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无处不在

经济日报 2024-05-18 06:50:49

开网店、跑滴滴、当团购团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称自己“斜杠青年”,“打零工”正成为传统就业形式的重要补充,零工经济也在就业市场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工作,往往有明确雇主、存在中长期雇用关系、有相对明确的工作时间、一般有明确的工作场所。

零工则不同,人们临时性承接雇主任务,任务结束工作关系就结束。工作时间、地点与形式的灵活性,让具有“零工”属性的临时工、兼职副业、自由职业等成为就业市场新趋势,这是由就业市场上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

一方面,就业市场的需求来自各类组织。现代组织呈现出弹性化的趋势,可以根据目标、任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应对。

笔者曾到访一家体育公司,当时公司正组织一场马拉松赛事,办公室里乌泱泱上百人,一个月后再去,办公室里空荡荡只有七八个人。上一场赛事已经结束,策划下一场赛事的阶段不需要这么多人,到了承办阶段再雇不迟。这就是组织弹性化带来的用工弹性化。

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的供给则更复杂。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做海外影视剧字幕翻译,健身教练业余做健身直播,利用优越的嗓音条件做有声书主播……很多人借助兼职副业分散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也希望借此增加收入、习得更多职业技能。

除了物质回报外,自我实现也是人们选择零工的一大原因:有人在下班后运营自媒体公众号、有人喜欢穿搭进阶成为时尚博主、有人喜欢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发布旅游攻略和旅行心得等。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使从业者承揽零工任务变得更加简便,任务也从简单的体力劳动拓展到更多需要专业知识技能的脑力劳动:咨询、撰稿、策划、培训、设计、表演……在供需双方共同作用下,零工经济兴起成为社会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零工经济的好处不言而喻,劳动者灵活就业、提高收入;组织灵活用工、控制成本;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产品。

但零工经济也改变了传统的雇主与雇员关系,让责权利变得模糊。对劳动者而言,缺少系统培训带来的技能成长与资质等级评价带来的职业成长,稳定性、安全性、成长性与职业认同性的问题,不仅困扰着传统零工从业者,也阻碍新一代自由职业者发挥创新创造活力。对组织而言,使用“零工”客观上也增加了人与任务的协调、质量监控等管理难度。

面对崛起中的零工经济,我们作为从业者应该多方位挖掘自己的价值,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为这些能力寻找更多的应用场景。

未来,组织更加弹性,用工更加灵活,零工与传统工作的边界在模糊,副业与主业的边界在模糊,甚至工作与休闲的边界也会变得模糊,但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永远是就业市场上最需要被关注的层面。 (作者:彭 健 来源:经济日报)

0 阅读:46
评论列表
  • 2024-05-19 02:12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零工?那是因为主体工作没有了

  • 2024-05-19 05:32

    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打零工~~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样不用花钱的呢!

  • 2024-05-19 11:34

    身上若无千金重,谁不一觉到天明!

  • 2024-05-19 01:36

    重磅利好!零工无处不在。祥子连夜起床拉车!祥子还是不够努力!其实都可以不睡觉的。

  • 2024-05-19 02:30

    失业率高只好打零工,免颗粒无收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