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你真的意识到了么?我们正身处人类文明一个巨变的前夜

秦安战略 2023-11-27 06:30:23

我们正身处人类文明一个重要的节点,巨变的前夜。

看了一张图,觉得很无语,通过这张图,你可以看到莫大的荒诞。

它的荒诞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应然,一部分是实然。

每天的消息很多,越来越多,人们都搞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过去一个话题可以热一周甚至两周,但是,现在热搜可能一天几变。

可能2017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来的时候,大家还一头雾水,觉得都是国家的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然后疫情三年过去了,觉得终于可以好好弄经济了,好日子要来了。

这美联储暂停加息,又觉得要振奋精神,从年初就盼着牛市,心里想明年可能降息就好了。

就这样,年复一年。

也正是如此,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怎么回事,世界怎么回事,就更不可能放过孩子们了。

对世界认知的惯性,会推着自己的生活一直按照旧有的模式进行,与他人无谓的比较,也不断放大内心的焦虑,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稍遇到变化传导来的不适, 不是去及时思考和总结,而是非常不耐烦的各种反问,情绪的宣泄。

其实这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从古到今都是,道理是清楚的,只是感到惋惜:

孩子们遭罪了。

沐朵今年五年级,不光是她,可能她的老师、校长、区教委的、甚至一路向上的人都不敢想象,几年内,现行的高考都可能取消。

你们肯定会说,怎么可能?

是,疫情前,人们也这么说。

那就像八国联军进来之前的私塾时,读书人专注的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掉的感觉。

这些天,围绕OPENAI的一些变动,全球都在吃内斗瓜,可是,变动的背后,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也不一定如披露的,是某个模型具有“意识”。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AI不是过去那种炒作跟风的概念,它正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深刻改变世界的结构、底层逻辑。

我身边的同学,现在党建的文章都用AI写,十五秒时间,而且反馈很不错,居然还能得奖。

美国已经走在了AI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选择了克制性规范性的发展,这非常正确,因为,在一切没确定之前,没有人敢断言Ai带来的只是机会而不是灾难。

生存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技术,生存就是生存。

我们需要考虑,当下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到底是要生存,还是要科技的革命。

奥特曼这样的人,一定是选择后者。

有效加速主义,英文叫做 e/acc,是一群硅谷的科技精英们搞出来的一种科技价值观运动,你会发现有大量的 twitter 账号带有这个 e/acc 的后缀,可见其受众之广泛。

1.人类应该无条件地加速技术创新,并快速推出他们,来颠覆社会结构。2.e/acc 运动认为这种对社会的颠覆风险,本质上对人类有利,因为会迫使人类适应,从而帮助我们更快达到更高的意识水平。3.去三百年人类随着技术的颠覆而进化,结果显然都非常好。

简而言之,就算是弄出个毁灭世界的恶魔,创造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对风险的管控和预判。

这就跟奥本海默是一个道理。

但人类社会,并不一定每次都那么走运。

从现在的趋势看,特别是这次中美旧金山关于人工智能管控的共识,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

AI已经展现出对人类的威胁。

如果不是有了威胁,不会花时间去谈。

确认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此举将人工智能问题摆在与环境、军事、经济问题的同一高度中,来应对当前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拜登也在会晤后的记者会中表示中美将建立人工智能风险和安全问题的专家磋商机制,在此之前中美双方就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并未展开,此次达成共识将是中美双方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一次突破。

对美国来说,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威胁,是巨大的。

比如过去空战比的是飞行员的素质,最顶级飞行员之间较量的差别,可能在几秒钟内,但是Ai不存在身体的极限,而且这个时间可能是万分之几秒,取决于算力强弱。

Ai打人类飞行员,就跟大人打小孩一样。

中国目前的战斗机+无人机的演练,不比美国差,是世界一流。

同样,还有核武器的人工智能化,比如死手系统的升级。

在人工领域,高盛就曾预测,约3亿个工作岗位将因AI技术而消失,约四分之一的美国劳动力担心未来他们将因人工智能而失去工作岗位。

当地时间11月21日,盖茨现身知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特雷弗·诺亚(Trevor Noah)的播客节目中。当诺亚问及AI对就业的威胁时,盖茨表示,总有一天,人类“不必那么努力工作”。

盖茨说:“如果你最终进入一个每周只需要工作三天的社会,那可能还不错。”他认为,未来可能“机器可以制造所有的食物和东西”,人们不必每周工作五天来维持生计,剩余的时间可以去用有益的事情,“有很多闲暇时间,得想想如何利用。”

11月20日,英国智库Autonomy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正确利用AI技术可能使数百万工人实现每周工作4天。该研究以美国和英国为样本,量化了最新的AI技术可以为工人带来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可能性。

未来十年,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刚上小学,可能还好一点,还有机会转型,如果他们已经到了初一,到时候等待他们的,不是“还没毕业就失业”,而可能是有没有毕业这么一说,还是完全更换另一种考核模式,对人的评估方式都是AI打分。

上面这图里打吊瓶的孩子,还在背诵古诗,写作业刷题的孩子,课间十分钟都出不去的孩子,一个个大小近视眼的孩子,可能当下每年1000万毕业生还能卷一卷。

到个时候,拿什么卷?

在人机共存、人机协同的世界里,你究竟什么能做得比机器好?真的意识到了吗?

我们真的,在认真考虑AI时代来临的事情吗?

有多少人,多少家长在考虑?还是只是每天忙于当下的琐碎,在讨一口生活,而且这生活,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难讨。

大家看这么多病毒了吗?这不是什么免疫债,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过去不这样,认真想过吗?

我们有没有想过,人类该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生命?

Sam 和 Ilya 每次争论和考虑的都是这些事情。

我们如果不去想,大人都不想,小孩也不想,谁去想AI世界里究竟人类如何和机器共存呢?

到底什么,是人类的“自留地”呢?

过去我们以为绘画、小说、情感什么的还是,可是,现在也不是了,AI做这些都很强。

孩子们从小培养什么能力,才能有胜过机器、驾驭机器的能力呢?

其实不需要太多人想,想了,反而乱套了。

我还没有特别清晰的答案,但是我非常肯定的知道,按照现在的培养模式,以及思维路径的固化,有很大一批人,会成为代价。

这些批判性思维、感知能力、提问的方式,是从小就需要培养的,它不可能靠打吊瓶的时候刷题获得。

而这些,都是我们孩子现在接受教育中,比较偏弱和边缘化的部分。

大号写《日子447|小孩子不需要读太多的书》,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越小越要读书,不读书干什么。

我没有办法解答,因为也不知道该怎样应对,但知道什么是不对的。

我想可能如果让孩子们多玩一会儿,多观察大自然一会儿,后代人可能有他们的智慧,有我们这代人没有的答案。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狼狈西逃西安。她把教育改革的任务交给了张百熙。清政府以《钦定学堂章程》之名颁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壬寅学制”的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全学程共二十年。与今日相比,小学多达10年。

(相关史料参考文章:《聊一聊晚清的教育改革》作者无心境)

张百熙的“壬寅学制”并没有得到最终的实施,其中原因还是因为反对的声浪太大。有一个例子,学生毕业之后,都有相对应的教育等级。比如今日叫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等等。张百熙为了平息反对派的意见,依旧采取举人、进士等称呼。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反对派的支持。

第二次改革交由张之洞负责,后又为其增添张百熙、荣庆为助手。新的改革方案在1904年出炉,也就是癸卯学制。

而到了1905年9月,清政府发布谕令,宣布从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于是,在中国沿袭实行达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范进中举那样的人,终其一生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千年的传统都能变,想不通。

可是,没人在乎他们,书里也不会写。

没办法,总会有代价。

只是你身在其中,看不到、听不到也不想听到罢了。

25 阅读:2559
评论列表
  • 2023-11-27 19:51

    教育需要启迪智慧[得瑟]开发人的慧根与觉悟能力判断能力,把国民变得更睿智更聪明

    情义担当 回复:
    你知道他们在骗你,他们也知道你知道他们在骗你,但他们依然在骗你,所以,你倒底够不够睿智聪明?
  • 2023-11-27 19:44

    [doge][doge][doge]这事玉藻前完全一手掌控

  • 2023-11-28 16:27

    被安排了,付十二分的努力,收获三分利。

  • 2023-11-27 07:25

    由于ai社会大生产,世界上将会产生首个无人类生产的国家。这国家全民自由生活不需要工作,或者选择一个月工作两三天。而且这个国家的货币将迅速变成国际化,因为其他国家都需要这个ai国生产的商品和物资。

    用户18xxx38 回复:
    不用工作只管吃喝,最后要拿生命来献祭,就像我们现在供养得各类牲畜,如果连献祭的价值都没有
  • swan 3
    2023-11-27 12:57

    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用心感知才是孩子们应该学习的,才是人类的优势

  • 2023-11-27 08:32

    智慧最终应该是为了能观察世界,而不应该只是为了三餐生存!

  • 2023-11-28 13:06

    AI已经展现出对人的威胁。这个威胁还不是背后的人在操控。就像假新闻,难它们还能自动发布虚假新闻?

  • 再人工智能也脱离不了三大尾巴:第一不拖着一根电源线就得扛着一块七十二小时能限的锂电池!人工智能是有能效距离或时间的现实限制的嘛,一拔电源线就“坚鸥法”啦还威胁个屁!第二今人工智能应用是基于云计算技术这个超级庞大实体的集成超级电脑!它的实体和运行条件都非常苛刻和娇气!温度高点灰尘大点就当机柿机,,威胁个屁!懆!第三它的数据硬盘的弱点就更多了去了,其实体硬件与云计算技术的软件搭配得非常勉强和高压!所以其稳定性不够,不能普及大规模应用!只能在互联网上唬唬人,装装聊斋吓吓无知妇孺,,威胁个屁!

    tyq201215 回复:
    现在的新闻就是夸大,让看的人焦虑,然后好赚钱,开新型教育培训
  • 2023-11-27 21:45

    怕有用吗?

  • 2023-11-27 19:04

    过去也一直有细菌病毒,只不过我们防御过度而已!(其他国家孩子也不会是这样搞的)

  • 2023-11-28 11:36

    《论人类的自我修养》

  • 2023-11-27 20:16

    过虑了,坚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世界大同可期。

  • 2023-12-02 10:02

    你们都错了,如果我们进入全智能时代,我们人类才真正的体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我们不用为生存到处打工奔波了,就可以全身心腾出手来冲出地球,冲出浩瀚的星际[赞][赞][赞]

  • [无奈摊手][无奈摊手][无奈摊手] AI有啥好怕的[得瑟][得瑟][得瑟]完全不怕

  • 2023-11-27 23:42

    [点赞]666777

  • 2023-11-28 16:35

    硅基生命才能统治几万年吧。

  • 2023-11-28 16:40

    想多了,没有那么多打吊瓶学习的学生,怎么筛选出去搞AI的人?未来辛苦打螺丝的人会少很多,为了社会稳定,工作时长和压力会少一点,给更多人工作机会。

  • 2023-11-29 10:11

    双刃剑关键是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