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一家子,因为9岁儿子的一个尴尬问题,从不敢外出旅游。9岁的小鹏有一个尴尬的问题:不是半夜会尿湿床,就是需要家长叫醒去厕所,如若不然,那基本上“画地图”是逃不掉了。
这样的日子,从小鹏断尿不湿后,持续了好几年。甚至,一家三口不敢出门游玩,怕住酒店,也从不在亲戚朋友家留宿。至于小鹏最想去的夏令营,也因为这个问题连年搁置。
“一开始以为他长大了会改善的。”妈妈说,因为尿床的问题,小鹏经常半夜睡不好,造成白天精神萎靡,脾气急躁,学习成绩也是“一言难尽”……小儿尿床问题并不罕见!
据介绍——儿童夜遗尿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伤害,但长此以往,会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身心成长也会有严重不利影响。要知道儿童遗尿的确诊也跟年龄有密切关系。
年龄 ≧ 5岁,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这种情况至少每周出现2次且时间持续≥3个月即可确诊。引发遗尿症的因素也较多,除一些疾病因素外,还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睡眠节律、排尿习惯等多种。
先排除由于疾病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可能,孩子出现遗尿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睡得太香、太“沉”与成年人不同,小儿的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在进入睡眠状态后,膀胱充盈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足,不能及时传递给到大脑,小儿感受不到“尿意”,便会在非清醒的睡眠状态下排尿,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尿床。
膀胱是有一定容量的,部分遗尿症患儿的肾脏在夜间会产生大量尿液,超过了最大膀胱容量,若不能及时排泄,就会发生遗尿。遗尿症具有遗传倾向,若患儿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曾有过类似病史,则孩子可能受遗传影响。
药物是治疗小儿遗尿的常用方法,小儿遗尿症可通过药物治疗,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小儿遗尿多是泌尿系统感染疾病引起的,因此要尽早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小儿遗尿会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行为疗法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小儿应要注意家长不要因此打骂孩子,应该要多关心孩子,并且要正确引导孩子,尽量控制水量的摄入。
家长必须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小儿遗尿可通过心理疗法治疗,父母不仅要正确引导孩子,还需要控制孩子的饮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尽量让孩子少喝水,要让孩子做到定时排尿,可以配合中医药治疗。
小儿遗尿症要尽早治疗,否则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儿遗尿可通过药物治疗,也可选择行为疗法治疗,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尽量多关心体贴患儿,晚上睡觉前尽量控制水量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