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赖名成惨死,林若甫、陈萍萍被逼走,庆帝没有做错?

一页书 2024-05-23 15:46:27

张若昀、陈道明、吴刚、李沁、宋轶、郭麒麟等主演的电视剧《庆余年2》新的剧情中可以说是越来越精彩了,新的剧情中抱月楼事件终于迎来了反转和大结局。本以为范思辙是抱月楼的老板,袁梦的事情以及二皇子李承泽利用三个死士杀了老金的女儿,会让范闲被扳倒,但是没想到的是范闲对此早就有所算计。

范闲利用范思辙送去北齐的这件事算计了二皇子,二皇子派出范无救去抓范思辙回南庆,却没想到这是范闲的局,范闲利用海棠朵朵打败了范无救,更是在三大死士被杀的现场留下了范无救,范无救被刑部的人抓住,即便是二皇子让谢必安找他,让他自己编造借口,但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是二皇子是无辜的。

而事实赖名成也的确没有让范闲失望,在御书房赖名成先是参了范闲和范建父子,因为范思辙开了抱月楼,这两位那有一定的责任,这一点两人不都选择了沉默。而之后赖名成又开始参二皇子李承泽,毕竟范无救的事情李承泽极力撇清还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大家都不傻,只是庆帝对于二皇子的惩罚只是轻飘飘的禁足半年罢了,根本就没有对二皇子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相反的 ,赖名成居然胆儿肥到了参陈萍萍和鉴查院,说鉴查院无人掣肘,脱离控制,需要削弱鉴查院的实力,要把权力分给六部,这彻底激怒了庆帝,之后还参了庆帝,让那个原本强忍着怒火的庆帝彻底爆发了,直接杖毙了赖名成,让他“青史留名”,虽然此事让所有人都心中有微词,甚至范闲想要出手阻止却根本就阻止不了,眼睁睁的看着赖名成被活活打死。

此事之后范闲才知道庆帝是为了让他做孤臣,因为只有成为孤臣才能让他接受鉴查院和内库,不然范闲要是和别人联手,那么权势将会十分的可怕,这就是庆帝的用意,不得不说范闲有一些后知后觉了,帝王之心怎么可能那么简单,怎么可能会允许什么好处都让他范闲给占了呢?

当然这只是庆帝的第一步,而庆帝之所以能够把鉴查院和内库如此重要的地方给范闲,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因为范闲是他的儿子,这样的地方交给别人他不放心,掌控在自己儿子手中相对会放心一些,更何况他是想要利用范闲这个儿子做自己另一个儿子的磨刀石,所以需要给范闲权势。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对付范闲身边之人,所以先予后取,比如说范闲的岳父林若甫。林若甫乃是当朝宰相,统领六部,如果让范闲掌控了鉴查院和内库,又让林若甫掌控六部,那么整个朝堂都在这对翁婿的把持之下,他只怕得寝食难安了,所以林若甫他早就决定除掉了,而且林若甫在此前范闲设局借赖名成的刀杀人的时候,林若甫帮了范闲,想要试探庆帝的态度,早就惹怒了庆帝。

原著中其实林若甫辞官是因为长公主,长公主让人对付袁先生,也就是林若甫的军师智囊,然后由都察院上书参赅宰相林若甫阴夺他人家产,谋害百姓性命。林若甫在发现庆帝也想逼自己退位后,主动辞官还乡,回梧州养老。剧版只怕是庆帝出手,让人算计林若甫,最后逼林若甫辞官,没有杀林若甫也是看在范闲的面子上了,最后林若甫只能乖乖离开,放下一切,做一个富家翁。

而陈萍萍身为范闲最大的靠山,庆帝自然也不可能容忍这位暗夜之王继续帮助范闲,他是知道陈萍萍的能力的,也清楚陈萍萍知道范闲的身份,更是明白陈萍萍有意让范闲做皇帝,这是庆帝无法容忍的,所以让陈萍萍交出鉴查院,他后面还用范闲的前途逼迫陈萍萍辞官归隐,最终陈萍萍自然只能退隐。

其实到这里,就事论事,庆帝做的一切都没有错,起码弄死赖名成,逼退林若甫和陈萍萍,其实站在一个君王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其一赖名成太过想当然,不知道庆帝的大局,不明白鉴查院对于庆帝平衡朝局的作用,他触及了底线,自然得杀,否则将来这样的事情将会不断上演,庆帝可以被他骂,甚至赖名成可以参皇子、太子,唯独不能动这位君王的大局,否则必须死。

至于林若甫和陈萍萍,手中的权力都太大了,庆帝需要扶持范闲,他们和范闲的关系又都太近,所以必须得退,这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否则庆帝无法让范闲这么快崛起,而且开始对这两位老臣,他还是没有下杀心的,特别对于陈萍萍,毕竟跟自己一起长大,还是好友。

只是庆帝不该的是当初害死叶轻眉 ,导致陈萍萍最后要杀他,而他为了自己的目的和野心,对范闲心狠手辣,对自己这个儿子只有利用和算计,最终把陈萍萍给凌迟了,最终范闲知道自己母亲惨死的真相,看到陈萍萍的凄惨结局,这才会反他要杀他。

1 阅读: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