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五积散,治疗风湿痹痛,全身酸楚

代真随心养护 2025-04-19 03:50:56

妙用五积散治疗风湿痹痛全身酸楚。

一青年女性30岁风湿痹痛一月全身酸楚,腰脊疼痛且寒,曾服温补肾阳、散寒强痹之剂少,见其舌淡苔白薄,两脉浮漂更兼洒淅畏寒,断为风夹寒湿之邪,客袭太阳膀胱之经,经命不利,故有上述之症也。遂拟五积散去二陈平胃方药,加羌活、独活、细辛、木贼草、防风、防己、生姜等为方,3剂症减又7剂遂愈。

五积散被人称为"百病奇方",因为这方子功效强大,加减过后能治疗多种疾病,称得上是众多医师的心头爱。要说它有多受欢迎?从一句古代的谚语就能看出来,是这么说的:五积散,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

五积散出自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为主要用于清除体内的寒、湿气、血、痰的毒素积累,所以取名为"五积"。《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五积散条中谓其治五痨(注:应为劳),七伤被伤、头痛、伤风、发寒。后世有将本方按照比例制成汤剂者,汤剂被命名为苍术桔梗汤。因本方以苍术和桔梗为君药,故苍术桔梗汤也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导致浑身疼痛者。

五积散有三大功效:

·一是止痛,本方能缓解多种原因所致的疼痛(包括癌痛);

·二是退热,本方有发汗退烧的功效,对癌热亦有一定的疗效;

·三是促进消化,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本方具有促进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作用,可改善胃肠动力障碍。但本方有一弊端是药性过于温燥,方中干姜、麻黄、肉桂、半夏等均属大辛大热之品,所以阴虚或痰湿化热的患者服用本方非但不能减轻痛苦反而会加重病情。

五积散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导致的寒、湿气、血、痰积等五积证的代表方剂。此类患者多有发热恶寒、无汗、消化不良、胃纳差、胃脘胀痛、胸腹胀满、头痛身痛、项背拘急、心腹疼痛等症状。本方亦可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属寒证。

百病都是由于瘀和堵,而所谓淤堵不过就是寒凝气滞血瘀、所以五积散又被称为是专门祛除淤堵的圣方。

中医临床上五积散经常被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四肢酸痛、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产后痛风等。今天我主要给大家展开说一下这五积散是如何巧妙地化解风湿痹痛的。

先来看一下五积散的配伍:陈皮、枳壳、麻黄、白芍、川芎、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芷、法半夏、肉桂、苍术、厚朴、干姜、桔梗。接诊过一位风湿患者,当时就诊的时候腰腿疼痛已经超过三个月了,主要的表现就是四肢发凉、畏寒怕冷严重,腰腿和关节各处经常出现不可控的游走性疼痛,每次发作起来都像针扎锥刺一般痛苦,整个人面色苍白、苔白腻、脉又弦又紧。

之前也曾看过中医,吃过中药我看了他拿过来的药方,原来是独活寄生汤,于是又细审了一下他的经脉确定属冷湿痹痛,遂予以五积散进行治疗。原方服用10剂后患者怕冷和锥刺感疼痛减轻,于是我又在原方中加入羌活、独活附片,再次服药20剂后患者关节疼痛消失,可以伸腰行走。

下面咱们来仔细看看这方中的十五味药材。

·首先是解表散寒的首药一麻黄,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可以把顺着毛孔进来的寒邪再顺着毛孔给它送出去,经常和麻黄配伍的白芷也是这个功效。

·二药合用散寒除湿、祛寒止痛,当寒邪深入体内到达五脏六腑就需要加入补阳的温药,干姜和肉桂就是这个用途。干姜暖脾胃散脾胃之寒,肉桂从心暖到肾,还能鼓舞阳气。严重长时间的风寒湿邪入侵最容易带来的就是气滞和血瘀。

桔梗能载药上行有升提之气可以帮助气机上行,枳壳下气帮助气机往下走,桔梗从下往上疏通,枳壳从上往下疏通,两味药把气机通开令其升降有序,气滞的问题解决了就需要考虑一下血瘀的事情。

·川穹、当归、白芍三味药材出自名方四物汤,有补血调血的作用,经常用于营血虚所导致的头晕目腔、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妇女痛经闭经、脉细等证候。月经不调或者经血量少等。

当归辛温养血活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五、积散。这张方子涉及面非常广,以虚寒为因,导致的各种头痛、腰痛、关节痛、大便不成形、月经不调、痰多、咳嗽等等都可以拿来调理。

最后提醒大家,任何疾病都需结合年龄、病程、症状等辨证用药,切不可照搬经方使用,调理的过程也需根据好转情况调整组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