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痛斥公摊面积“伤民”,2024年,业主还需要继续妥协吗?

个性装修风格 2024-05-21 16:19:50

买房就要承担一定的公摊面积,似乎这已经成为真理。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已经到了犯众怒的地步。具体来看几个案例,大家就能看到不公平的公摊面积到底有多伤民。

前段时间,在山东青岛有购房人收房时,发现自己所购买的房屋公摊面积达到了房屋总面积的46%以上。

购房业主1:房产证面积128.35平方米,套内面积不到70,楼下邻居测量最大的卧室,主卧是11平方,但双人床、床头柜、衣柜根本放不下,次卧是8平方。

购房业主2: 110平方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是59.25,次卧的使用面积只有6平米多一点。

自己辛辛苦苦花了一两百万买的房子,结果交房之后才发现自己实际能用的面积只有房产证上标注面积的60%左右。相信这种事情放到任何一个购房者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

更让业主崩溃的是,当你拿着合同去找开发商讨要说法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根本占不到一点便宜,反倒会被开发商怼的哑口无言,有任何委屈只能自己忍受。

因为目前关于公摊面积,在房地产行业以及很多地方上还没有相应的法规,我们应该向那些在这方面做的不错的城市学习。

比如北京要求开发商交付的期房必须和样板间设置做到1:1,这样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样板间标注的面积就和最终交房的时候,整体是没有差别的。这样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心里有有底了,明白自己买多大的户型,最终自己能真正使用的面积是多少。

那么公摊面积能不能取消呢?能否让购房者真正享受到其中的利益呢?对此有专家表示,公摊面积不能取消,我们应该关注的点应该是公摊到底应不应该算到房价里面,是否应该按照建筑面积计费。

比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因为电梯、楼道、走廊等面积是不可能取消的。这一部分在整个建筑计价里是存在的,只能说这部分计价的话,是否要按照建筑面积、按照套内面积来体现。其实就跟买核桃一样,你是买核桃仁还是买带皮的核桃,这个只是计价方式不一样而已。”

同时还有人认为,公摊面积合理的存在其实对业主也是有利的,比如公摊面积大了,那么电梯的空间也会大一些,这样乘坐起来更舒适、快捷。再比如有的小区还有风雨连廊,不仅让小区看起来更高端,实用性也更强,下雨的时候回家也不用担心会淋雨了。

那么公摊面积到底能不能取消呢?其实新华社早在几年前就发表标题为《“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的文章痛斥道,“公摊面积缺少标准、管理混乱,不仅会让消费者在购房时需支付更多房款,更使之在未来要支出物业费、取暖费等更多成本。”

文章中毫不客气的指出,由购房者分摊购买的共有建筑面积,一直以来都不符合国际惯例,更何况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设定公摊面积的上限,这就更导致该行业乱象丛生了。

另外,对于公摊面积的存废,央媒表明了态度:缺少标准、管理混乱的公摊面积,确实该考虑取消了。

比如,今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凤华提出了《关于规范房屋“公摊面积”的提案》,内蒙古住建厅网站专门对此做了回复。

回复中提到,内蒙古住建厅将取消“公摊面积”的建议列为近期亟须修订的立法项目建议上报住建部。

那么2023年购房者有可能和公摊面积说再见吗?业主还需要继续妥协吗?对此专家表示,5年内全面取消公摊面积的可能性非常小。

因为类似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入户大堂、电梯井等“公共空间”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取消的。在专家看来,当下取不取消公摊面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对商品房市场销售进行严格规范。

毕竟对于购房者来说,取消公摊固然重要,但是当下如果能规范公摊面积的计算工作,让购房者买房的时候就明确的知道自己未来能实际得到的面积是多少,并且后期交物业费、暖气费等费用的时候,能确保公开透明。

这样,即便短时间内无法取消公摊面积,也能让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0 阅读:91

个性装修风格

简介:每天更新个性装修知识,喜欢我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