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反感上班?
因为国内的上班环境,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领导画饼、PUA、无偿加班是常态;2.工作侵占个人时间,导致没办法发展兴趣爱好;3.内卷严重,35岁大概率面临被淘汰;4.人际关系复杂,同事勾心斗角;5.日报、周报、月报,每天各种会议,搞一堆形式主义,实际产出没多少;6.缺乏成长,公司缺乏培训和学习机会,领导对员工的指导几乎为零。。。诸如此类,还有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奇葩领导和内卷环境,让大部分打工人苦不堪言。现在网络上很流行一个段子:人一旦染上了班味,就再也回不去了。班味:形容上班人身上独有的疲惫气息。

无论你多么开朗阳光,一旦开始上班,班味就散发出来了,挥之不去。为啥大部分人不爱上班,总结一句话就是:钱少事多干得不爽。当然了,也有部分人在一个自己热爱的行业工作,可以干得很开心,但毕竟是少数。也有一些神仙公司,十分重视员工的感受,给足员工休息的时间,真正给到员工理想的薪水和足够的成长。这样的公司,员工干得快乐,老板也能赚钱,双赢。如果你能在这样的公司工作,你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人了,请好好珍惜。这样的神仙公司,比较出名的,也就“胖东来”了。可惜这样的公司少之又少,估计数量连二八法则都不符合,为了一探究竟,我特意问了AI软件,看看国内真正“尊重员工”的公司,占比有多少?AI给出的答案是:
头部企业(约10%-15%):制度完善,文化包容,但多集中于国企、外企及头部民企。
中小企业(约5%-8%):受限于资源和管理水平,仅少数通过家族企业转型或引入职业经理人实现突破。
可以说占比非常低了,我们确实也能看到,目前大环境的严峻,让很多失业的人重找工作变得很难,所以很多公司有恃无恐,不断压榨员工,大部分员工也只能逆来顺受。如果你有强烈不想上班的欲望,那咋整?满足呗。但光满足还不够啊,为了避免不上班的时候吃不上饭,你就得在上班的时候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了。01咱们上班的目的就是为了不上班如果你还在上班,首先你得做到上班的时候就好好上班,做好你该做的事,只关心你的薪水、你能从这个岗位学到什么、整合到什么资源,你要有“一切为我所用”的心态,其他一切负面的东西不理会。你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然后利用下班后的两个小时去提升自己,去学习、去干副业。一边上班一边抽时间去尝试,可以大幅度降低你的做事风险,哪怕没成,至少还有工作兜底。我们必须知道,只有工资这个单一的收入来源,在这个大环境下是很危险的事。同时我们还要做到:专注你当下的任务,控制支出。每个月把10%-20%的收入作为强制储蓄。存钱的意义,不在于你有钱时多风光,而在于没钱时少难堪。把自己打造成一家公司,自己对自己负责。现在最常见的“一人公司”模式就是做自媒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职业”。我经历了十几年的打工生涯,深刻感悟到,那些下班后浪费的时间,将会用持续打工的痛苦去偿还。如果你吃不了高级的苦(学习、成长),那就只能在低级的痛苦里持续徘徊。这里有人要说了,抱歉,我加班到晚上11点,没办法利用那2个小时。这样的工作不离开,难道留着过年?你的命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看你想不想摆脱。

02找到适合自己的驱动模式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下班那两个小时的时间?首先得找到适合自己的“驱动模式”。驱动人行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恐惧驱动”。这个行动往往是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比如害怕失去工作而加班。一种是“欲望驱动”。也称为兴趣驱动、信念驱动,比如你渴望成长,所以你去大量阅读。这两样驱动模式,哪种更持续?毫无疑问是“欲望驱动”。我们大部分人白天的工作,是“恐惧驱动”。绝大多数的人,上班干的事情,都不是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只是为了生存被迫去做而已。那下班后我们要做的事,那就必须得“欲望驱动”了。正如标题所说的:尽量满足你不想上班的欲望。你要让自己除了上班,还能有别的收入,只要你的副业收入稳定起来,你就可以摆脱上班了。你要把下班的时间高效利用起来,必须先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下手,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这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你的天赋领域。因为在你的天赋领域,你是可以做起来有乐趣的,能坚持下去的。你想想啊,如果你做一件事,在一段时间后觉得很痛苦,那跟上班有什么区别?这里你可以思考一下,你有哪些让你感到轻松愉悦、充满热情,并且能够快速取得成果的事情?比如阅读、写作、运动、健身、烹饪、绘画、音乐、手工、摄影、美妆、家居、穿搭、电影点评、二次元等等等等。如果没有,那就不断试错,试到你找到为止,哪怕你只喜欢打游戏,那看看能不能通过游戏直播去赚钱?那又有人说了,我就是找不到我喜欢什么,或者我喜欢做的事情真的挣不到钱。那行,你先从学习一项力所能及的技能开始吧。比如考一项证书、学一门外语、学习视频剪辑、摄影、写作、编程语言等等之类的。如果你啥也不想干,不想改变,那乖乖上班就好。我们要想办法从“打工者”身份转变成“创造者”。这是一种长期主义,无论是学习提升还是自媒体副业,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做的就是先开始,粗糙的尝试也是行动,只要开始了就可以在行动中不断优化。最大的失败不是结果的失败,而是“我从未开始过”。

03感谢那份糟糕的工作稳定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陷阱”。我们必须要知道,工资是资本奴化人性的一种手段,是收割你青春的镰刀。稳定的工资让你饿不死,但也发不了财。最可怕的是,获得稳定工资之后,你的思维就会停止思考,你的创造力就会逐渐消失。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就是没有了不可替代性,从此丧失了为自己解决难题的能力。也有大部分人在一份看似稳定的工作,干到了中年,结果大环境一变,失业了,没有技能的中年人,何去何从?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份糟糕的工作,反而要感谢它,因为这份工作会逼着你改变,你要么跳槽,要么自己单干。但是频繁跳槽还是跳不出这个死循环,那大概率就是自己单干了。我们很多普通人的命运,到后面就是无班可上。现在除了体制内的公务员,有哪一份工作能保证让你干几十年,干到退休?现在黑天鹅事件频发,国企也不能保证,私企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公司坚持不了几年。这里不是在贩卖焦虑,而是要提醒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很多人打工到了一定的年龄被逼淘汰,再找工作已经找不到了,这类人被迫去做体力活,或者有存款的就创业,摆摊。只有少数有核心竞争力的人,能一直混迹在工作的管理层,或者持续当顶尖销售,或者当一个超级业务员,整合资源。但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个程度。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份糟糕的工作,那就要好好感谢它,因为它在逼你做出改变。真的,很多人都是要逼一把才会去行动。我们普通人要尽早找到自己的人生主线,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去放大杠杆。分享两个查理·芒格的话:
“找出你最擅长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它们。”
下班之余,去提升自己,就是这个道理,在擅长的领域保持耐心和专注,这样才能迎接时代的机遇。

04
结语
按照《纳瓦尔宝典》所说,我们应该将工作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而非仅仅是为了赚取收入。
能找到热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造力是最好的。没找到的话,就把自己打造成“产品”,比如生产自己的作品集、打造个人IP之类的。这样才能突破靠时间和体力换取收入的传统模式,寻找更高效的财富增长途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终身学习。
世界上只有一种投资稳赚不赔,那就是投资自己的认知。
如果当下的你,对于“不上班”的欲望真的很强烈,那就狠狠的利用下班那两个小时的时间吧!
如果你还是很迷茫,真的不知道从做什么开始,那就先从阅读一本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