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再多攻略都不会知道的这些北京小众秘境,遛娃超赞,打卡出片!

大小爱玩探秘 2024-05-11 16:42:53

这个五一,来帝都的人那可真是人潮汹涌!!

新闻上说,一共来了1696.6万人,那些爆款景点无一不是人头攒动,只见脑袋不见景点...

也难怪,作为帝都,北京一直是旅游大爆款,一提到北京旅游,估计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那些大名鼎鼎的景点,车多人多,想想都头疼。

但其实北京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老城,可不仅仅只有故宫、长城和颐和园哦!王府井、鸟巢、水立方虽然名气大,但也不是非得去不可的。

讲真,北京这座城市,真的超有味道,小众又充满温情。避开那些大热门,换个思路,深度挖掘这座城市的魅力。

北京还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小众秘境”,这些地方你可能做再多的攻略都不会知道,因为它们真的很冷门,大多人的推荐清单里都绝不会有!

泰安里

在北京看上海

在北京西城的胡同群中,泰安里独树一帜,以其仿上海的里弄式格局引人注目。这座建筑群由六幢二层建筑组成,平面与立面造型保持一致,充满了海派风情,为北京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色彩。

说实话,第一次走进去,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这哪是北京啊,分明是上海的弄堂嘛!

这地方叫做泰安里,是上世纪10年代建的,算是北京城里唯一这么地道的上海式里弄建筑了。现在啊,它已经不是简单的住宅了,变成了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

清水墙面、中西门窗、跑马廊、女儿墙、栏杆和天井罩棚,融合了中西建筑精髓,展现民国时期建筑的西化风尚。它们为中轴线建筑添彩,是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宝贵遗产,穿着民国服饰来这里打卡真的超级出片!

如今的泰安里建筑文化艺术中心是集会议、研学、论坛、展陈,数字,文创于一体的共享共创空间。经常会举办研学、论坛、沙龙、社区营建等活动。里面还有咖啡馆、小酒馆、戏剧表演,甚至还能喝茶、吃饭、看电影。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仁寿路与仁民路交叉口东北40米

天宁寺塔

低调的没有存在感

北京这座大都市里,除了那些名声在外的宗教古迹,还藏着一座低调的寺庙——天宁寺。它就位于护城河西岸,周围是些看似被城市遗忘的平房。

说起天宁寺,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但提到天宁寺塔,那可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了。这座塔啊,是辽代的密檐式砖塔,在1988年就被评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众多文物汇聚的京城,这座寺庙实在低调得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就是这么一座“默默无闻”的寺庙,居然是文保爱好者竞相打卡的地方。

天宁寺塔坐落在一个方形平台上,形状八角十三檐,特别显眼。下部是高大的须弥座,座下束腰处刻有壶门花饰,转角处有浮雕像。须弥座上则是斗拱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用以承接塔身,工艺可是相当讲究。

塔身四周都有门,旁边还雕刻着菩萨、云龙和金刚力士等图案。特别是那正面的金刚力士,肌肉鼓鼓的,眼睛瞪得老大,看着就让人觉得威风凛凛。塔是实心的,没法爬上去看风景。

你站在塔下仔细瞧瞧,这塔的比例特别协调,须弥座、塔身、密檐和结顶宝珠,每部分都恰到好处。

建筑学家梁思成也特别喜欢天宁寺塔,他觉得这塔就像一首有节奏的歌,有韵律,有美感。所以啊,虽然天宁寺塔低调,但真的是个值得一看的好地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前街甲3号

万寿寺

京西小故宫

万寿寺,坐落于西直门外,长河北岸,广源闸旁,始建于明代,万历皇帝为了祈福,保佑明朝江山永固,还用来存放汉文佛经。后来清朝皇帝也常在这儿给母亲庆寿,顺治皇帝还给它赐名“敕建护国万寿寺”。

这里被称为“京西小故宫”,建筑风格跟故宫特别像,一进门就能看到各种皇家艺术风格的东西,像建筑、造像、书画等等。寺院分中、东、西三路,主体建筑在中路,一共有八重殿,每个殿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四月的玉兰花使得这座古老寺庙有了独特的景色,现在虽然没有玉兰花的加持,但这座寺庙本身的魅力仍然不减。

在这里时常会举办展览以及各种文创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具体可以在官方号上看详情并且预约。

除了建筑,万寿寺的彩绘和砖雕也超级棒!山门殿顶的“青天流云百蝠图”彩绘,还有那山门殿两侧的花砖雕影壁,大殿侧面的墙壁石雕,都特别精美,充满了艺术气息。

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都有志愿者来讲解,听他们讲讲万寿寺的历史,真的很有意思。这里无论是遛娃还是拍照,又或者参观和感受历史,都特别合适~

地址:西三环北路万寿寺

亚洲金融大厦

北中轴线上的绝美建筑

亚洲金融大厦位于北京中轴线十一点钟位置,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一座可满足国际组织总部办公要求,达到使馆级安防标准的5A超甲级建筑综合体。

可不仅仅是个办公的地方,行政中心和底下的商业街都对外开放,但在某红书上可是火得一塌糊涂,大家都爱去打卡!

颜色上,古铜色和大象灰,一看就高级。里面的设计还用了鲁班锁、中国结这些中国古建的元素,整个空间感就起来了,你抬头一看,80米高的中庭尽收眼底。

细节上,木质设计点缀得恰到好处,对称的结构设计,显得特别中式、古雅。整个建筑给人的感觉,就是方正、内敛、疏朗,特别舒服。

这地儿天气热的时候遛娃真的太合适了~空间大,娃玩得开心,里面还有各种真绿植,热带雨林的感觉,娃们肯定喜欢。拍照也特别有感觉,算是给娃免费上了个高端美育课!

特别喜欢这里五层空中花园的国图书店,基于空中花园打造融合式阅读场景,书籍与绿茵花影相互交错,提升视觉感官体验,让灵魂得以栖息的同时,也能带给大家不同的阅读感受。

中庭有阳光,不用担心空调太冷。下沉广场的步行街还有便利店、面包店、星巴克,饿了还能点外卖送到北门快递柜,遛娃一整天都不用担心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号院

史家胡同

一条胡同,半个中国

史家胡同号称是 “ 一条胡同,半个中国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有许多高官名人都曾住在这里。这条特别的胡同,长达700米,走过了700年的岁月,从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出来,往北走,西边就是史家胡同。

整个这一条街走下来,几乎都在和历史人物跨时空交流,胡同59号院是史可法祠堂,后来变成了左翼宗学,再后来变成了小学,现在可是京城有名的小学之一。

史家胡同还出过不少名人,焦家大院、洪钧的宅子,傅作义将军也住过这里,还有51号院,以前是香港《大公报》的办事处,后来还住过章士钊一家。这胡同里,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故事,让人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史家胡同的24号院曾是清末直隶布政使凌福彭的宅子,凌福彭有15个孩子,其中排行第十的就是号称民国三大才女之称的凌叔华,而现在则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这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展示了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和胡同生活。

在史家胡同,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著名诗人臧克家曾居住在1号院,中国社科院院长胡绳则在2号院留下了足迹。国民党上将卫立煌、中将周体仁也分别选择了23号和35号院作为他们的住所。此外,设计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罗工柳曾在31号院居住,而中共元老李维汉和外交家王炳南则分别选择了55号和33号院作为他们的栖身之地。

地址:史家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与东、西罗圈胡同相通,北邻内务部街。

美克洞学馆

极具艺术气息的家居空间

在从来不缺林立高楼与璀璨夜景的朝阳区,有这样一座后现代地标建筑——美克洞学馆。走进美克洞学馆,就像进入了一个艺术天堂!虽然没花钱,但感觉享受了超值的体验。家居用品时尚有品味,下午茶香浓可口,还有丝路主题餐厅和书吧。各种文创产品也超有设计感。这里真是生活美学和居室文化的完美结合!

美克洞学館开业后迅速走红,被誉为“北京小悉尼”。馆内壁画超美,原来他们特地从克孜尔石窟运来泥土,用了150多天精心绘制。壁画和现代空间完美融合,拍照打卡超有感觉,仿佛穿越丝路传奇!

龟兹洞天设计独特,巧妙地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就像真正的“别有洞天”。这种设计和克孜尔“大像窟”的顶部洞口特别像。服务台旁还重现了克孜尔石窟的甬道,古今、天地在此交融,真是太奇妙了。

菱方格壁画梁是对古老建筑结构的巧妙保留,艺术家巧妙地将古代龟兹壁画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和美学价值。这些壁画梁不仅装饰性强,而且每根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视觉冲击力十足,整体呈现出平衡、饱满、恢弘而有序的艺术效果。

石窟云梯是内外双面旋转结构,外面是各种洞岩,内侧则画满了龟兹壁画。壁画源自克孜尔石窟,色彩艳丽,画里的人有弹琴的、跳舞的,还有飞天的人物。看着就让人感受到龟兹民族以前那种平静、快乐的生活气息。

三楼中庭的“西域峡谷”也是同样震撼,它完美还原了西域白雅丹峡谷的风貌,岩壁线条独特,天窗设计巧妙。走进这里,仿佛拨开了云雾,见到了光明,让人心动不已。

在美克洞学馆拍照,浅色背景超适合穿深色衣服!和背后的白墙一对比,你就是焦点!简单干净的打扮最出效果,再戴顶帽子,立马提升时尚感。拍背影和侧面绝对美翻,让朋友从后面或侧面连拍,轻松get大片感!拍照高手就自由发挥啦~

地址:朝阳门外大街99号

马克西姆法餐厅

老北京记忆中的“法餐天花板”

1983年,崇文门这一老北京繁华地带迎来了一家超级有格调的西餐厅——马克西姆餐厅。这可是法国大设计师皮尔·卡丹的杰作,他把巴黎的餐饮品牌带到了中国,让北京人第一次尝到了正宗的法式大餐。

一走进餐厅,你就像是穿越到了18世纪的欧洲宫殿。墙上挂着仿照卢浮宫装饰的壁画,还有各种水晶玻璃镜和彩画玻璃窗,枫栗树叶形状的吊灯和壁灯,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墙上金色的藤蔓图案,就像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听说这餐厅里的每一块玻璃都是从法国运过来的,上面的油彩都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超级讲究!木质桌椅、欧式沙发、银烛台、鲜花、酒杯……这里的服务生也特别有礼貌,总是轻声细语地为你服务,感觉特别舒服。

据说摇滚歌手崔健的《一无所有》就是在马克西姆首唱的,还有黑豹乐队也常在这儿开音乐会。不过啊,说到底,对于咱北京人来说,吃的还是最重要的。法餐里的鹅肝、鱼子酱、松露,那可是欧洲三大美味,特别是鹅肝,绝对是不能错过的美味。

现在的马克西姆不只是个餐厅那么简单了,它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也承载了无数崇文人的回忆。想体验正宗法餐,不出北京城,马克西姆就是首选。当然,来这里拍一组穿越时空的欧洲大片也是极不错的选择哦~

还有一定不能错过连接两个用餐区的那个连廊。那儿展示着1983年餐厅开业时用的餐具、银器,还有名人的题字、合影,还有一张那个时代的营业执照。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西大街2号

中国油画院

北京“小摩洛哥”

中国油画院,坐落在北京朝阳区的高碑店文化新街,不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骄傲,更是集油画创作、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艺术殿堂。这里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尤其是那座栗白色的尖顶教堂和独特的红砖楼,被誉为“北京小摩洛哥”,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

白色的教堂和红色的博物馆相互映衬,简约而不失高雅。教堂的阶梯缓缓上升,三角形屋顶简洁大方,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纯净的美感。内部空间高达23米,抬头仰望,神圣庄严的感觉油然而生。这里不仅是拍婚纱照的热门地点,更是欣赏艺术的好地方。

而背后的博物馆同样很值得拍照,墙体采用清一色的红砖元素,显得庄严而沉稳。大面积的玻璃窗让空间更加通透。

博物馆内部有着层叠的红砖台阶,错落的空间切割开了光线,这些光线在其中穿梭,形成不同的几何形态,仿佛进入了一座迷宫。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建筑之美,还能在主展厅免费观赏各种油画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

除了看展,油画院还有两家咖啡店,一家位于教堂下方,另一家则位于教堂斜对面。如果你喜欢清静,不妨带上一本喜欢的书,挑一个窗边的位置,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虽然位置稍显偏远,但中国油画院却因此拥有了更浓厚的艺术氛围。无论你是来拍照打卡,还是来感受艺术之美,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地址:朝阳区文化艺术新街1704号

这些散落在北京各处的秘境才是很值得周末打卡的地方,北京那么大,有趣的地方也很多,如果还有小爱没有扒拉到的小众之地,欢迎留言推荐给我们哦~

0 阅读:14

大小爱玩探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