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速收割,大量资金外逃,印经济遭重创,大国梦遭断送

巫师商业 2024-05-22 20:16:13

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美国对欧洲、日本、韩国等各国的收割已近尾声,下一个目标或是印度。如今,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创新低,外资对印度的看空情绪也在上涨,这让本就通胀高企的印度经济更加雪上加霜,这让人不禁疑惑,经济数据还不赖的印度为何如此脆弱?印度的经济究竟怎么了?

股市遭空头押注

印度最近股市汇市不大太平。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全球基金对印度股市的净空头押注飙升,创自2012年以来的新高。

这也意味着外资对印度股市持看空情绪或者担忧情绪上涨。

至于原因,据彭博社分析,原因就是印度大选的“低投票率”,让投资者对于印度市场的投资信心受到了影响。

曾经莫迪鼓吹的印度的制度优势,如今却狠狠地被打脸。印度的大选是马拉松式的,从地方一路选到中央,光是投票,耗时就足足接近两个半月,这也让印度自诩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

不过最近,印度再也炫耀不起来了,因为民调显示,印度人的投票率是越来越低了,2019年的投票率还有67.4%,到如今变成65.7%,而就这微小的波动,还是让印度的股市受到了刺激,一路暴跌,引发了不小的经济动荡,印度的股指,迎来了近4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而且不光是股市,印度的卢比,也跌到了历史低位。

近期印度卢比对美元的兑换比率持续走低,触及史上最低点83水平线以下,贬值幅度逾越12个百分点。这一货币风波无疑给印度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更添阴霾,同时也引发了广大印度民众的强烈不满情绪。他们纷纷将责逐之矛头指向美国,指责其通过刻意夸大经济数据,蓄意维持美元的强势地位,实则在暗中对亚洲诸国经济进行无情地“收割”。

此外,印度央行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印度外汇储备已减少近1000亿美元,这表明大量资金正流出印度。

其实,印度作为二战后世界上国土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它一直是“野心”的代名词,这种野心不光体现在国土扩张上,还体现在经济发展层面。

此前,印度总理莫迪就曾在演讲中向印度国民许下承诺,要在2047年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且还表示在经济方面将会超越中国,成为亚洲范围内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从经济数据上看,印度的经济增速的确不赖,去年,印度的全年GDP超过了3.4万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在亚洲仅次于中国和日本。

那么为何印度的经济发展会如此迅猛呢?那就是吸引外资。

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国内的劳动力较多而且价格低廉,这让很多企业来印投资建厂,据统计,过去的几年,印度每年吸引的外资规模都在500亿美元以上。

而且印度政府还计划在之后的5年,要每年完成1000亿美元以上的招商引资,这样来看,印度在经济上的决心不小。

印度经济究竟怎么了?

其实,这一切从根本上来讲,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看。

首先外部因素那肯定和美国的高息政策还有鹰派作风离不开关系,美元的强势导致资本从新兴市场流出,亚洲的货币以及经济都遭受到了打击,日元、卢比、越南盾等。

今年以来,新兴市场货币的平均贬值幅度为8.5%,而印度卢比的贬值幅度却高达15.32%,贬值幅度将近均值的两倍。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彭博社将印度股市、汇市的波动归结成印度的投票率不足,多少有些甩锅的嫌疑。

当然,要论最重要的原因还有印度自身的问题。尽管近几年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首先从起内部的通胀问题说起,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制造业强国,印度的通胀水平本不应如此之高。然而现状却是印度当前的通胀率已攀升至6.95%,这是自过去17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主要还是因为印度货币超发问题,印度政府一直依赖超量印发货币以激发经济活力,然而,这样的大规模刺激性措施反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加剧,从而使得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状况愈加严重。

其次便是印度股票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泡沫风险。尽管印度股市在过去三十年间上涨了近百倍,看似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实际上,印度的经济实力并不能支撑起如此之高的股市估值。仅去年一年,印度新上市的公司数量便超过了中国大陆与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的总和,并且在印度,空壳公司亦可成功上市。

最后就是印度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经济学人》的报道指出印度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工业化进程滞后。

一是工业进程落后,印度人口虽高,受教育程度却不高,因此印度工人的效率很低。此外,印度大部分是中低端的代工产业,而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下,许多印度制造企业仅能从事原材料进料加工业,也即是通过从全球各国进口零部件,再进行组装并出口至海外市场。

二是印度服务业占比要比制造业偏高。在印度的服务业中,IT产业是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大部分用来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不过,印度虽然是一个软件大国,却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这些年印度忙于承接发达国家的企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却对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其长期处于国际软件产业链的末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而且,印度还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的变化,印度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规模占总产出的比重超七成,这也导致一旦外界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将对其支柱产业软件业造成冲击。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美国的翻脸不认人。

前段时间,拜登政府直接将日本和印度的经济问题归结于两国的排外做法,也就是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提出了质疑。

这种质疑也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和地位,直接驱动着国际社会对莫迪政府的疑虑日益加重。这样的外在压力,无疑使得莫迪政府在外交政策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同时也推动了国内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愈发增强。

如今印度股市被看空、汇率又跌的一塌糊涂,国内企业倒闭,失业率进一步攀升,这些对印度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印度该如何摆脱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尴尬处境呢?

不再看美国的脸色

为了自救,又为了不再看美国的脸色,前段时间,印度和伊朗联手搞出一个大动作。

据悉,近日,印度与伊朗签署了1份为期10年的港口开发以及运营合同。

其实早在2016年,印度和伊朗就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开发位于伊朗南部的恰巴哈尔港。

通过这一协议,印度也将在这一港口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而且不仅可以将其产品更便捷地运往中亚和阿富汗,还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恰巴哈尔港所在区域对印度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印度政府不仅投入大量资金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同时亦深度介入到该港口的日常运营管理之中。正因为如此,该港口逐渐发展为印度连通中亚及阿富汗的关键纽带,极大地减轻了对巴基斯坦港口的倚重程度,从而显著提升了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咽喉地位和战略影响力。

然而,自印度与伊朗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以来,美国方面开始变得焦虑不安,甚至迫不及待地向印伊双方发出严厉警告。据悉,美方已经明确表示,任何有意与伊朗开展商业交易的第三国都将面临来自美方的严厉制裁。

不过,针对老美的警告,印度则丝毫不惯着,印度外长则直接回怼道,印方与以方所达成的相关合作协议,将惠及整个地区,美方不应该用狭隘的眼光看待这一件事。

只能说,面对老美一贯的不在餐桌旁就在菜单上的做法,印度即使作为他小弟也会瑟瑟发抖,更何况已经被大哥收割了。而且如今美国已经自顾不暇,还想着要制裁他国,只能说属实是自讨没趣。

3 阅读:1049

巫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