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鸿儒解缙,素有“神童”之誉,以惊世才学名垂青史。他七岁能诗,十岁日诵千言,凭借过人的智慧与灵思妙想,在楹联艺术领域独树一帜。其创作的联语或诙谐幽默,或立意深远,每一副都凝结着非凡的才情,背后更藏着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传奇轶事,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解缙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小小年纪便饱读诗书。15岁那年春节,他看着自家门外财主家的一片竹林,触景生情,在门上写下“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这副春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既描绘了门外的景色,又展现了自己家中藏书丰富、学识渊博的自信。财主看见后,心生嫉妒,心想:“一个穷小子,也配如此自夸!”于是,他立即命人将竹子砍短,想以此让解缙的对联失去意境。解缙回家看到后,微微一笑,拿出笔墨,在上下联末尾各添一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这一改,不仅巧妙地回应了财主的刁难,还让对联更具韵味,仿佛在说竹子虽短,但自己的学问却日益增长。财主见状,恼羞成怒,干脆命人把竹子连根挖走。他得意洋洋地想:“看你这回还怎么写!”谁知解缙不慌不忙,再次在对联末尾添字,将其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这副对联不仅对仗依旧工整,还以一种幽默且有力的方式,展现了解缙对自己学识的坚定自信,让财主自讨没趣,也在当地传为美谈 。
小犬无知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听闻解缙才智过人,心中不服,便想找机会考考他。一日,曹尚书派人将解缙请到家中。解缙来到曹府门前,见大门紧闭,仆人说:“我家老爷说了,你若能对出对联,方可进门。”说罢,便念出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此联明里说犬,实则是在嘲讽解缙年少无知,眼界狭隘。解缙一听,心中明白曹尚书的用意,毫不示弱,当即对出下联:“大鹏展翅恨天低”。他以大鹏自比,展现出自己胸怀大志、志向高远,根本不把曹尚书的刁难放在眼里。此联一出,气势磅礴,曹尚书听后,心中暗暗惊叹,对解缙的才华也有了几分认可,连忙命人打开大门,将解缙迎进府中。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解缙自幼聪慧,有一天,父亲带着他去江边玩耍。回家途中,父亲见他一路蹦蹦跳跳,兴致颇高,便想考考他的才学。父亲环顾四周,指着岸边一棵高大古老的树木,出了一个上联:“千年老树为衣架”,此联想象奇特,想以此难住小解缙。没想到解缙几乎不假思索,看着眼前奔腾不息的长江,马上对出下联:“万里长江作浴盆”。小小年纪,竟能对出如此气势恢宏、意境壮阔的下联,将长江的浩瀚与自己的豪迈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父亲听后,又惊又喜,从此更加注重培养他的才学 。
白马尾拖银扫帚
乌鸦项带玉绦环
一次,解缙跟随父亲外出,路上偶遇一群骑马的人,其中一匹白马格外引人注目,马尾在风中飘动,宛如一把扫帚。父亲触景生情,想出一个上联:“白马尾拖银扫帚”,让解缙对下联。解缙正思索间,忽见天空飞过一群乌鸦,乌黑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脖子处的羽毛好似戴着一条玉环。他灵机一动,脱口而出:“乌鸦项带玉绦环”。此联对仗工整,通过形象的比喻,将白马和乌鸦的特征生动地描绘出来,展现了解缙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对联功底。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休来道者来
有一回解缙去拜访一位友人。来到友人家门口,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闲人免进,盗者休来”。解缙觉得这副对联虽表明了友人的态度,但稍显生硬。他略作思索,拿出笔墨,在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 。这一改动不仅让对联的对仗更加工整,还赋予了新的含义。“贤人”与“闲人”、“道者”与“盗者”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友人对真正有学识有品德之人的欢迎,也展现了解缙的巧思。友人回来看到后,对解缙的才华赞叹不已 。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解缙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一日,塾师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有感而发,出了一个上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此联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青山因雪覆盖仿佛白头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解缙看着窗外被风吹起涟漪的绿水,稍加思索,便对出下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下联同样采用拟人手法,将绿水因风而起波纹比作忧愁皱面,与上联相互呼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塾师听后,连连称赞,对解缙的才学更加看重 。
稻草扎秧父抱子
竹篮提笋母怀儿
解缙回乡途中,见一农夫用稻草捆扎稻秧,旁边孩童用竹篮提着竹笋,农夫便以此情景出上联“稻草扎秧父抱子”,以稻草与稻秧的关系比作父子,形象生动。解缙望着手中竹篮里的竹笋,当即对出“竹篮提笋母怀儿”,用竹篮与竹笋喻为母子,对仗工整且意境巧妙,既延续了农夫的生活场景,又以精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亲情的和谐,令在场众人纷纷称绝 。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一年春节,解缙想写一副与众不同的春联。他看到家中摆放的各种花卉和植物,灵感突发,写下“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这副春联构思极为巧妙,上联中“蒲叶”是草本植物,“桃叶”是木本植物,“葡萄叶”与前两者谐音,且涵盖了草本和木本两类;下联“梅花”在春天开放,“桂花”在秋天飘香,“玫瑰花”与前两者谐音,同时描绘了不同季节的花香。此联一出,邻里纷纷称赞,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经典春联 。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缙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后,名气越来越大。一些自命不凡却才疏学浅的秀才对他十分嫉妒。一次,解缙参加一个文人聚会,这些秀才想借机羞辱他。席间,一位秀才故意出了一个上联挑衅,解缙不慌不忙,观察四周环境,看到墙上摇曳的芦苇和山间的竹笋,便对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表面上是描写芦苇和竹笋的形态,实则是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喜欢夸夸其谈、自高自大的轻薄秀才的辛辣嘲讽。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让那些秀才们面红耳赤,无言以对,也让众人对解缙的才华和胆识敬佩不已 。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解缙的才名传到了皇宫,明成祖朱棣听闻后,也想试探他的才思。一日早朝,朱棣出了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此联以天地为意象,气势宏大,意在考验解缙能否在如此壮阔的命题下对出绝妙下联。解缙微微沉吟,随即目光扫过朝堂之外广袤的大地,高声对道“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下联同样以天地为载体,将大地比作琵琶、道路比作琴弦,与上联的意境完美呼应,不仅对仗工整,更展现出超凡的想象力与磅礴气势。朱棣听后龙颜大悦,对解缙的才学愈发赏识,这副对联也在朝堂内外迅速传开,成为解缙才思敏捷的又一佳话。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解缙成名后,不少文人墨客慕名与之交流,但也有一些心胸狭隘之辈想借机刁难。一次,解缙与几位文人同游深山,其中一人见两只猿猴正在伐木,便想借机羞辱解缙,出了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巧用“锯”与“句”的谐音,暗指解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 。解缙不恼不怒,忽见路旁一匹马不慎陷入泥潭,立刻回应道“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以“蹄”谐音“题”,反唇相讥,既对仗工整又妙趣横生。众人听闻,先是一愣,随后纷纷为解缙的机智与才学拍手叫绝,那位出联刁难的文人则满脸通红,尴尬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