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17年,耗资800亿!57千米奇迹!世界最长铁路隧道通车啦
圣哥达隧道的建设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自1999年动工以来,2500名工人历经17年的艰苦努力,才最终完成了这一世纪工程。耗资120亿瑞士法郎(约合797.34亿元人民币),这条隧道的开通无疑为欧洲的高速铁路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外媒更是评价道:此隧道将成为欧洲发展高速铁路系统的奠基石。
那么,这样一条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全球最长铁路隧道,修建起来究竟有多么困难?它又为瑞士带来了怎样的效益?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回溯圣哥达隧道的历史。瑞士在圣哥达山脉建设隧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个世纪之前。从最初的64米长的Urner Loch,到1882年投入运行的15公里长的铁路隧道,再到1980年通车的圣哥达公路隧道,每一次的突破都见证了人类工程技术的进步。然而,随着阿尔卑斯山区交通量的爆发式增长,工程师们开始计划建造一条横穿阿尔卑斯山的隧道,以彻底打通这道欧洲贸易互联的天然屏障。
圣哥达隧道位于阿尔卑斯山,海拔高达3000米,北端是瑞士小镇埃斯特费尔德,南端是瑞士小镇博迪奥。隧道设计使用年限长达100年,被誉为瑞士的“三峡工程”。两条平行隧道均长达57公里,加上联络通道,隧道总长度达到了151.84公里,距地面2438.4米。这样一项庞大的工程,其建设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可想而知。
负责凿穿山体的是一座价值2千万欧元的岩石盾构机,同时辅以炸药和钻爆法。然而,即使是这样的高科技设备,在面对复杂的地质结构时,也显得力不从心。施工过程中,工人们不仅要面对坚硬的岩层,还要应对突发的地质变化。一次误判导致的大规模塌方事故,就造成了1200万美元的巨大损失,并有9名工人在事故中不幸丧生。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工程师们前进的脚步。他们耗费巨资在隧道内部打造了应急避难所,并设计了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同时,他们还巧妙地利用挖掘出的山石,将其加工为混凝土铺设在隧道顶部,或用于填湖造岛、铺设铁道等,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经过17年的艰苦努力,圣哥达隧道终于在2016年6月1日正式开通。这一伟大时刻吸引了多位国家元首的参与和见证。隧道的开通不仅极大地缩短了瑞士苏黎世到意大利米兰的行程时长,还为欧洲的高速铁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圣哥达隧道的投运对瑞士和欧洲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还成为了欧洲团结与合作的象征。在美国新闻网站Quartz的评价中,这样的隧道真正令人惊喜的不仅是它的长度和枢纽作用,更在于它成功穿越了2300米的高海拔地段,克服了复杂地形环境!
总的来说,圣哥达隧道的建设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它不仅展现了人类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还为瑞士和欧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这条隧道的开通不仅是一个交通项目的完成,更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象征。在未来的日子里,圣哥达隧道将继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为瑞士和欧洲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它也提醒着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您注我。您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呦~
给高黎贡山隧道图,逼逼的却是圣哥达基线隧道。脑子坏了吗?
耶,世界第一被人搞走了,中国加油,抢回来。
看标题以为是我基建狂魔大国所为
双向两车道的,究竟是公路还是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