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海报设计的关键词

阿獠聊电影 2024-01-18 14:14:46

海报对于电影来说,就像一张名片,在介绍自己的同时留下联系方式,为的是约你某天在影院相见;有时候它像是推荐信,在你翘着二郎腿点开网页时递上它漂亮的简历;有时候它又像是小广告,在你目不暇接挑选晚饭后按摩小姐时搔首弄姿;更多时候它像是一部小说的序,想在你翻开正文第一页之前,静静的看上一眼……

而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海报就得卖力地展现自己,或张扬、或低调;或卖萌、或耍酷;或媚俗、或高雅;或喧嚣、或宁静……

总之,海报会根据自身电影的特质,尽力地扬长避短,传达自身的看点,同时也将电影最美或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展现给大家。这些都要求海报设计者在熟悉电影的外在与内涵之后还要有很棒的表现能力。再牛的导演不谙平面设计也难以挑选出好的海报,而一个绘图高手如果压根儿没理解电影内容鼓捣出来的也同样只是一堆废纸。

说起来,我的工作也与设计有关,只是领域不同。在我看来,电影海报的设计有几个关键词,它们分别是:

1、美学性

这无非是要求海报在构图比例、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等平面设计要素方面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换句话说,你设计的海报首先得看上去顺眼。就像绘画与摄影,构图总得符合美学标准才能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这一点最基本,也最容易,但也需要专业技术的磨练。毕竟人人都会审美,知道范爷比凤姐漂亮,可让你在纸上画出范爷,我估计大多数人会描出个凤姐来。

符合这一要素的海报是海量的,因为大部分电影是花了心思做海报的,而通常也会找平面设计的专业人士去做。所以那天如果你看到了构图很丑、颜色很渣的海报,那只能归咎于海报美工的美术课是体育老师教的了。 

岩井俊二对构图的把握堪称典范,黄金比例随处可见。

红色代表博爱与温情

蓝色蕴含自由与浪漫

黄色喧嚣着热情与狂迷

白色象征着平等与纯洁

黑色意味着神秘与冷酷

而北野武才是玩味颜色的高手

宫崎骏的电影海报总有着绚烂的色彩与唯美的画风

2、艺术性

只是美观可不行,那只是美学的简单积累。大自然最美,但你见过向日葵的照片能卖出梵高《向日葵》的天价么?价值蕴含在其艺术性中。一幅画再逼真、再美丽也不一定能成为名画,因为那只是简单的模仿、技法的炫耀而已。

而真正的艺术品贵在它蕴含的情感与精神。艺术家在创作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曲时必须饱含感情,并通过作品抒发出来,令观者、读者、听者领悟其意,进而为之感动。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也正是因为它能传达作者的情感并引起观众的共鸣,它具有其他艺术相类似的感染力。从某些角度来说,电影比前七者来说甚至有更广、更深的震撼力,因为它本身就融合了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甚至舞蹈的门类。

而好的电影海报无疑也能绽放出它的艺术性来,特别是当海报深刻融入该电影的寓意与内涵时,你甚至会对它的深邃拍案叫绝。有时这需要依赖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把一部王晶式的通俗喜剧海报弄出艺术范儿来也不是件容易事儿。

艺术的气息无所不在

其实平凡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有时怀旧才能触动你心中最软的一处

同样是为艺术献身,为什么有的被称为美丽,而另一些却只能被叫作暴力

也许两位大叔的曲线还是用衣服盖上了好些,哪怕只是个背影

有的好电影却有着不太争气的海报

马丁·斯科西斯就喜欢反复使用大头娃娃的创意,但总给人一种一部不如一部的感觉

对于艺术性,王家卫很有发言权

而王晶却总爱唱反调,大家都姓王,理念不同而已

3、创意性

海报很多时候是一件美术作品,但更多时候它是一件工业设计作品。因为它不像画作一样去卖给某个贵族去独自欣赏,它肩负着将电影卖给大众的推销任务。海报应该归于生产线服务业中的创意产业,它需要有创意才能赢得关注与喝彩。

而好的创意不仅能体现该电影的特质与亮点,还能引发观者的思考与联想。吸引观众的眼球容易,撬动观众的大脑就难多了;而让观众启动了大脑并在几秒后会心一笑或是心头一酸则是更高的境界。毕竟讲个笑话容易,把听众逗乐有点难,而讲个冷笑话让听众过会儿再笑就更难了。

海报的创意性则体现在很多手段上,有的会用复古的手绘风格唤起观众怀旧的情感;有的会高科技图像处理技术营造梦幻场景;有的会将海报的二维平面三维化,改变传统海报的表现方式;有的会在海报里蕴藏正片的谜团或是惊喜,等待观众亲身来解开;有的甚至看上去只是其他电影海报的抄袭与复制,但其实会引发观众的联想与对比……

而创意的最大败笔就是抄袭,如果设计者真的只是不加掩饰地简单模仿,那可真是一场悲剧在上演了。国产电影由于海报部分的制作费用低廉,拿来主义的现象非常严重。不知道是创作者创意的枯竭,还是食品药品假货横行的社会弊病感染到了设计行业。

诺兰对海报的创意总是有独到的见解

《盗墓空间》的三幅海报风格不同,但都非常一致的呼应电影主题

蒂姆·伯顿的海报分为两类,或魔幻、或哥特,但总是带着浓厚的作者风格

手绘风格的海报总是鲜明的体现着类型电影的特质

尽管有时候它们会显得有些不易让人接受

其实香港也有优秀的手绘海报,嘉禾三宝的海报就以漫画风格充分体现了其喜剧特色

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海报总是充满一种凝重的风格,不愧是史诗题材专业户

科恩兄弟的海报如同他们的电影一样卓尔不群

虽然有时会显得非常怪诞

同样是战争片,有的海报会显得中规中矩,那是因为全世界都存在“主旋律”

而另一些却会显得格格不入,通常这类海报里就渗透着一丝反战情绪

同样是玩大头贴,有些海报玩出了创意

或繁或简,昆汀的电影海报总是独树一帜

或彩色,或黑白,吕克·贝松永不缺乏创意

而海报之于金·凯瑞,即便是“赤裸裸”的抄袭,也会让你会心一笑

有些海报,后面总是掩藏着充满悬念的故事

有的海报看似简单,其实潜藏着很多信息

很多二人转,为的就是突出他们的“笑果”

有的海报已成经典,不会被人遗忘

4、商业性

电影作为大众消费的商品最终目的是为了卖出去赚钱的。当然有些作者电影拍出来孤芳自赏或是为了去拿奖而不考虑商业运作也是有的,毕竟是少数。而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前哨或是形象大使,商业宣传是其一大要务。

换个角度来看,电影海报其实和电视中的插播广告、报纸上的售楼插页其实是同一性质的。宣传自己的看点与噱头无可厚非,于是便出现了很多明星大头贴汇总式的电影海报。这就像卖瓜的王婆最直接的宣传方式就是一刀把西瓜剖开,让买者直接看到瓜瓤有多红多沙一般的简单与有效。

而这类海报的弊端就在于宣扬明星号召力的同时把海报的艺术性严重地降低了一个档次。很多这类明星对对碰的海报让无数张脸占据了海报大部分的幅面,剩下的地方就只剩片名和创作名单了,电影的内容与精神几乎没法在海报上立足,观者根本无法在海报上寻找影片的丰富信息与情感传递。

也就是说,这张海报只传达了主演是谁,跟编剧、导演、摄影、服装、场景等等其他创作者一点关系都没有。这种方式固然能吸引到一大片只看主演的粉丝,却牺牲了电影海报应该具有的独特气质。好在许多电影在制作海报时都做出过几套版本,有大头贴版的同时也有艺术版、创意版,这才在后期发行影碟供资深影迷收藏时不至于被挑剔的眼光所鄙夷与斥责。

这类合照数量众多,良莠不齐,就图一个热闹

海报是种简单的宣传方式,同时也是门高深的创作学问。美的海报让人赏心悦目,丑的海报却只能倒人胃口;差的海报可以毁你三观,好的海报却能充满非官方定义的“正能量”;奸的海报能骗你一时进场之后却吐槽如海,诚的海报也能感动人心让你回味无穷……

这便是电影海报的魅力。庆幸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方便地看到大多数电影的各式海报,不用像许多年前每周六的下午在机关大院的宣传栏上只看到几个大红字或是在老旧电影院门前那几张千篇一律的老式海报。

如今的影迷是幸运的,百花齐放的电影带来了百家争鸣的海报,各种美感十足、创意迭出、商业与艺术品相俱佳的海报层出不穷。对于喜爱品鉴海报的我们来说,欣赏到一幅好海报,如同品到了一杯美酒。滴滴香醇,意犹未尽……

海报的世界如同海洋一般浩瀚,由于时间仓促,所选海报并不完全具有代表性。相信各位热爱电影的发烧友心里都有更为适合以上关键词的海报。它们就在你我的心里,感动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0 阅读:1

阿獠聊电影

简介:我于电影,只是一粒沙;电影于我,却是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