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楼市,很多人都在为“买房”这个大事操碎了心。可选楼层这回事儿,却总是让人左右为难。
有人说:4楼、14楼、18楼千万别碰!“4”代表‘死’、‘倒霉’,“14”是“十四”谐音‘死四’,“18”代表“十八层地狱”……这些迷信的说法听多了,不免让人生出一些偏见。

其实,数字本身没什么毛病,真正影响生活的,是楼层背后隐藏的那些硬伤。
本期内容,总结了那些“看似美丽,实则坑爹”的楼层,一一盘点出来,建议大家不要傻乎乎去买,缺点太多了!

01、没有露台的顶楼:
————夏天像烤箱,冬天像冰窖
很多人幻想顶楼带露台的生活,弹拨摇椅、喝喝茶、仰望星空,生活像个童话。可如果是没有露台、纯粹“光秃秃”的顶楼,别急着动心。

实际情况可一点都不浪漫:
● 温度“过山车”
顶楼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夏天屋里温度比楼下高5℃,空调摁着不停,电费一涨再涨。到了冬天,冷风从屋顶“欺负”你,暖气费直线上升,好像在花钱“买罪受”。
● 漏水问题
虽然开发商宣传“终身防水”,但时间一长,楼顶的防水层会出现裂缝。雨季一到,你的天花板变“瀑布”,地板湿漉漉。
严重的还会引发墙皮剥落、电路短路,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 电梯依赖性强
一旦电梯出故障,爬楼成“渡劫” ——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爬楼简直是个煎熬。再遇电梯维护或故障,无辜的你只能咬牙苦撑。
没有露台的顶楼,夏热冬冷,漏水隐患多,住进去“花钱找罪受”。除非你打算长住老房,或者作短期投资,否则真心不推荐。

02、二楼:
————采光差、水管返水、多蚊虫
不少人觉得低层便利,出入方便,特别适合老人,价格也相对便宜。但是,低楼层也有不少坑:
● 采光差
楼间距一旦设计不合理,低层的采光就会差很多。尤其是在密集的小区,底层几乎会变成“地下室”。
长此以往,居住体验极差,光线不足,心情也会受影响。

● 返水问题
部分新小区的二楼没有独立水管,使用共用给排水系统,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返水,水费高涨,还可能导致下水不畅。

● 蚊虫滋生
楼距绿化带较近,空气湿润,更容易滋生蚊虫。尤其是在雨季,蚊子肆意飞舞,有时候一开窗就是“蚊虫大军”,用上高密度纱窗都挡不住。
二楼虽方便,但通风和采光不足,蚊虫多,还存在返水隐患,住久了心情也不美丽。

03、一楼:
————噪音油烟蟑螂三大“噩梦”
一楼的房子,光是出入便利就已经占优势,但实际上“短板”也不少:
● 噪音打扰
临街商铺或底商,一天24小时“工作”,喧闹声没完没了。深夜的货车声、装修的施工声,严重影响睡眠,长久下来精神耗损很大。

● 油烟困扰
底商餐馆随时散发油烟,空气中弥漫油腻味。厨房窗户关也关不住油气,“油烟墙”每天都在你家门口上演。
● 蟑螂老鼠“光顾”
油腻的环境吸引虫鼠,管道里的杂物让蟑螂有了“产业园”。你喷再多杀虫剂,也挡不住虫子们的“不速之客”。
一楼生活虽方便,但噪音污染、油烟味、虫子侵扰、安全风险,让人苦不堪言。

04、槽钢层/腰线层:
————漏水、挡光、资料不透明
有些楼盘宣传“特殊结构”,比如槽钢层、腰线层,号称“独特设计”。但实际住进去才会发现,这些所谓“特色”其实坑太多:
● 槽钢层:
施工时用槽钢作为支撑,墙体留有孔洞。
时间久了,雨水沿缝隙渗透,造成墙体渗水、发霉。维修难度大,且早期看不出问题,直到漏水严重,心疼的钱包才知道“掉坑”。

● 腰线层:
外墙上的装饰线条虽然漂亮,但挡住了部分窗口,导致白天光线不足。晾晒衣物不方便,室内嘻哈昏暗的画面让人心塞。

这类特殊结构的楼层,表面看着“花哨”,实际入住后很可能成为“隐形炸弹”。漏水难修,采光差,居住体验极差。
写在最后:
不要被一些“迷信”说法所迷惑,楼层选择应该理性分析。
避开“谐音梗”带来的级别尴尬,真正要关注的是楼层的实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房子买到哪里,住得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