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关税引发的“内战”,正在美国上演,即加州率先打响反抗特朗普的“第一枪”后。4月23日,俄勒冈州牵头,联合亚利桑那、纽约等12个“民主党州”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违法”。
那么面对民主党的发难,特朗普会作何回应?特朗普发起的关税大战还撑得住么?

这场诉讼不仅掀起了美国宪政史上罕见的州权与总统权之争,更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下的经济混乱与政治撕裂。
特朗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以“重振美国制造”为名,对全球贸易伙伴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关税战。从钢铁铝材到汽车零部件,从农产品到半导体芯片,关税让美国消费者叫苦不迭。

俄勒冈州算了一笔账:普通家庭每年多花3800美元,95%的关税成本最终由美国人买单。
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直接开怼:“总统不能想收税就收税,特朗普这是玩火! ”更扎心的是,连共和党议员都开始起草法案限制总统关税权,逼得白宫发言人只能硬着头皮喊话:“我们还在紧急状态中,必须用关税反击! ”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引以为傲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成了各州攻击的靶心。这部冷战时期的法律允许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干预经济,但12州联合诉讼书犀利指出:所谓“外国威胁”不过是特朗普自导自演的闹剧——既没有“异常威胁”,更无“紧急状态”,有的只是总统滥用权力、架空国会的野心。

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嘲讽道:“如果加征关税能解决所有问题,白宫干脆宣布每天都是‘国家紧急状态’好了。”
而首先起诉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违法的加州州长纽森痛斥:“我们的港口堆积着无法清关的中国电子元件,农场里烂掉的是本该出口墨西哥的葡萄。”代表汽车产业的六大协会更在联名信中警告:25%的零部件关税将导致生产线停摆、百万工人失业,甚至引发供应链“雪崩式”崩溃。

小企业主们早已不堪重负。在缅因州,一家家族经营的渔具厂因中国原材料加征关税被迫裁员60%;亚利桑那州的太阳能板组装商则因成本暴涨宣布破产。正如经济学家所言:“特朗普的关税像一把双刃剑,割伤对手前先捅穿了自己。”
连一贯支持共和党的德克萨斯州石油大亨都开始倒戈:“他(特朗普)以为自己是21世纪的汉密尔顿,实际只是个拿着计算器乱按的赌徒。”

值得注意的是,起诉特朗普的13州中,除了纽约、伊利诺伊等9个由民主党“铁票仓”外,还有亚利桑那、内华达等摇摆州的加入,这一点暴露出共和党内部也已经不是铁板一块。
随着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的政策正成为党内“烫手山芋”。分析人士指出,若经济持续恶化,共和党或面临“大败局”。

纽约州总检察长利蒂希娅·詹姆斯表示:“总统没有权力像挥舞魔法棒那样随意加税!"这话里话外的火药味,隔着太平洋都能闻到。
十三个州的司法官员们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死死咬住《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条文,直指特朗普政府将"国家安全"概念无限扩大化,把原本用于应对战争威胁的紧急法案,生生扭曲成了贸易战的尚方宝剑。

值得注意的是,加州早在4月16日就打响了"反关税第一枪"。当加州的科技巨头们看着自家芯片被拦在太平洋彼岸,当好莱坞的制片人们发现拍摄器材价格飙升时,这个向来标榜自由主义的"金州"终于坐不住了。
纽森州长那句"关税大棒正在砸碎加州经济"的控诉,道出了十三个起诉州的共同心声。

这场司法混战背后,藏着两股暗流的激烈碰撞。一方面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总统权力扩张派,试图通过"国家安全"这面万能盾牌绕过国会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地方州权捍卫者,誓死守护宪法划定的权力边界。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出戏码绝非简单的法律条文之争——当纽约、加州这些深蓝州集体发难时,美国大选的政治硝烟已然在法庭上弥漫。

诉讼文件中有一句话很值得品味,总统无权擅自定义"国家安全",这句话的杀伤力非常大,足可以拆除了特朗普关税战车的底盘。从钢铁铝材到中国商品,白宫近几年动辄祭出"国家安全"大旗,如今这面旗帜正在被自己人撕扯得千疮百孔。
更讽刺的是,这次站上原告席的十三个州,经济总量加起来超过美国GDP的四成。这个数字本身,就是对"国家安全威胁论"最辛辣的讽刺!

这场司法对决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在科罗拉多州的滑雪器材制造商、伊利诺伊州的农机生产商、俄勒冈州的半导体工厂里,企业家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对抗白宫贸易政策的武器就藏在联邦法院的案卷柜中。
这一点暴露出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致命伤——当保护主义回旋镖最终扎向自家产业时,再漂亮的政治口号也敌不过真金白银的损失。

在国内外多方施压下,特朗普政府似乎想稍微放松姿态。白宫有人说,他们正在考虑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这样可以减少双方的紧张关系,也方便进一步的谈判。
特朗普自己也说,降低关税要看中国的表现。但这种说法有点含糊,更像是为了减轻压力,摆出愿意谈的样子,并不是真的想让步。

中国政府对美国的这些做法非常谨慎,时刻保持警惕,不会轻易相信美国方面的示好。他们明白,美国可能只是在玩弄策略。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指出,如果美国真的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别再搞威胁那一套,应该在平等、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和中国好好谈。

中国态度很明确:“打,我们不怕。谈,随时欢迎”。中国已经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比如对等加征关税,对一些美国企业采取限制措施,也在积极寻找其他国家的农产品来替代美国产品。
中国的这些举措表明,他们已经做好了和美国长期较量的准备,不会向美国的压力低头。

从最初“美国优先”到如今“自损八百”,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已引发连锁反应。若无法在短期内调整政策、稳住经济,这场由白宫发起的“贸易战”,可能最终让特朗普自己成为最大输家。
“政策失误没有回头路。”一位经济学者警告,当贸易伙伴反制、盟友疏离、国内经济承压三重压力叠加时,白宫的“关税牌”或许该翻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