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背不动理想大裁员的锅

科技新知 2024-05-21 14:32:51

冬天才刚刚开始。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夏日刚刚开始,一场涉及数千人的裁员,却让外界感受到了汽车圈的深深寒意。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今年五一假期之后,国产新能源汽车厂商理想内部开始了新一轮的人员优化,整体裁员比例超过18%,预计将影响超过5600人,补偿标准为N+1。

2023年的理想还是销售额超过千亿、利润破百亿、盈利TOP3的车企,今年却成了裁员、降价、负面缠身的代表。

国产新能源车的竞争,进入到了更加惨烈的阶段,理想的裁员也许就是转折的“里程碑”。

理想这次确实把刹车踩得很实。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裁员涉及多个关键部门,“重灾区”涉及自动驾驶团队、政府公关、MEGA条线等。前两者的人员优化比例都将接近一半,MEGA条线裁员数量则最多。

而从另一份资料中显示,理想汽车此轮裁员波及的范围之大,在公司历史上实属罕见。招聘部门的裁员比例超过70%;销售服务运营部门接收到的裁员指标是优化超过400名员工;而去年扩张近50%的智驾团队,收到的任务是团队缩减至1000人以内。按照理想去年31591人的员工规模计算,此次裁员将有约5686名员工离开公司。

从波及业务范围上来看,理想对于MPV、智能驾驶等多个条线都展示出了悲观的态度。微博大V电盒校长总结道,“套娃的设计,套娃的配置,大小号的区别,所以研发团队不需要那么多人。智能驾驶本身就不是‘理想的家’的核心标签,所以智驾团队也不需要那么多人。现在MEGA基本上是扑街了,L7、L9越来越吃力了,所以销量起不来,利润起不来,销售团队还是不需要那么多的人。”

而曾经的微博之王创始人李想,也通过将近一个月的沉默,应对着公司快速地下坠。

为什么理想的寒冬来得如此之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尝试理解。

首先是流量的失势。在雷军还没有下场,以及MEGA风波之前,理想汽车是永远不缺流量的存在。汽车之家多年的累积,让李想有着一呼百应的号召力。精准的家庭定位,也让理想汽车以及相关的产品可以有的放矢完成传播。

但就在近几个月时间里,这样的流量红利不断被稀释。更有号召力的企业家出现,以及负面舆论事件连续发生,让李想本人趋于保守。原本的明星品牌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逐渐失去了对市场的话语权,重新占领用户心智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其次在于产品端的失势。理想造车一直围绕着“家庭”标签深耕,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理念成就了理想,却并未建立起护城河,如今技术发展至成熟期,再拿不出更多的创新与惊喜。相反,模仿者们却沿着理想的路径,快速占据后发优势。各品牌新车发布会上,冰箱彩电大沙发已成为标配,影音房、露营床也成了必备。从不被看好的赛道,到人满为患,理想也许确实低估了其他车企的模仿能力。

从80万辆的交付目标,到56万辆的调降,再到如今前四个月只交付了10万辆,理想的滑铁卢来得又快又急。MEGA的失败也让纯电系列蒙上了一层阴影。理想手中还有许多牌可以打,比如下半年将要发布的三款纯电系列,但如果解决不了流量与产品的问题,也许车发得越多,失败的速度就会越快。

最新公布的财报中,理想对第二季度的交付量预计仍然不乐观,维持在10万辆上下。美股盘前直接超跌了4%。理想的冬天似乎已然来了,且暂时望不见尽头。

0 阅读:81

科技新知

简介:洞察技术变化背后的产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