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出现3头野猪,集体跳进万绿湖中,仿佛进行游泳比赛

动物速递 2024-02-24 10:00:30

野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野生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后来因一些原因,导致野猪数量锐减,即便是在农村地区,也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逐渐显现,野猪的数量也迅速增长,甚至达到了局部泛滥的地步。

如今在我国大多数省市里,野猪已经变得很常见了。比如近日在广东河源市,就出现了3头野猪,它们集体跳进万绿湖中,争先恐后地游泳,仿佛在进行比赛,吸引了大量游客的注意。

野猪畅游万绿湖,嬉戏打闹真有趣

我们常说的野猪指的是欧亚野猪,它们长得跟家猪很像,但身上的毛发质地粗糙坚硬,相对于家猪来说,猪毛更加旺盛,深褐色或黑色。而且它们的嘴巴上,还会长出长长的獠牙。

河源市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来说生态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山清水秀的,所以有着许许多多“奇珍异兽”。

在河源,自古以来就有野猪出没,所以当地人对它们并不陌生。近日,在万绿湖岸边就出现了3头野猪,由于天气较好,这3头野猪集体跳入万绿湖中,畅游了起来。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这回是“春江水暖猪先知了”。野猪们在万绿湖里时而嬉戏打闹,好不畅快;时而争先恐后往前游,仿佛在进行一场自由泳比赛,这一有趣热闹的场景,也引得湖上的游客纷纷拍照记录,毕竟河源虽然有野猪出没,但3头野猪集体畅游万绿湖的场景还是比较罕见的。

从现场来看,野猪的游泳本领并不弱,甚至可以说很强了,它们是天生的游泳高手。野猪畅游万绿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比如2022年的7月份,天气非常炎热,就有游客目睹了野猪跳进万绿湖中游泳降温。

野猪数量激增,全国超120万头

这些年来,野猪数量激增已是不争的事实,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越来越多的目击事件。以前在农村地区也罕见,但这几年来,野猪不断出现在各大城市,比如南京,就经常遭到野猪的造访。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按理来说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受益,但为何是野猪这种动物率先迅速增长起来了呢?原因主要是两方面,首先就是野猪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甚至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一头母猪一胎产仔4-12只,它们孕期很短,只有4个月,有些繁殖能力强的雌兽,一年甚至能生两胎,而且野猪幼崽的成活率还很高。

其次就是缺乏天敌的抑制。在过去,我国的大多数地区都生活着虎豹,尤其是华南虎,分布范围很广,这些大型的捕食者都以野猪等中大型的有蹄类动物为基础猎物,所以野猪的种群发展受到了抑制。

然而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我国的虎豹数量锐减,华南虎直接从野外消失了,豹子也变得非常稀少。当下我国大多数森林里面,普遍缺乏大型捕食者,野猪没有了天敌的抑制,种群发展自然很快。

经过一些科学家的调查预估,全国的野猪数量已超过了120万头,安徽金寨、陕西安康、等局部地区甚至达到了泛滥的地步。

野猪已不是国家保护动物,但仍不得私自捕杀

野猪数量激增,人们考虑到其生存状态早已不具备危险性,在经过调查评估和综合考虑之后,于是在2023年6月份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新版《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已没有了野猪的名字,这就说明野猪已被移出了“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了,不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野猪过量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们会糟蹋农作物,给农民带来极大的损失。比如在2014-2020年间,陕西安康就因为野猪泛滥,造成了1.2亿的农作物损失。所以野猪被调出三有保护动物名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在过去,人类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生活在山区里面的人们,把狩猎当做营生,靠猎物改善伙食,这无可厚非。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不允许私自狩猎了,而且大多数动物,基本上都是保护动物。如今野猪已被调出,是不是就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捕杀呢?然而不少专业人士泼来了冷水。

野猪虽然不是国家保护动物,但在有些野猪比较稀少的省市里,它们仍有可能会被列为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同样不可私自捕杀。比如在北京,私自捕杀野猪,就会受到法律惩罚。

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禁猎期,用禁止的方式和手段捕杀野猪,也都会受到惩罚。比如之前在广东梅州五华县,就有人私自用捕兽夹猎杀了野猪,从而受到了惩罚。因为捕兽夹是禁止的狩猎工具,而且梅州全域都是禁猎区。

另外,如果在捕猎野猪的过程中,造成了生态危害,连累了其他受保护的动物,破坏了环境,也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而且任何以贸易、食用为目的的狩猎,都是不允许的。

0 阅读:1629
评论列表
  • 2024-02-24 10:56

    二师兄还能游泳[呲牙笑]

    黄君 回复:
    不但会,还是高手[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