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花月醉管弦,江山随杖履。
——清·章甫《送张寺丞》
花影与月色沉醉于管弦之乐,江山胜景仿佛随人步履悠然展开。杖履轻移间,江山如画卷徐徐铺陈,流露出闲适超脱的隐逸情怀,亦暗含对友人远行的洒脱祝愿。
02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唐·李白《襄阳曲四首》
江城碧水蜿蜒回环,花月交辉令人心神恍惚。李白以“迷”字点出景致之美足以摄人心魄,绿水与花月相映成趣,勾勒出襄阳城的旖旎春色。句中未见直抒胸臆,却以景语写情语,暗含对人间繁华的留恋。
03
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
——唐·张谓《夜同宴,用人字》
竹林清风可解酒意,花前月下却令人驻足忘返。良辰美景,最是人间留客处,何必匆匆别去?风“醒酒”显疏朗,花月“留人”见缠绵,既写宴饮之雅趣,亦暗藏对良辰易逝、知己难逢的微妙怅惘。

04
翻飞射野兽,花月醉雕鞍。
——唐·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纵马驰骋,箭飞猎野,豪情万丈;夜归时,花月映照雕鞍,醉意中更添几分江湖快意,人生当如此洒脱不羁。李白以边塞豪情入诗,“醉”字非言酒醉,而指人沉浸于猎场的快意与边关的壮阔。
05
花月霁来好,云泉堪梦归。
——唐·钱起《新昌里言怀》
雨后花月更显清丽,云间泉声似可托梦归乡。钱起以霁月喻心境澄明,云泉之声如故园召唤。句中将自然之景化为思归之念,虚实相生,于恬淡中透出宦游羁旅的隐微孤寂。
06
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
——唐·钱起《赋得巢燕送客》
春分时节,花月正浓,含泪与故友依依惜别。钱起以“惜”字双关,既惜春色将半,亦惜离别匆匆。花月本是无情物,却因人情而染上哀愁,暗合“以乐景写哀”之法,愈显离思绵长。

07
花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唐·孟浩然《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北窗下花月静好,只盼清风再度携来禅意。孟浩然以简淡笔墨勾画隐者闲居之趣,“期”字暗含对超然境界的向往。花月为实景,清风为虚念,物我相融间,透出对尘外生活的安然自足。
08
衣冠无赖客,花月可怜宵。
——宋·王翥《送张判官归巴州》
褪去官袍,做个无拘浪客;花月良宵,最喜此夜的清欢。王翥以“无赖”自嘲宦途无奈,“可怜”二字则赋予花月人性化的温存。景与情相悖,愈显客居之寂寥,亦暗含对友人的惺惺相惜。
09
花月以为姿,风露以为食。
——宋·舒岳祥《古思二首》
以花月为容颜,以风露为滋养,超然物外,不染尘埃。舒岳祥借物言志,将高洁之士比作超脱俗尘的仙灵。花月喻其风骨清雅,风露显其不慕荣利,寥寥十字,写尽隐者遗世独立、与天地共生的孤傲情怀。

10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鸿雁传书,不知几时能至;江湖路远,秋水茫茫寄愁思。杜甫以“几时到”直抒焦虑,秋水“多”则暗喻世路艰险。鸿雁与江湖的意象交织,既写对李白的挂念,亦含对命运无常的深沉喟叹。
11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自渭水畔骤起,枯叶纷飞掩尽长安城。故人何处?萧瑟景中,更觉岁月倥偬,聚散无常。渭水与长安相距千里,秋意却浑然一体,以阔大苍凉的景语,道尽天涯相隔的孤寂与时光流转的悲凉。
12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唐·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秋月圆满,萤火点点,故人重逢,不期而遇。人生之喜,莫过于此夜静谧中的偶然。王绩以“满”字喻月亦喻人团圆,“更值”二字点出天时之巧。萤火微光与皓月清辉相映,平淡中见隽永,写尽挚友相聚的恬淡之乐。

13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明月升起惊动山中栖鸟,偶尔几声啼鸣划破春涧寂静。王维以“惊”字写月光之皎洁的突兀,鸟鸣“时”断更显空山幽邃。动与静相生,光与声交织,一幅宁静幽美的山水画卷,也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14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原野辽阔,天际低垂似与树相接;江水澄澈,明月倒影宛若贴近舟中人。孟浩然以“低”“近”化远为近,将苍茫之景转为慰藉之思。孤舟夜泊,幸好还有明月慰人寂寥,这就是羁旅漂泊中的孤独与自解。
15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唐·李白《玉阶怨》
轻放水晶帘后,仍痴痴望着玲珑秋月。李白不言“怨”字,而借“却下”“望”两个动作,写尽宫中女子欲隔断愁思却终难释怀的幽微心境。秋月清冷如心,水晶帘的晶莹更反衬出孤寂之深。

16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水碧透衬得飞鸟愈白,青山苍翠间繁花似火欲燃。杜甫以色彩碰撞入诗,“逾”“欲”二字化静为动,碧白青红交织如画。句中没有一字抒情,却以极致鲜明的视觉对比,暗含对生机勃发的自然之美的震撼与沉醉。
17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宋·陆游《柳桥晚眺》
小浦边忽闻鱼跃水声,横斜林间静待白鹤归来。自然之趣,无需多言,只在一动一静间悄然入心。鱼跃显生机,鹤归喻隐逸,于寻常晚景中寄托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亦隐含壮志难酬后的淡泊之思。
18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袁枚《所见》
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缓缓而行,短笛声扬,歌声清亮穿透林间树荫。黄牛缓步、林樾幽深,动静相衬间,勾勒出田园生活的天真烂漫。句未着一“乐”字,而童趣野逸已跃然纸上,田园之乐,天真烂漫,最是人间无瑕时。

19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山无飞鸟,万径绝人迹,天地间唯余茫茫雪色。柳宗元以“绝”“灭”二字极写孤寂,看似写景,实则以空寂之境映照超然独钓的渔翁,他孤舟蓑笠,钓一江寒寂,独守心中清傲。
20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唐·王勃《山中》
秋风飒飒,漫山黄叶纷飞如雨,天地一片苍茫。黄叶飘零本是凋零之象,却因风势浩荡而添壮阔,于悲凉中见雄浑,繁华落尽,一切都灰飞烟灭的豁达慨叹。
21
月落子规歇, 满庭山杏花。
——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月沉西天,子规啼声渐息;晨光初透,山杏花落满庭院。落花满庭本易生愁,却因黎明时分而透出清寂之美,也暗藏了羁旅晨起的淡淡微妙怅惘。

22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唐·白居易《遗爱寺》
鸟鸣啁啾,声声不绝于耳,泉流潺潺无处不闻,山寺四处生机勃勃。白居易以叠词“时时”“处处”写自然音韵之充盈,鸟语泉声交织成天籁之境。句简意丰,未见人迹而生机满溢,透出诗人对山水灵趣的沉醉与对尘嚣的疏离。
2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天相接处,明月皎皎升;天涯各一方,同望一轮辉。思念无声,却借月色千里相系。张九龄以“共”字勾连时空,将相思之情托于亘古明月,写尽远隔千里却心意相通的绵长眷念。
24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暮色沉沉,风雪将至,轻声问友:可否共饮一杯暖酒?不问世事纷扰,只求暖意盈杯。白居易以家常语入诗,温情顿生。未言邀约之切,一颗闲适与孤寂交织的微妙心境,已随酒香氤氲纸上。

25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寒露自今夜凝白,举头望月,独念故园清辉。漂泊天涯,明月终是故乡的最明亮。物理之月本无偏照,然游子眼中,故园风物总胜他乡,平实语中尽显乱世漂泊的酸楚。
26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江潮退去,两岸苍茫;顺风扬帆,舟行天地宽。人生逆旅,偶得顺境,便觉前路豁然。句如水墨长卷,于宏阔中见轻灵,暗喻人生旅途的顺遂与心境的豁达。
27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浮云聚散总是漂泊不定,故人别后十年;流水匆匆,重逢一笑如昨。韦应物以“浮云”喻聚散无常,“流水”叹光阴倏忽。云水意象本是虚空,却因“一别”“十年”而凝为沉甸甸的沧桑,写尽世事变幻与故交情浓意重。

28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轻骑踏雪,弓刀凝霜,塞外豪情凛然生。风雪虽寒,壮士热血未冷,壮志犹在边关。卢纶以“满”字勾画边塞苦寒,弓刀染雪更添肃杀之气。未写厮杀而凛冽战意已透纸背,于苍茫雪景中凸显将士的勇毅与悲壮。
29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斜阳染金,暮色温柔如诗;美景易逝,转瞬没入苍茫之中。李商隐以“只是”陡转,美好与短暂并置,写尽对盛景易逝的无奈与留恋。句似叹晚景,实寄人生迟暮之悲,含蓄中见沉痛,千古绝唱余韵悠长。
30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唐·刘长卿《听弹琴》
七弦琴声清越如泉,静听时,似有松风携寒拂过耳畔,一曲终了,心随余音入幽,尘虑尽涤。刘长卿以“泠泠”摹琴音之冷冽,“松风寒”化听觉为触觉,琴声与自然交融,写尽曲中高古之意,亦暗含知音难觅的孤清。

3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战火纷飞,家书难至;字字如金,句句牵肠。乱世飘零,一封家信珍贵胜过万金。杜甫以“连”字写乱世之漫长,“抵”字极言思念之深重。烽烟与家书对举,家国破碎的悲怆与骨肉离散的痛楚,皆凝于十字之中。
32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唐·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空山寂寂,松子轻落石阶之声清晰可听;遥想故友,料想他此刻亦难成眠。韦应物以“落”衬“空”,以实景引虚思,写尽秋夜孤清与心心相印的淡远情谊。
33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唐·王维《秋夜独坐》
秋雨淅沥,山果悄然坠落;孤灯如豆,草虫低鸣不止。秋夜独坐,万物有声,独坐之人与自然共此清冷,物我两忘间,透出禅思与孤寂的微妙平衡。

34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孤灯昏黄映照冷雨,竹林深处雾气氤氲浮动。司空曙以“寒”“暗”二字渲染凄清氛围,灯影、雨丝、竹烟朦胧交织,寓别情于景中。未言离愁,而孤馆夜宿的萧索与友朋将别的怅惘已弥漫字间。
35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马戴《灞上秋居》
他乡树木凋零,落叶纷飞;寒灯摇曳,照见长夜独坐之人。客居岁月,最怕夜长人静,愁思暗生。马戴以“他乡”与“独夜”对应,落叶归根之愿与漂泊无依之现实形成尖锐对比。灯寒人寂,秋意侵骨,写尽客居的凄楚与乡思的绵长。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