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带三娃嫁给26岁男友,还有一部流传于世的作品,杨洁这辈子值了

老鸽不是老哥 2025-04-28 03:28:09

文丨会飞的猪

前言:

回忆起杨洁导演,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西游记》。

西游记开播至今已经39年了,是我们无数人心中的回忆。

但拍摄这部经典作品的杨洁导演也已经去世八年了,也成了我们心中的回忆。

回顾杨洁导演的一生,有坎坷的拍摄之路,也有坎坷的感情之路。

是一位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女性导演。

杨洁的早期经历

杨洁出生在湖北,但祖籍是四川人,成长在一个革命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革命烈士。

很小的时候杨洁就展现出了聪明才智,非常喜欢读书和电影。

16岁的时候她被送到了陕甘宁边区学习,并考进了华北联合大学。

毕业后的杨洁成为了一名解放军,先后在晋察冀广播电台,陕北广播电台,济南广播电台担任过播音员。

她先是负责济南解放的播音任务,随后青岛解放后担任了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

随后又被调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因此后来加入了北京电视台,负责戏曲节目。

后来她执导了首部电视剧《崂山道士》,一年后开始筹备拍摄《西游记》并担任总导演。

《西游记》拍摄过程

《西游记》原计划是拍摄30集,但因为当时资金不2足所以缩减为25集,后来又补拍了16集续集,所以一共41集。

最初孙悟空的选角导演想选戏曲演员董志华,但戏猴大师六龄童章宗义力荐自己的弟弟章金莱也就是现在的六小龄童,所以六小龄童通过苦练戏猴动作和眼神,成功出演孙悟空一角。

而唐僧的选角一共有三位演员分别是汪粤,徐少华,迟重瑞,但最后因学业,档期等原因更换。

其他两位猪八戒的饰演者马德华,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都是来自戏曲和话剧团的演员。

这部电视剧耗时六年,走遍了中国26个省取景。

因为当时交通不便,所以剧组经常扛着设备徒步登山,甚至遭遇过泥石流,车子陷入沙漠等危险情况。

而我们看到的剧中腾云驾雾的特效是用蹦蹦床模拟的跳跃。

因为当时吊威亚技术的不成熟,所以经常有演员摔伤。

而剧中妖怪的造型是用乳胶面具等特别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的材质。

所以导致当时红孩儿扮演者拍摄火烧孙悟空时,六小龄童被灼伤。

包括当时孙悟空每场化妆需要两个小时,面部贴硫化乳胶导致长期皮肤溃烂。

猪八戒也因为大肚子需要棉絮填充导致夏季拍摄时多次中暑。

当时拍摄只有一台老式摄像机,没有轨道车,所以移动镜头只能靠着人工推着跑。

就是这样艰苦的拍摄经历铸就了如此经典的作品。

播出至今已经重播超4000次,创下了吉尼斯纪录。

就是如此艰苦的拍摄环境和创下的辉煌成就,这本应是让杨洁怀念的一段经历。

但杨洁却在采访时表示自己最后悔拍摄的作品就是《西游记》。

杨洁与师徒四人的恩怨

杨洁之所以后悔拍摄《西游记》,其实多半是因为与剧中师徒四人的恩怨。

最核心的矛盾应该就是当时剧组的资金长期紧张,演员的片酬都非常的低。

当时孙悟空的片酬是七十块钱一集,甚至曾经因为资金短缺暂停拍摄,还是杨洁四处奔走筹款才能继续拍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剧中的师徒四人参加了新加坡的商业演出。

但杨洁认为演员应该优先完成补拍任务,但师徒四个没有经过剧组同意就私下接受商演邀请,并且联合其他演员孤立导演杨洁。

杨洁之后在自己的自传中说过:“他们瞒着我偷偷排练,甚至要求其他演员站队,谁支持杨洁就别去商演”。

但把矛盾放在明面上是因为杨洁公开批评师徒四人“忘恩负义”,也因此剧组内部分裂。

对此六小龄童曾经解释过是因为当时年轻,对人情世故考虑不周,但也强调了之所以接受商演是为了宣传《西游记》,也多次在公共场合表达了对杨洁的感恩,但他们从未和解过。

至于其他演员的立场就相对低调,但也多次表示“杨导是恩师”“大家都是为了艺术”这类的话,但一直到杨洁离开,都没有完全和解。

但杨洁虽然表示《西游记》是自己心中永远的痛,但依旧承认作品的成功是离不开所有演员的付出。

他们之间的恩怨是是非非,我们无从判断对错。

一边是理想主义,一边是现实主义,谁又能说是谁的错呢?

但除了这些,杨洁导演的感情经历也十分的“神话”。

杨洁的感情经历

杨洁的第一段婚姻是和中国电影教育界泰斗周传基。

在杨洁做播音员的时候就和周传基结婚,这时候的周传基活跃在电影的教育和研究方面。

他们两个人因为艺术理念相近所以决定在一起。

但婚后因为性格差异和事业冲突产生了一些矛盾,比如说周传基专注于学术,而杨洁投身于影视创作。

因为长时间的聚少离多,导致这段婚姻没持续很久就宣布了结束。

并且据说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最后三个孩子由杨洁抚养。

当时的杨洁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

在《西游记》拍摄前杨洁遇到了比自己小14岁的男友王崇秋。

当年只有22岁的王崇秋作为摄影师来到北京电视台工作。

当时杨洁为初来乍到的王崇秋提供了很多指导。

之后他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对彼此产生了好感。

于是王崇秋选择向杨洁表白,但杨洁第一反应是拒绝。

因为杨洁清楚的知道自己离异带三个孩子而王崇秋还有大好年华,并且他们相差十几岁。

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的感情是不被看好的。

但王崇秋并没有因为杨洁的拒绝就放弃,一直默默的陪着杨洁。

生活中他帮杨洁默默的照顾孩子,工作中也一样随叫随到,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真心。

也因为如此,杨洁被他感动,最终选择和他结婚。

当时并没有人看好这段感情,但杨洁依旧认为王崇秋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

事实也证明了,杨洁没有看错人。

刚刚在文中提到的《西游记》拍摄过程中只有一台摄像机等艰苦拍摄过程,都是王崇秋完成的。

虽然过程中他们会发生争执,但王崇秋会说:“吵归吵,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可以说《西游记》这部作品,是他们两个互相照顾,互相陪伴才完成拍摄的。

杨洁在采访中落泪称:“没有老王,就没有《西游记》,他是我一生的战友和爱人”。

在家庭中王崇秋一直帮杨洁照顾孩子,杨洁也曾感慨过:“我对孩子有亏欠,可老王从未抱怨”。

包括到了晚年,王崇秋一直陪伴在杨洁左右。

杨洁去世前,王崇秋耐心地照顾病重的她,并且为她整理遗作《敢问路在何方》书稿。

他们用一生的相守证明给那些不看好他们的人看。

王崇秋现状

王崇秋在杨洁离开后王崇秋写给了杨洁一封信,名字叫《你走这一年》。

在节目中他哽咽着读完了这一封信,信中皆是对亡妻的思念。

这段感情,不畏世俗,不惧流言,跨越岁月的长河一直至今。

不管是杨洁导演拍摄作品的精神还是她的感情经历,都值得我们敬佩。

总结:

回顾杨洁导演的一生,其实是为艺术燃烧的璀璨篇章。

她是中国电视艺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在物质匮乏,技术简陋的年代她率领团队跋涉千山万水,历经六载寒暑,铸就了86版的《西游记》。

不仅开创了影视改编名著的典范,更以“忠于原创,慎于创新”的创作理念让传统文化有了生命力。

如今她已经离开八年,但她的艺术精神始终在西游路上熠熠生辉。

杨洁导演留给世界的不仅是荧屏经典,更是一座照亮后来者的灯塔。

现如今,像杨洁一样的导演已经少之又少,业内规矩的一次次打破让大家更明白杨洁导演的可贵。

对此,你怎么看呢?

0 阅读:1

老鸽不是老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