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校长建议:多带娃去这些地方玩,孩子更聪明,格局不一般

优米MaMa 2024-03-08 18:13:59

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哈佛大学作为全球的顶级学府,是不少孩子可望不可即的梦中情校。身为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在这样的学校求学?

但众所周知哈佛、剑桥这样的顶级大学,他们选人才的标准不会完全看考试成绩,而更看重综合素质。

在他们的眼中,哪怕获得国际奥赛的金牌,也未必比做过志愿者更有价值。

哈佛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的教育观念,就是最好的体现。她曾多次强调: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着他的格局和未来成就。

所以福斯特校长,每年都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她来说,用旅行的方式拓宽学习的广度,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她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去陌生的地方,以旅行为课堂,让孩子感受世界的多元与广阔,这已经成为她们家的一个传统。

在这样特殊学习方法的加持下,福斯特校长的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包容、越来越谦卑、越来越懂得努力的意义。

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那时人们就知道只有“行万里路”才能更有助于形成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多元化的人生体验。

但身边总有家长反驳:哪有那么多闲钱,让孩子走走看看?

所以,特意给大家总结了一些低成本就能带娃长见识的地方,趁着现在天气变暖、温度适宜,不妨模仿福斯特校长的教育方法,趁着周末带着孩子去看看吧!

去图书馆吧,那里是智慧的源泉

如果没想好去哪,就带孩子去图书馆吧。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海洋,更是孩子们智慧的宝库。

图书馆里,孩子可以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滋养幼小的心灵。

也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书籍,从科普知识到文学名著,从历史传记到艺术鉴赏,应有尽有。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也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同样认为:阅读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以,真心建议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也想带娃去图书馆,但孩子不喜欢去啊!

我们的建议是:去图书馆后,放手让孩子去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那么大的图书馆,总有一本是孩子喜欢的。见过不少家长去图书馆,会亲自给孩子选一些书,殊不知这其实是在抹杀孩子的兴趣。

除此以外,也可以关注图书馆的官网,多参加一些图书馆举办的各种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作者见面会等,也能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美国教育协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定期访问图书馆的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其他学生。所以,有空就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吧。

去博物馆吧,那里是历史的窗口

每个城市的博物馆,都是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窗。

透过它,孩子们可以窥见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邃。

博物馆里,孩子们可以通过观看真实的文物和展品,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博大精深,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还能激发孩子反思过往的好奇心。

朋友家孩子,在一次参观博物馆时,突然对古代的青铜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那以后她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甚至做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青铜模型,还获得了市级大奖。

不仅家长自豪,孩子也通过了解青铜器知识,用另一个视角了解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心理学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构建起来的。

在博物馆中,孩子们可以亲眼看见、亲耳听到,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瞬间,从而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给孩子一个构建历史知识的理想场所。所以,带孩子去看看吧。

去大自然,那里是生命的课堂

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教材。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感受到四季的更替和气候的交叠。这些亲身体验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知识的”,作为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环境,大自然正是孩子们探索万物、增长知识的理想课堂。

所以如果有时间,就带孩子去森林公园、去山坡、去河流、去草原、去沙漠看看,尽可能让孩子多接触自然,说不定就会有意外收获。

樊登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朋友家孩子的故事,这个小朋友探索自然时,突发奇想把一窝蚂蚁搬回了家。从此小家伙开始观察蚁群分工、蚂蚁分窝,短短几年成了这方面的小专家,后来更是在兴趣的引领下,成了一名优秀的生物学家。

所以真心建议,家长可以定期组织家庭自然探索活动,如徒步远足、观鸟赏花等。在活动中,鼓励孩子用五官去感受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引导他们记录所见所闻所感。

去游览名胜古迹,那里有文化的印记

名胜古迹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精神传承。

带孩子游览名胜古迹,不仅可以让他们领略古代建筑的魅力,更能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刷到过一位家长发帖:他带孩子游览故宫时,给孩子讲述了故宫的历史、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对这座古老的宫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更是他主动查阅了大量关于故宫的资料,甚至开始自学起了古建筑知识。

文化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塑造作用。”

因此,带孩子游览名胜古迹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更是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起到重要意义。

所以,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有更大的格局,不妨试试哈佛第一女校长福斯特的教育方法吧~

34 阅读:20461
评论列表
  • 2024-03-13 12:18

    金钱就不提了,最主要的时间就是大多数家长的痛了。谁不想陪孩子,问题是又有多少人能真的有这么多时间去陪孩子做这些事情。陪了孩子就没有金钱,有了金钱就没有时间。。。

    满目星辰皆是你 回复:
    平时基本上都上学,放假人挤人,有什么好玩
  • 2024-03-19 20:41

    要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者没时间管自己的话怎么办?

    怪人王王大蛇 回复:
    过年/过节回去带小孩出去走走逛逛,或者寒暑假把小孩接过来玩玩。我侄女从去年开始暑假都要过来我这边待几天
  • 2024-05-20 18:09

    现在的图书馆,书都是包起来卖的,想看的都封起来卖,看啥呢?[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优米MaMa

简介:与千万妈妈一起成长,探讨科学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