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为县域文旅订单增幅狂飙喝彩

都市时报 2024-05-09 07:50:15

随着五一假期落幕,旅游市场的数据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今年五一,旅游市场的“下沉化”趋势愈发明显,县域文旅的崛起成为最为抢眼的风景。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展现了县域文旅的活力与潜力,也为整个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机遇,同时也表明,中国人越来越会玩了。

携程统计数据显示,安吉、桐庐、都江堰、阳朔、弥勒、义乌、婺源、景洪、昆山、平潭等是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这些目的地的旅游订单平均增长达到了惊人的36%,远超一、二线城市的增速。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级行政区共新增127家4A级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城及县级市。飞猪数据显示,贵州黔西南州、六盘水、安顺,江西景德镇,山西朔州等目的地旅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平均增速达2倍。

县域文旅热崛起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从需求侧来看,消费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更加独特、深入的旅游体验。县域文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宁静的乡村环境,满足了游客对于深度游、体验游的需求。以我熟悉的红河州为例,国际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有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建水孔庙,朝阳门、朱家花园和七孔桥等古建早就是网红景点,有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有以豆腐为主、名满云南的烧烤文化,早就让外地人趋之若鹜,本省人也是一去再去。另外,有梯田的元阳、有温泉的弥勒、过桥米线之乡蒙自等等,早就名声在外,每年都有千千万万的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相较于多数人尽皆知的旅游城市和景点,多数县城和乡村没有过度开发,人也纯朴一些,把外地游客都看成待割韭菜的商家很少,也就是我们爱说的“商业气息较少”,所以,知名度刚刚冒头的县域很少出现那种旅游相关、传遍全网的负面新闻。人们出门旅游,无非是看美景、尝美食,体验民俗民风,寻找诗和远方,这些需求,很多大城市和著名景区已经无法提供或者满足的代价太大了,而在小县城甚至乡村,似乎唾手可得、惊喜连连。

从供给侧来看,县域文旅的发展也得到了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一方面,政府对于县域文旅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推动了县域文旅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的下沉化趋势也为县域文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一、二线城市的旅游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县域文旅市场则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第三,上榜热门目的地的县份,像上面提到的弥勒、景洪,都通了高铁,可以说,快捷、舒适的高铁为县域文旅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县域文旅还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县域市场,通过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等方式,推动了县域文旅的发展。同时,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对于县域文旅的宣传报道、旅拍和探店越来越多,提高了县域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县域文旅的发展为文旅产业尤其是云南这样的旅游资源大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通过开发和挖掘县域市场的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同时也可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来源:都市时报

作者:春城老马

编辑:冯颜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