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三关之紫荆关:荆棵的王国

孙梧谈文化 2024-12-26 02:26:32

蒙山山脉横亘在平邑、费县、蒙阴之间,在三县的交界线上,就分布着著名的“蒙山三关”,由西至东依次有白马关、九女关、紫荆关三大关隘,为南北交通咽喉,绝壁夹峙,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古代白马关附近盗匪肆虐,致使天神震怒派遣一神马镇守此关,后渐得太平。关旁至今有一白色巨石,栩栩如骏马奔腾,令人浮想联翩。另据传说,古时有九位绝色女子,婚姻不幸,她们结伴到蒙山隐居,后得仙人点化,个个身怀绝技,过上了幸福生活,九女关因此得名。

紫荆关,蒙山三关之一。因其嵌在云蒙峰和东蒙峰中间,涧深峡长,两边峭壁怪石,龇牙咧嘴,素有“险关”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要塞。现在,这里修了公路,成了南北通衢。

紫荆关美名的由来是因为紫荆关口没有参天古柏,没有如盖老槐,满坡满谷尽是一丛丛、一蓬蓬、一片片的荆棵,堪称荆棵的王国。这荆棵,紫秆儿,紫叶,开紫花,故叫紫荆。初夏,荆花盛开,漫山遍野,层层叠叠,如紫云、似紫雾、赛紫涛,真像紫色的海洋,堪称蒙山一景。荆花特别香,有风一吹,那真是离关十里荆香浓,直惹得千万蜜蜂飞、万千彩蝶舞。这阵儿,任谁到紫荆关,都会醉心于紫荆谷而流连忘返。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紫荆关南北两边的村庄离的比较远,有“前七后八”之说,就是关口前七里和后八里才有人住。那时候,过关如同过鬼门关,只能人马步行翻越。夏天,尽管凉风习习,依然头冒冷汗,人少谁也也不敢停留,否则就得留下过路钱。

据五圣堂74岁老人王树义介绍,1940年前后的一个时期,紫荆关南面的山区被八路军占领,紫荆关北面是国民党的统治区,他村上的王某某,民国时期是周边几个村的“保长”,给国民党做事,八路军过来后,又暗地里给共产党做事,有一天下午,从老家翻过紫荆关口后,被人砸死,塞到了石窟窿里。1947年,三名八路军战士,在紫荆关关口,阻击北上支援孟良崮战役的国民党军队,全部壮烈牺牲!

历史上紫荆关关口前面一百多米处,有个山泉,可供来往的过客饮用,现在由于修公路下挖拓宽,已经看不到山泉,泉水在公路的下面,引到关口前面的人家饮用。当地人传说:从前,有个南方的乞丐,死在了山泉的北面,被同伴就地掩埋了,乞丐的后代发达了以后,带着风水先生来到紫荆关想起走尸骨,风水先生看了地势后说:死者“头枕紫荆关,(左)臂抱旗杆山,脚踏冒花泉”是上等的风水宝地!不能迁坟。后人在坟头上添了土,坟前立了碑回去了。

以紫荆关山泉水为源头,以大田庄流域大小支流汇聚形成的河流叫“紫荆河”。紫荆河流经上冶镇,注入浚河。大田庄乡政府驻地东面的山口处修建的“上冶水库”,是费县的第三大中型水库,它锁住了紫荆河的山洪,灌溉滋润了上冶镇的大地村庄。上冶水库也已成为了蒙山山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0 阅读:0

孙梧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