边的所有助力和靠山。

最后的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林若甫最终选择了辞官归乡,胳膊拧不过大腿,更何况林若甫固然权倾朝野,却不可能和庆帝扳手腕,但是林若甫离开却未必能够安然无恙,半路上还是被人追杀,最后的结局大概率还是范闲安排人保护林若甫归乡,否则的话这位必死无疑。

但是范闲没想到的是庆帝的手段远没有这么简单,除了要扳倒范闲身边的靠山比如范建、陈萍萍、林若甫等之外,他还安排了人来制衡,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春闱之前跑到范闲的家里,跪求要成为范闲螟蛉之子,认他为义父的贺宗纬,可以说真的令人没想到。这位绝对是卑劣小人一个,第一季是郭保坤的人,这一季直接痛骂郭家父子,想要抱着范闲的大腿。

但是被范闲给骂走之后,这位对范闲说的读书人的傲骨十分的不屑,而有一个人挡住了他的去路,直接问他想不想走仕途,而听声音还是一个太监的声音,贺宗纬自然就和那个人走了,只是究竟是谁能够让贺宗纬不需要春闱就直接走仕途之路呢?毫无疑问只有庆帝了,否则的话太子和林相等人也没必要想尽办法在春闱上作弊了,只能说庆帝如此做真的令人很无语。

其实对于庆帝的目的,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掣肘范闲,贺宗纬同样对于范闲十分的痛恨,他是一个小人,可是庆帝就是需要这样的一个小人。范闲成为鉴查院之主,又即将掌控内库,这等权柄之大,庆帝也得忌惮几分,借助范闲的前程扳倒了林若甫,他准备扳倒范建和陈萍萍,而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放心,所以准备找个人掣肘范闲。

贺宗纬是实打实的小人,原著中其实状告林相杀人夺产的是贺宗纬,贺宗纬在长公主的指示下,暗中带吴伯安的妻子入京,状告林若甫杀人夺产,最终导致林相下台,辞官回乡。林相辞官后,贺宗纬被庆帝恩旨免试做了都察院御史,成了天子门生,而剧版这一段或许有所改动,但有两处是绝对不变的,第一提拔他的是庆帝,第二他一直都是庆帝的人。

成为了都察院御史的他取代了赖名成的位置,对范闲恨之入骨,都察院因为赖名成的死也站在了范闲的对立面,因此用来制衡范闲。庆帝的制衡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如今的贺宗纬完全比不上范闲,谈何制衡?其实贺宗纬真正成为范闲心腹大患的还在后面,范闲下江南收内库,斗明家,之后被二皇子的人截杀,回京之后报复,庆帝则提拔贺宗纬升为左都御史,兼看监察院事宜,协助范闲,向内廷负责。

后面大东山之战,庆帝假死,太子、二皇子造反,结果失败了,本来范闲才是首功,结果这位却被升为被调入门下中书行走、大学士,不仅如此,更是收拢二皇子的部下,令都察院的权势大涨,隐隐的压制鉴查院,后面陈萍萍刺杀庆帝失败,也有他的功劳,是他喊陛下遇刺,陈萍萍被抓后凌迟处死,也是他后来血洗鉴查院,把所有陈萍萍的心腹一一剪除。

这位甚至还曾经觊觎范若若,可惜的事有着靖王府的婚约,最后庆帝没能赐婚,最后范闲实在是忍无可忍,出手清理了贺宗纬一脉,所有人悉数斩杀,范闲更是下毒,贺宗纬呕血断肠而死,死状极为的凄惨,也算是罪有应得吧,贺宗纬是彻头彻尾的小人,这样的读书人得志,远比太子、二皇子这种天潢贵胄的手段卑劣狠辣。

庆帝为了制衡范闲,可以说真的非常的卑劣无耻,用这样的一个人对待自己的亲儿子,难怪范闲最终会反庆帝,其实一切都是庆帝自己造成的。

0 阅读: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