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拉屎都能拉出个病来?”——这是村头老王听说邻村老李查出肠癌后的第一句感慨。不是开玩笑,真不是。
这事儿要搁以前,谁信?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大便这点小事,背后藏着命根子的大事。

56岁的老李,一辈子土里刨食,身子骨硬朗得很,年轻时扛麻袋都不喘气。可谁能想到,前段时间突然肚子疼得厉害,一查才知道是肠癌,而且已经到了中晚期。
他瘫坐在医院走廊,抱着头哭,说自己早就觉得大便怪怪的,有血、有黏液,形状也变了,可他一直当痔疮,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现在想想,这不是命都忍没了吗?
这事儿听着扎心,可还真不是个例。
肠癌,尤其是结直肠癌,已经悄悄爬上了我国癌症排行榜的前几位。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55万,死亡人数接近29万。

而最要命的是,这玩意儿早期没啥特别疼的症状,很多人拖到中晚期才发现,那时候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一坨大便,藏着多少秘密?别小看那坨拉出来的东西,它可是你肠道健康的“报警器”。
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频率,都是身体在给你递信号。可惜很多人平时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连自己拉了什么都不看一眼。
你要说这是城里人精致,那咱农村人就更是图省事,拉完就冲,一眼不瞧,活脱脱错过了一次次自救的机会。
比如说,大便带血,是最典型的信号之一。但很多人一看到血,就自动脑补是痔疮。

是,痔疮也会出血,可肠癌早期也会,而且两者的血可不一样。痔疮的血通常是鲜红的,滴在表面;而肠癌的血往往混在粪便里,颜色暗红甚至发黑,可能还伴着黏液或脓液。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查个肠镜,别等到肚子疼得冒冷汗才想起这回事。
再大便变细变扁,也可能是肿瘤压迫肠腔的结果。肠道本来像个软管,通畅时拉出来的屎自然粗壮顺滑,可要是肠壁被肿瘤侵占了,那拉出来就像被挤压过的牙膏,细细长长,甚至断断续续。
很多人觉得是便秘,狂吃香蕉、喝蜂蜜水,其实耽误的是病情。

还有人说:“我也没出血,就是老拉不干净。”这也是个信号。所谓“排便不尽感”,是因为肿瘤刺激肠道,让你老觉得有东西没排清,哪怕肚子空了也总想蹲厕所。
这时候再不警觉,那就真是自己骗自己。
肠癌这东西,真不是一朝一夕得的病肠癌不是像感冒一样说来就来,它是个慢热型的“杀手”。从一个小小的腺瘤或者息肉,到变成癌症,往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这段时间里,身体其实早就给过你信号了,只是你没当回事。

根据《中华肿瘤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9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
这些息肉最初是良性的,切掉就没事,可如果不管它,就像田里长草一样,时间久了就会“变异”,最后发展成癌。问题是,息肉不会疼,也不会出血,只有做肠镜才能发现。
这也是为啥医生老说五十岁以上要定期做肠镜,不是怕你死,而是怕你晚知道。
为啥现在肠癌这么多?这锅得分几家背第一,是吃出来的。现在人不管城里农村,嘴巴都越来越“洋气”了。

红烧牛排、炸鸡汉堡、火锅烧烤,一顿不吃肉就觉得亏。可你知道吗?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加工肉类(比如香肠、腊肉、火腿)列为一级致癌物,红肉(猪牛羊)列为二级致癌物。
吃得越多,肠道负担越重,癌变风险越高。
第二,是坐出来的。
人一动不动,肠道也懒得动。咱老一辈下地干活、推车挑水,肠道跟着转得欢。
现在动不动就一坐一整天,肚子里像塞了块砖,排便困难,毒素积压不说,还容易让肠道黏膜长期受刺激。

第三,是憋出来的。工作忙、上学赶、农村人种地图方便,很多人有了便意也强忍着。
这一忍,肠道就学乖了,干脆不催你了,久而久之,便秘成常态,肠道老在有害物质里浸泡,时间一长,谁都受不了。
医生不是神仙,说到底还是自己得长点心作为一名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家庭医生,看过太多这样“本来可以不这么惨”的病人。肠癌这病,最怕的就是拖,最值的就是早。
可惜很多人还是那股“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劲,怕做肠镜羞,怕查出毛病愁,结果真查出来了,哭都来不及。

肠镜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咱说句粗话,它就是个“屁股眼儿检查”,比不上牙疼那么痛苦。
现在的无痛肠镜技术,麻药一打,睡一觉就查完。查出来有息肉,当场就能切掉,省钱省命,何乐而不为?
有些人还会说,“我家没人得这病,应该没事。”那可真是大错特错。
虽然有家族史的人风险更大,但现在的肠癌,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随机”。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肠道菌群变化,都是诱因。
别拿过去的逻辑套现在的病。

咱农村人种地讲究“锄头不歇,地里就不长草”,可为啥到自己身体上就不懂这个理了?肠道出问题,早发现早治,比啥都强。
别等到种下去的庄稼长成了树才想着拔,那时候,不光费劲,还可能拔不动了。
医生不是神仙,咱也没法替你活命,只能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凡事别等疼了再看,别等瘦了再查,别等命没了再哭。
写在给大家提个醒别总把肠癌当别人的事,也别以为大便就是“丢人”的话题。

它可能是你身体最忠实的“报警器”,关键看你愿不愿意听。
医生的建议不是为了吓你,而是希望你能多活几年,少遭点罪。
说白了,看屎识病,比你看天识雨还靠谱。
个性化健康建议:从今天起,盯紧你拉出来的东西,哪怕再恶心也得看一眼。颜色不对,形状变了,带血、粘液、排不净,别犹豫,立马去医院。
别怕丢人,丢命才是真的不值。

五十岁以上,别等医生催,自己主动去做肠镜。
就当是给自己上一道“命的保险”,查完心里踏实。
吃饭别太“任性”,红肉少点,青菜多点,肠道不挑食,人才活得久。
拉屎是一门学问,不看不闻不闻不问,早晚要吃苦头。
参考文献:
1.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数据分析报告. 2023年版
2. 中华肿瘤杂志.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指南(2020年版)》
3. 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配套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