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六盘水282个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推动农业生产迈向现代化

天眼新闻 2024-01-28 06:30:15

“2023年纯收入有20多万元。”说起去年养殖的收益,六盘水市钟山区青林乡家庭农场经营者罗超一脸欣喜。2022年5月,罗超注册了以肉牛养殖为主的超旺养殖场。经过夫妻二人悉心经营,目前养殖场已扩建至1400多平方米。

“目前,青林乡有家庭农场规模性农户650余户,包含肉牛养殖、肉兔养殖、樱桃种植、猕猴桃种植等,其中部分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青林乡副乡长林金秀介绍,在推动全乡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上,家庭农场已成为关键一环。

青林乡根据各户家庭农场情况,协助各家庭农场制定合适的发展方案。同时,建立起政府、保险公司、参保对象“三位一体”的保险长效机制,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护航家庭农场稳步发展。图为青林乡肉牛养殖场。(图/郭立)

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日益提升,正成为六盘水市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产业兴旺的着力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目前,六盘水共有家庭农场1018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有282个,占比位于全省前列。”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家庭农场具有科技水平较高、经营效益良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村民晏庭银在家庭农场种植了10亩猕猴桃,2023年收入超过30万元。

“用传统方式种植,亩产量只有400斤。用科学方式种植,亩产量能达到4000斤,差距非常大。”晏庭银积极参加六盘水市组织的相关技术培训,学习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实现猕猴桃丰收储备大量种植知识。他还帮助、带动其他农户种植猕猴桃800余亩。

晏庭银积极申请当地猕猴桃管委会选派技术人员到农场驻地指导,并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贵州大学等知名专家赴农场开展培训,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晏庭银种植的猕猴桃口感好、甜度高,远销北上广等省外城市。图为晏庭银指导农户为猕猴桃套袋。(图/谢勇勇)

六盘水市把家庭农场经营者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对象。2023年,围绕种植养殖技术和现代经营、电商运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开展3期家庭农场经营者专项培训,让161名农场经营者更好成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

六枝特区木岗镇廷校种植家庭农场经营者杨廷校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在农机部门的帮助下,走上农业机械化之路。他的农场实现了从牛耕到机耕,从人工栽种收割到机播机收,种植规模从原来的10余亩发展至现在的250亩,年种植收入达40万元。

凭借设备优势,廷校种植家庭农场每年为周边种植户提供机耕、机收等农机服务,服务面积超过3000亩,有效降低农户种植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自家农场的经济效益。

六盘水市家庭农场目前已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和机械化、智能化等手段,有力推动该市农业生产迈向现代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勤 郭立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赵昆 陈朝晖 何涛

三审 刘丹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