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工业第四城”?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领先重庆

新潮超超 2024-05-16 06:08:29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生产出全球90%的个人计算机、80%的空调、75%的太阳能电池板、70%的手机。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深圳稳坐中国“工业第一城”,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8万亿元(48467.96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万亿元,同比增加6.2%,两项数据连续第2年蝉联全国城市“双第一”。【注:两者均是表示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指标。工业总产值指的是工业企业生产的总产出,工业增加值指的是扣除原材料、能源消耗等中间投入,企业新创造的价值】

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现拥有1.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

深圳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同比增长104.2%至178.6万辆,超过上海(128万辆)、西安(98万辆),首次坐上“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宝座。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85.3%,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实现整车下线。

深圳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的生产和制造中心之一,去年智能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产量分别增长10.2%、16.2%、24.2%。此外,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半壁江山。

苏州位居次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343.85亿元,同比增加0.1%;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较上年增长3.6%。两大支柱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值分别达14241.9亿元、13441.1亿元。

截至2023年底,苏州拥有15717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高技术制造业产值16565.0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智能手机、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1.0%、13.8%、39.5%。

上海2023年工业总产值39399.57亿元,同比下滑0.2%;工业增加值1084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2.0%、11.6%、14.6%。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实现总产值17304.6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9%;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2.1%和21.3%。

从2008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到2016年超过2万亿元,再到2023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佛山正式晋级“中国工业第四城”,成为继深圳之后广东省第二个3万亿级工业强市,也是广东首个、全国第二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

去年,全市新登记工业企业1.23万户,同比增长17.32%,换句话说,平均每天约有33家工业企业诞生。截至12月底,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4万户,同比增长6.5%。

当地已形成泛家居、装备制造两大万亿集群,陶瓷、酱油、电风扇、微波炉、消毒柜、铝型材产量世界第一。“有家就有佛山造”成为佛山制造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牌,国内家电出口的五分之一、20%的家电产业产值都来自佛山。

佛山的目标是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为此将举全市之力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和“双十园区”,重点培育发展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家电、铝型材等优势传统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重庆排名第五,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6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作为汽车制造重镇,去年汽车产量达到231.79万辆,仅次于广州全国排名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0.03万辆,同比增长30%。

工业新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增长5.6倍,智能手表、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光伏电池、液晶显示屏分别增长44.6%、59.1%、25.7%、27.6%、13.6%。

4 阅读:1087
评论列表

新潮超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