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高度评价马克龙访华,俄却不看好,称欧洲政客很难摆脱美影响

嘉祥评国际 2023-04-12 22:08:01

我外交部近日在介绍马克龙访华成果时曾直言,这次访问为中法在双边、中欧和全球层面的合作指明了方向。而甭管是中法更新的联合声明,还是马克龙在返程途中就台湾问题和欧美关系作出的表态,种种迹象均表明,于中法和中欧关系而言,马克龙此次来华,绝对可以称得上成果丰硕。不过,对于中欧关系,俄罗斯似乎并不看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媒体报道,俄外交官扎哈罗夫近日表示,尽管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在访华期间一致强调,欧盟不应与中国脱钩,但他认为,面对美国的不断施压,欧盟将很难坚持这一方针。按照扎哈罗夫的说法,甭管是马克龙还是朔尔茨,亦或是冯德莱恩和即将访华的欧盟外长博雷利,这些欧洲政治精英,从未改变无条件听从拜登指令的现状。比如马克龙访华前,就曾专门与拜登进行了通话。

此外,扎哈罗夫还拿美国施压欧盟制裁华为以及中欧投资协议举例。关于前者,欧盟当前已追随美国对中国通信系统出手,而关于后者,欧盟则是迟迟没有批准。扎哈罗夫认为,欧盟固然想要确保回旋的自由,但与此同时,它们也在寻求如何减少来自美国的压力。如此一来,一旦美国加大施压力度,欧盟在对华政策上,难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随美国的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俄方近期首次唱衰中欧关系。在此之前,俄方官员普什科夫曾称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的访华不成功。理由是,西方并没有通过此行改变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以及没有促成中乌领导人通话。而这些,恰好是西方媒体此前炒作的内容。

但我们应该看到,在中法联合声明里面,法方已明确表示,支持对话沟通,和平协商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和矛盾。换言之,中欧或许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不小的分歧,但毋庸置疑,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显然也期望这场冲突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普什科夫拿乌克兰问题否认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的访华成果,明显有些片面了。

而且,访华期间,中法达成了多个重要领域的合作。其中,中方与欧洲空客公司签署的协议,包括飞机采购订单和在华增设新的总装线。而这一合作不只是有利于法国,同样也给欧盟带去了直接的收益。

尤为重要的是,在台湾问题上,马克龙公开呼吁欧洲不应成为美国附庸。与此同时,他还拿欧盟在俄乌冲突中已“付出的代价”举例,敦促欧洲应该减少对美依赖。我们都知道,美国一直是中欧关系之间客观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但马克龙的这些表态却表明,他有意消除这样的不稳定因素。

诚然相比之下,冯德莱恩的访华诚意不是很足,但至少关于美国鼓吹的对华脱钩,她在北京表示了拒绝。何况,与马克龙比起来,冯德莱恩只是欧盟一个机构的负责人,其影响力还不足以决定中欧关系的走向。换言之,哪怕她继续充当美国在欧盟的“守门人”,只要作为法国领导人的马克龙有意推动中欧关系深化,中欧关系绝对就有盼头。

当然,理性分析,俄罗斯不看好中欧关系,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比如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启程访华前,欧盟内部就达成了关于反制经济胁迫的临时协议,将矛头指向中国。而关于经济胁迫的说法,跟美国鼓对华脱钩的说辞别无二致。因此,中欧关系能否得到有效改善,还需要继续听其言观其行。

但谁也没法否认,至少就目前来看,马克龙带着冯德莱恩一起访华,成果绝对是丰硕的。否则,我外交部也不可能予以如此高的评价,将其称为给中法双边关系和中欧合作指明方向。

事实上,俄这个时候唱衰中欧关系,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提醒中方,但另一方面,不排除就是担心中欧关系增进会影响到中俄发展关系。对于仍然身处俄乌战火,且遭到欧盟制裁的俄罗斯而言,这样的担心,倒也可以理解。

不过,中方已有言在先,中俄发展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而在发展中欧关系时,我们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则。中国并不会嫌朋友多,俄不应成为中欧发展关系的阻碍,同样的,欧盟也不会影响到中俄关系。

0 阅读:20

嘉祥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