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女子早晨去世!医生苦劝:中老年人,早上要牢记“4不要”

亮亮评养护 2024-05-10 15:04:41

【本文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69岁的陈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她性格开朗乐观,退休后的生活充实而惬意。

世事无常,谁也没想到,就在一个平凡的清晨,噩耗突然传来——陈阿姨去世了。

"昨天还见她精神矍铄的,怎么转眼就没了?"陈阿姨的老同事李老师难以置信,"她身体一向很好,没有什么大毛病啊。"

在女儿的追问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原来,陈阿姨是在早晨起床后突发心脏骤停,送医后终因抢救无效而离世。这个噩耗,不仅击垮了家人,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早晨起床后的1-2小时内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期。

"主治医生王大夫说,"这个时间段,体位变化、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早发心梗'。"

王大夫的话,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很多人这才意识到,看似平常的早晨,竟暗藏着如此凶险。

"那我们平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有没有什么预防措施?"陈阿姨的老伴急切地问。

"关键是要牢记'四不要':不要一下子起身、不要马上去洗漱或吃饭、不要立即剧烈运动、不要情绪太激动。"

王大夫耐心解释,"起床后,先在床上静静地躺一会儿,让身体慢慢适应。然后再缓缓起身,坐在床边休息片刻,确保没有不适后再开始一天的生活。"

王大夫的话,如当头棒喝,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早晨,竟需要如此小心翼翼。

事实上,早发心梗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杀手。

据统计,我国心梗患者中,有近1/3发生在早晨6点到10点之间。其中,起床后1小时内发病风险最高,几乎占了早发心梗的一半。

同时,冠状动脉痉挛倾向明显,供血能力下降。种种因素叠加,就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更可怕的是,早发心梗往往来势凶猛,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

除了遵循"四不要"原则,中老年人还要定期体检,全面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酒,多运动,管理情绪压力,都是预防早发心梗的有效措施。

陈阿姨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生命的长河中,清晨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险滩。只有时刻保持警惕,用心呵护自己,才能在潮起潮落间安然前行。

对于医者而言,这更是一记警钟。

我们要要完善急诊体系,优化救治流程,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及时获得规范有效的治疗。

写在最后

愿更多人从陈阿姨的故事中汲取教训,愿"早发之殇"渐成往事。一念之间,定能乘风破浪,驶向美好明天。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0):766-783.

[2] 郭宏亮,高云,张娟,等.早发心梗245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4):40-42.



0 阅读:475

亮亮评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