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容易吃亏的孩子身上,一般都有这5个通病

如波谈育儿 2024-03-10 21:50:53

文/兰妈谈育儿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挫折中学会成长,可有的孩子攒够经验就能完成蜕变,有些孩子却怨天尤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让自己看到光明的方法

其实,这里边的原因啊,大概率就是一个吃不吃得了亏的问题

表姐的女儿盈盈,是一个看上去问题比较多的女孩

如果小朋友不跟她玩、或者没有分享着一起玩,那下一秒就会对人家大打出手

平时在家里也是一样,但凡是没有被满足,动不动就扔东西、发脾气,还会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又抓又打

这种完全不顾别人感受、只让自己舒服的孩子,你说她不吃亏吧,实际上是最容易“吃亏”的

特别是盈盈上幼儿园之后,在学校和小朋友们都合不到一起,大家都不喜欢跟不讲道理、还动不动发脾气的人做朋友

因为霸道、喜欢惹事,幼儿园老师也是三番五次地打电话找家长

同学排斥、老师也不喜欢,在这种被无视的忽略环境下,盈盈自己就不愿意去幼儿园了

这就是被排斥上的“吃亏”,一个从小孤独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真正快乐起来

所以,不想孩子在“吃亏”中成长,有些事家长们一定要早点留意了

特别是以下五件事,就是容易吃亏孩子身上的“通病,找到它们并及时纠正,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成长层次

01

不懂得礼貌

礼貌,是使人类可以共处的一把金钥匙,不懂得礼貌的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就很容易吃亏

不久之前,在游乐场看到一个男孩

只见,他喝水的时候洒在地上到处都是,工作人员阻止说:

“小朋友,喝水和吃东西要到休息区,如果地上都是水,其他小朋友踩在上边滑倒了怎么办”

男孩不听,还故意朝着人家吐口水来宣泄不满

工作人员还想说什么,男孩直接露出委屈的表情开始恶人先告状

他假装抽泣地对妈妈说:“呜呜呜,那个人他欺负我,妈妈要替我报仇”

工作人员一脸无辜地跟妈妈解释,妈妈直接无视,转头对儿子说:“被欺负了就打回去,下次记住了”

这一幕,让周围看到的家长都纷纷开始了嘀咕

有人说,什么样的家长就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也有人说,家长都不懂得礼貌,还指望孩子能懂什么礼貌

可见,教育出一个懂礼貌的孩子真的很重要

这不仅仅是家教、家风的问题,更是我们防止孩子在人际关系上“吃亏”的第一大要素

有些人一张口就赢了,而有些人一个不礼貌的动作就让人反感

所以,不想孩子吃亏,那从小就培养孩子礼仪之风

特别是孩子6岁之前,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期,不管是身处怎样的环境、和怎样的人讲话,记得多教孩子说一些礼貌用语

比如:

“您好”

“谢谢”

“不客气”

“我可以试试吗”

“你可以和我一起玩吗”

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是锻炼孩子礼仪的小社会,从小教孩子说什么样的话,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说出这样的话

02

不遵守规则

规则的魅力就在于创造了公平环境,不论是谁,身处其中都能感受到自我价值,如果规则被随意打破了,也会引起其他人的愤怒与不满

周末开车带两个女儿出去玩儿,两个人都争着坐副驾驶

姐姐为了可以提前霸占位置,直接忽悠妹妹说:“妈妈喊你到卧室去一下”

趁着这个功夫,姐姐便率先拿着车钥匙狂奔到停车场,并成功占取了副驾驶的位置

妹妹呢,得知自己被骗后,也只是委屈地嘀咕一声说“哼,姐姐骗我”

为了公平起见,我跟姐妹俩约法三章:

·副驾驶姐妹俩一人坐一次

·这次姐姐坐,那下次就妹妹坐

.不管路程长短,顺序都轮流着来,轮到谁就是谁

为了确定规则,我还特意跟两个女儿都单独确认了一遍

而得到同意后,本以为不会再出现不公平事件,没想到姐姐还是喜欢耍小聪明,轮到妹妹坐副驾驶时,她开始套路说:“你要是坐在后边,下次我给你买棒棒糖吃”

可姐姐却低估了妹妹想坐副驾驶的决心,她生气地反驳姐姐“不要,我才不要坐后边”

眼见着姐姐商量不成欲打算抢位置,妹妹吃过一次亏后直接不让,还生气地指责说:“哼,姐姐不守规则,以后再也不跟你玩了”

被排斥后的姐姐呢,虽然当时很暴躁、也不理人,但事后还是眼巴巴地跟妹妹说好话

这就是规则的价值

遵守的是规则、维持的是平衡,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最基础的信任

所以,小树不修不直溜,孩子不遵守规则也要及时纠正

比如,老师要求每周一穿校服去学校,那就必须要周日晚上提前把校服找好

又或者,老师规定每天要打卡阅读,那每天都要往群里传送阅读视频…

生活处处充满规则,当孩子把规则当成一种习惯时,那生活自然就越走越顺,不姑息孩子犯错的防微杜渐,也是我们当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03

容易情绪化

虽说“眼泪不外流,终究是内伤”,可最终让孩子吃亏的,还是他们那容易情绪化的焦躁内心

8岁女孩萱萱,是一个比较容易发脾气的女孩

能易怒到什么程度呢?妈妈喊她吃饭都会暴躁地说:“我知道,你别喊了行不行”

母女两个人呢,平时也几乎就是一张口说话就彼此看对方不顺眼

妈妈觉得女孩不听话,脾气太差

女孩也觉得妈妈讨厌,动不动就张口唠叨

用妈妈的话来说:“现在脾气这么坏,动不动就吼人、闲人烦,那长大后还得了”

为了控制女孩随便乱发脾气,妈妈便开始立威

但凡女孩有一点不耐烦的样子,妈妈惩罚把她关禁闭,直到女孩认错,保证以后再也不发脾气为止

很明显,这种威胁和禁止达成的安静,不是温和,而是被磨平棱角后的一种内心恐惧

而孩子发脾气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无知的控制欲

如果我们说一句、就必须让孩子跟着照做,那孩子就很难成为自己,提线木偶一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孩子发脾气了,父母最紧要的不是控制、和指责,而是帮助孩子正确发泄负面情绪

比如,万能公式里的:“我觉得+你可以”

告诉孩子:“我感觉你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开心,如果觉得心里难受可以对没人的山峰大喊几声”

这种感受表达和诉求提议,才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情绪的有效秘方

04

喜欢推责任

好的教育,一定是严宽并济,如果孩子喜欢推卸责任,那一定要及时管教,别让孩子失去了才知道吃亏、后悔

听一位妈妈分享她教育女儿的经历

因为是独生女的缘故,家里面两边老人平时都宠得紧,几乎是孩子说什么就什么

而女孩在这种唯我独尊的环境下成长,也形成了自私霸道、不喜欢听坏话,还经常推卸责任的各种陋习

有一次,妈妈开车带全家人去体验采摘草莓乐趣

大家都在认真找又甜又大的草莓,女孩不想劳作,就待在外边的秋千椅子上玩

后来,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他们也想玩秋千,女孩不允,还看对方不顺眼把人家揍了一顿

哭闹声呢,也很快让草莓园正在采摘的家长闻声赶来

一开始,大家都觉“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没什么大不了,不用去兴师动众助长孩子火焰”

女孩听后不乐意了,非嚷嚷着说:“这是我的秋千椅,我先来的,他们凭什么想玩”

看着女孩如此霸道,后来的几个小朋友家长摆摆手说:“好了,让那个小姐姐玩,我们去别的地方玩吧”

可女孩真正独霸一方后,依旧不开心,没玩一分钟就扫兴地说:“不玩了,没意思”

这就是孩子喜欢推卸责任的吃亏表现,总觉得别人有错、自己却没错的霸道行为,无疑是把自己从共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

可见,想要合群、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我们就要着重语言的情商能力培养

比如,孩子在玩秋千时有其他小朋友也想玩,我们可以教孩子这样说:“稍等一下哦,因为我也是刚刚才坐上秋千的,等一会我们来回换着玩,这样就公平了”

这种不卑不亢、还不失礼貌的语言,还会渐渐培养孩子较强的引导能力

05

被人牵着走

优秀的孩子,从来都不是靠吼骂、控制来成就人生,而是在自我价值里不断寻求提升自己的机会

有一位朋友,25岁了

明明已经成年,却一直像一个孩子一样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跟父母汇报

如果爸妈没同意,那再有吸引力的事情也就此打住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她这是被父母宠坏了,从小形成了极强的依赖性

可一次因为聚餐晚了、手机又没电,朋友没来得及跟父母报平安,她的爸妈就像是轰炸机一样不停地往我这里打电话

刚开始看到陌生号码就没有接听,等到一遍又一遍电话打进来后,我才按下了接听按钮

知道是朋友的妈妈后,我也礼貌地打招呼

可朋友的妈妈似乎怒火很高,直接让我传话:“麻烦你告诉那个死丫头,告诉她再不回家,以后就不要再回来了”

而朋友听到她的朋友,马上就拎起包包往家赶,为了不回家挨批评,还央求我跟她一起回家

看得出,朋友真的很害怕她的妈妈,也难怪平时看起来那么的自卑、胆怯

如果论对子女的培育,那在我的内心一定不希望自己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小时候没主见、长大后不敢做决定,小时候习惯被人牵着鼻子走,那长大后即便是受到不公平对待,也没有勇气改变、更不知道如何拒绝

所以,容易吃亏的孩子身上除了存在以上四种通病之外,被人牵着走的没主见,也是最伤孩心的一种

想要避免孩子染上这些通病,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孩子看作飞向空中的风筝

小时候为了安全着想及时调整飞翔高度,等到孩子长大后就要适当放手,不要把孩子一直牵在手里,随风摇曳的他们才能更好地寻找自己的梦想与未来铸造

那么,关于容易吃亏孩子身上的一些通病,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169

如波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