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都快打了 3 年了,到现在还没结束。美国总统特朗普老放话,说自己一上台就会立马让冲突停止,还打算马上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见面谈。可实际情况不太好,特朗普的两个顾问最近讲,要解决俄乌冲突起码得几个月时间。另外,有消息说美国和法国正在偷偷商量着向乌克兰派“维和部队”,还要给乌克兰更多经济和军事上的帮助。其实这所谓的“维和部队”就是北约要参战,除了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别的国家派的所谓维和部队,那就是打着维和名号去侵略。要是没经过俄罗斯同意,谁敢往乌克兰派“维和部队”啊?那俄罗斯肯定会把他们当成合法的打击对象。普京想要的是乌克兰彻底中立,没有军事力量,英法要是往乌克兰派武装力量,那这战争就得没完没了地打下去。英法这么干,给俄罗斯用核武器提供了理由和依据,甚至可能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真正爆发的导火索。
实话说,要不是俄罗斯有着大量的核武器,北约恐怕早就直接参与动手了。可光有核武库不行啊,当下进行的终归还是常规战争。虽说俄罗斯在国家实力以及军事装备方面有优势,然而在实际作战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俄军那是一路高歌猛进,占据了很大优势。可随后攻势就变得僵持不下,从那种迅猛的进攻变成了艰难的攻守对峙,还曾一度使自己陷入了艰难的境地。这一切都是由于新武器、情报以及信息化作战方式的转变所致,连乌克兰的无人机都能让俄罗斯遭受重大损失。
俄罗斯对这种转变的认知不足,其作战系统与观念仿佛仍处于叙利亚作战以及攻打格鲁吉亚的时期。从俄乌战争中我们获取的一项关键经验即为信息化作战的重要性。乌克兰在武器及国力上逊于俄罗斯,然而乌克兰获得了北约的支援,凭借先进的通信系统与情报网络,达成了对战场态势的即时掌控,从而能够灵活地变更战术。所以,俄军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转型,那该向谁取经呢?
珠海航展结束后,好多人对中国军队在信息化、智能化作战方面的能力感到吃惊,俄罗斯也在其中。近日,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的专家瓦西里•卡申接受采访时,直说俄罗斯正在钻研中国构建军工系统的经验,且要在本国加以推广。此前,莫斯科还特意举办了《中国2049:未来学分析》报告的推介会,该报告着重指出,中国想要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领域占据领先位置。
普京相当重视这事,前不久他让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和中国联手,一块儿把人工智能往前进推动。俄联邦储蓄银行在俄罗斯人工智能这块是带头的,之前还讲金砖国家已经加入了“人工智能联盟网络”。这些都是俄乌战争带来的额外收获、积极影响。实话说,在冲突以前,俄罗斯对中国是有些顾虑的,还带着一种莫名的老大哥式的傲慢,特别是在军工领域,很难放低姿态,以前俄罗斯军工体系的专家,肯定不会说要向中国学习经验之类的话。但现代化发展太快了,他们没办法,只能跟上中国的脚步,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好像不知不觉就调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