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和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紧扣市县目标责任考核“坐标系”,以市民政局暖心民政“2+3+19”行动统揽全局,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位、稳中有突破。
厚植为民情怀,社会救助兜底更加牢固。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提标工作,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901.17万元,惠及4339名困难群众。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机制,将81户212人纳入保障范围。围绕863户947人特殊困难老年人、散居孤儿等困难群众开展探访关爱服务8109人次,圆梦微心愿32个。
聚焦为老服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施15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2所镇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培育12支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对221名居家照护人员进行培训。完成农村互助幸福院分类管理,确定一类院1个,二类院1个,三类院8个;完成中心敬老院消防改造工作。
紧扣优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实施“划网定格”行动,全县28个村(社区)共划分一级网格415个、二级网格1044个、三级网格836个。修订完善了“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成秦东镇寺角营村市级议事示范点试点,指导各村(社区)举办“周二说事日”、“小板凳议事”活动,有效回应群众诉求336条。
聚焦专项推进,社会事务工作更有亮度。累计办理结婚证711对、离婚证279对。建设公益性公墓2座,做好清明祭扫管理工作,促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全县残疾人两项补贴共保障859人,发放资金310.13万元。开展1条省级界线联检;挖掘我县地名文化遗产29个,上报市局6个;补充完善国家地名信息库15条。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6人次。
加强精准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更有温度。推进县未保中心实体化运行,开展各类关爱服务活动92场。培训全县33名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入户走访全县403名困境儿童、343名留守儿童、68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89名残疾儿童,实行“一人一档、重点关注、动态管理”。
着力优化服务,社会组织服务扎实有力。对依法登记的102个社会组织进行年检,全年新登记社会组织4个,撤销社会组织10个。建成1个标准化社工总站、5个镇(街)社工站、28个社工室。整合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个案服务2个。成立5支民政品牌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
坚持统筹推进,民政经济持续向好。全面建成殡葬服务中心。2024年入库项目11个,6个入省发改委项目库,5个入县级发改项目库,总投资5.42亿元。全县16个民政福彩站点、22个服务机构和设施解决就业人数84人。全年累计销售福彩资金1754万元。
强化督导检查,发展底线牢固坚实。坚决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建立领导分片包联责任制,领导班子带队深入38家民政服务机构,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检查。联合住建、消防、市管等部门3次对养老机构开展全面检查,发现隐患35处,整改完成35处。
来源:潼关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