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gapday”了吗?既然卷不动,还不如让自己过得舒服些

文案小窗 2023-05-03 21:07:47

你今天“gap day”了吗?

“gap day”是近期在网络上很火的一个梗,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摆烂的一天”,是一种不认真、敷衍应付的做事态度,通常用于形容某些人在工作、学习或做某件事情时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表现得不负责任,草率了事。

同时,“gap day”也是年轻人对高度内卷社会的一种无声反抗。既然拼又拼不赢,卷又卷不动,索性躺平,让自己少受点苦,多享受一下生活,不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吗?

近期,在网上有一个话题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纷纷讨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休闲点、懒惰点、放松点?为什么非得从早忙到晚?为什么非得拼命地加班加点?

没办法,我们的人实在太多了,工作岗位又十分地有限,只要你稍微不努力,就会被其他人远远地甩在背后。因此,为了一份薪资少得可怜的工作,你必须拼命地学习、考证和提高学历,即使这份工作待遇很差、工作时间很长、毫无人性可言,你也必须挤破头皮去和别人抢,要不然的话,你连活下去都成问题。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了,反正怎么卷都卷不过别人,反正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子,还不如干脆躺平,让自己过得舒服点、轻松点、自由点。在这情况下,“gap day”这个词应运而生。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认为闲下来就是浪费时间,认为享受生活就是懒惰成性,认为放松自己就是温室煮青蛙,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去工作就是游手好闲、吊儿郎当、不思进取,毫无优点可言。

这种观念在部分老一辈人中尤为强烈,他们普遍认为失业或者处于无工作状态的人是废物。同时,一些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也会极力推动孩子奋斗、快速获得职业发展。因此,许多年轻人常常感到沉重的负罪感,以至于连休息时间也变得紧张和焦虑。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对于工作和奋斗的过度强调,实际上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长期缺乏休息和纷繁杂事的超负荷工作容易引发身心疾病,甚至导致严重的抑郁症。

因此,我们应该反思和超越这种传统观念,承认生活的多样性和价值,并探索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的平衡点。

闲暇时间不仅能够带来健康平衡和精神放松,还可以鼓励个人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此外,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也是提高员工生产力、减少疲惫和不必要压力的一种方式。

所以,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地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满足了固有的职业期望,又可以享受清闲自由的时间,促进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与成长,从而真正呈现出积极的价值观和特殊优势。

其实,很多人的这种负罪感就是从学生时代养成的。

中小学时期,被时刻灌输,只要不认真学习,就是在浪费时间的观念,当这种观念被刻入基因后,考上大学后,就算能有更多的自主性了,很多人依然是会习惯性地给自己找一个东西去学。

毕业后,只要工作不是很满意,也会给自己找一个内容,让自己下班后可以去学。

于是你会在各种内容平台上看到,各种下班后回家自学英语,自学python,考各种证的内容。

因为在学生时代就已经被植入了深深的,你现在过得不好,是因为不够努力,大部分都是学习不努力的原因,想要改变现状,就的拼命学习、考证、争取更高的学历,一刻也不能怠慢。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只能去给别人打工,阶层早已固化,努力再也没用。

阶层固化指的是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降低,即一个人难以从一个社会阶层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社会阶层。这种社会现象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了多重影响。

首先,阶层固化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加剧。因为社会阶层固化之后,社会中贫穷的人将很难摆脱贫困,权利和机会分配不均会更加明显。这会导致社会的不满情绪和不稳定因素的加剧。

其次,阶层固化会阻碍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为社会阶层固化会使得人们的资源、机会和教育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社会中一些潜在的人才将被限制在阶层中,无法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阶层固化也会导致社会的较低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因为人才流动性降低,一些能力突出的人被限制在低阶层中,人们的潜力和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使得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降低。

因此,在这种特定的大环境下,年轻人开始摆烂,但又不想被老一辈指指点点,于是发明了“gap day”这个词汇,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高度内卷社会的无声反抗。

0 阅读:85

文案小窗

简介:小窗一扇,文案千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