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明显!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全球第一,占比22.3%

互联鱼 2024-05-17 13:06:37

文l编 互联鱼

时至今日,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大陆在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更是令人瞩目。根据半导体研究机构Knometa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的IC晶圆厂产能将激增至全球第一,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

从数据上来看,2023年底的全球半导体产能分布中,韩国占22.2%,中国台湾占22%,中国大陆则占据了19.1%的份额。

这一数据趋势已经相当可观,但更令人震惊的是,预测表明中国大陆的份额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至22.3%,直至登顶全球。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大陆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雄心和实力。

我们得深入思考这一增长背后的原因。显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投资是推动力之一。为了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并解决之前存在的供应链问题,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将半导体制造业吸引回本土。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大陆也正在通过扶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再来看全球范围内,IC晶圆厂的产能预计将以7.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特别是在2025年和2026年,新增产能预计将大幅增长。这一趋势反映出对半导体需求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汽车、消费电子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在中国大陆,虽然面临外部压力和技术封锁,但本土企业并未止步,反而加大了在传统或成熟工艺上的投入,力求在技术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一点从报告中提到的数据可以得到佐证:截至2023年末,中国大陆在全球晶圆生产份额约为19%,其中,来自中国大陆企业的份额仅为11%。但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的产能份额将与主要国家/地区基本持平,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中国大陆本土企业在加大投入,外资公司也在中国大陆设有晶圆厂,如三星电子、SK海力士、台积电等,这些企业参与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大陆半导体产能的增长。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趋势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大陆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崛起,将可能改变全球供应链的动态,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技术竞赛和合作模式的创新。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增长并非没有挑战。技术封锁、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都可能成为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潜在障碍。但无论如何,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产能上的快速增长,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趋势值得全球业界和投资者密切关注。

所以我们IC晶圆厂产能预计在2026年将增至全球首位,这一预测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大转变的一个信号。在未来几年里,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半导体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而这一切,不论是从技术、市场还是战略的角度,这一趋势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记得分享,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87

互联鱼

简介:新媒体公司创业者,致敬科技发展,趣聊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