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青泉忆游踪

无语者 2025-05-01 17:39:11

一派青泉出石苔,涓流何似绕山隈。

天生玉带长明月,人在琼箫更上台。

仙子不因桃李去,美名翻笑蕙兰开。

夜来忽忆临川路,风露泠然衣袖哉。

此诗以“青泉忆游踪”为题,引领读者走进一段关于清泉与游踪的悠悠回忆。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泉的灵动、仙境的幽美以及游人对过往经历的深深怀念,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超凡入圣的意境。

首联“一派青泉出石苔,涓涓细流绕山崖。”开篇便以清泉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清泉从石苔间潺潺流出,涓涓细流绕过山崖的生动画面。

青泉的清澈与石苔的苍翠相映成趣,细流的蜿蜒与山崖的峻峭相得益彰,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清新而幽远的基调。

颔联“天生玉带长明月,人立琼箫梦上台。”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

玉带比喻清泉,长明月则象征着清泉的永恒与纯净,仿佛这条清泉就是天地间一条永不消逝的玉带,永远照亮着人间。

而“人立琼箫梦上台”则描绘了游人在这样的仙境中,仿佛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吹着悠扬的箫声,梦境般地登上了仙台。

这两句诗通过玉带、长明月、琼箫、仙台等意象的运用,使得全诗充满了仙气与幽情。

颈联“仙子不因桃李逝,美名犹伴蕙兰来。”引入了仙子的形象,表达了仙子不因桃李等凡花的凋零而离去,她的美名反而与蕙兰等高雅之花相伴而来。

这里既表现了仙子的超凡脱俗、不染尘埃,也彰显了清泉所在地的高雅与圣洁。

同时,仙子的美名与蕙兰的芬芳相互映衬,使得全诗更加芬芳馥郁、令人陶醉。

尾联“夜深忽忆临川路,风露泠然衣袖哉。”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

夜深人静之时,游人忽然忆起了曾经游历过的临川路,那条路上清泉潺潺、山花烂漫、仙气缭绕。

此刻,风露泠然,仿佛那清泉的清凉与山花的芬芳都随风飘入了游人的衣袖之中,让游人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与满足。

这两句诗通过夜深忆路、风露泠然等意象的描绘,将游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清泉为线索,通过描绘清泉的灵动、仙境的幽美以及游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之情,展现了一种超凡入圣、清新脱俗的意境。

全诗意象生动、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读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美好。

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去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和升华。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