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心理学》罗杰斯

唐铺 2024-05-22 08:03:17

第二章 我究竟有几个自己——多重人格障碍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因此可以说在整个心灵的冰山里,潜意识才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意识和潜意识是相通的,但是中间有一个分界线,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严守这条分界线。 多重人格的障碍通常是在经历了严重的躯体或精神创伤后引起的。

第三章 来自密密麻麻处的惊慌失措——密集恐惧症

很多多孔物体都和世界上致命的有毒动物具有相同的频谱特征,这会让人本能地产生恐惧。 所以他们认为人类对于多孔物体的恐惧和进化理论有关。 是由于心理暗示导致的,那么在克服或者消除它的影响时,可以从心理暗示入手 但是在强制手段下,患者可能会慢慢适应这一切。 顺其自然就是要让患者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这样才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

第四章 越看越丑的心理效应——畸形恐惧症

能够发现畸形恐惧症患者通常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第一,他们的家庭生活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第二,大部分畸形恐惧症患者的虚荣心很强,过分追求完美,特别是对个人形象 暴露疗法 由于畸形恐惧症患者害怕见到或者接触自己身上的某一个缺陷。 效应预防法 效应预防法是帮助病人停止实施与缺陷有关的强迫性行为,其主要目的是减轻回避性情境所引发的焦虑。 以及减少对身体缺陷的担心,从而慢慢帮助病人了解这些观念是如何影响一个人对于躯体的感知的。

第五章 我爱的不是这个人,而是她的东西——恋物症

孩子可能会闻见母亲的头发香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母亲的头发和爱联系在一起,这个时候,头发已经成为他们感受爱和寄托情感的一个物体。 患有恋物症的孩子往往都比较孤僻、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也缺乏正常的交际能力。 因此还是要注意方法,要懂得合理进行诱导,帮助孩子走出心理误区。 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和孩子发生超出亲情范围的亲昵举动。 2)独立期的安抚。(3)转移注意力。 从物品中走向群体 前面两节重点提到了恋物症,而恋物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上瘾 认知疗法、暗示疗法、厌恶疗法、脱敏疗法。 心理学家认为恋物症的患者如果不能及时脱离那种负面心理的影响,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社会上的孤影。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需要保持包容。

第六章 密闭空间里藏着什么可怕的秘密——幽闭恐惧症

而且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克制能力。 指的是对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是指患者在电梯、车厢或机舱内,可能发生的恐慌症状,或者害怕会发生恐慌症状。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气泡状的空间”,这可不是童话世界里的泡泡,而是指私人空间。 接着心理会不断给出“赶快逃离”的暗示,这都是潜意识中的一种正常表现。 当患者了解到自己的软肋和痛点在哪里后,心理学家就可以更好地将患者的“心理伤口”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了,然后要求患者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比如心理学家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就是系统脱敏法,这个方法是目前治疗恐惧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 医生会事先设定好“阶梯”性恐惧值,也就是说,逐步设定一些承受值,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之前或场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 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患者才会逐渐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还有一种叫满灌法,或者说是暴露疗法,这种方法可不像系统脱敏法那么温和,有耐性,它比较粗暴简单,是一种骤进型的行为治疗方法。 就会在这种痛苦的体验中对恐惧对象建立起全新的认识,并一点点消除恐惧心理。 这也是促使个人心理发育和强化个人心理的重要方式。

第七章 这件事究竟做了还是没做?——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了解病因是每一个强迫症患者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治疗的一个基本前提。 ,大约40%的妥瑞氏症儿童是因为碰上了邪恶的链球菌感染,此外,有毒物质、心理兴奋剂、过敏原、食品等也会让孩子表现异常。 换句话说,患者更应该给自己设置一个界限,那就是“一次原则”,做过一次后,就没有必要还想第二次、第三次了。 也要懂得对自己的缺陷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 真正面对社会生活,真正去体验生活,而一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充实,他们就能够顺利地从那些强迫着重复去做的事情上转移开来。

第八章 被渐渐抽离的社会认知功能——精神分裂

有一个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疯子和天才完美结合的人,那就是提出了博弈论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纳什。 幻觉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典型症状,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知觉障碍。 一种完全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模式。这也让患者深信自己所体验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并且始终对怀疑者保持敌意。 所有的信息都是混乱无序的,所有的逻辑性和结构都被出人意料地打散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描述什么,没人知道他们所描述的东西究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他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东西呢? 阴性症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感冷漠,或者让人察觉不到他们会有情感。 通常情况下,精神分裂症的分类有五大类: 紊乱型:具有不适应的情感、行为、言语紊乱; 紧张型:动作僵硬刻板,或者过度兴奋; 偏执型:有被害或夸大或嫉妒妄想; 未定型:各种病症混合,不好归类的; 残留型:在上一次精神分裂症发作后,并不存在主要症状,但次要症状持续存在。这类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

第九章 受到诱惑的“瘾君子”——药物依赖症

有的人认为这是因为很多人从吸烟与饮酒中获得了身体的愉悦或者某种满足,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躯体依赖。不过很多人后来发现喜欢吸烟、喝酒的人,不仅存在躯体依赖的现象,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精神依赖。 真正成功的戒烟和戒酒应该是一辈子的,因为一旦患者重新品尝到了烟酒的味道,心里就会迫不及待地给出熟悉的暗示,接下来患者就会发现自己重新成了烟酒的俘虏。 自己那点脆弱的意志力完全不够毒品塞牙缝的。 谈到依赖,这里需要补充两个重要的“东西”,一个是内啡肽,一个是多巴胺。 药物成瘾”是指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后,产生诸如快感、情绪高涨等异常感觉,服药者逐渐形成了对该药的强烈依赖,直至难以自拔。如果贸然停药,患者会产生明显的撤药反弹现象,不仅病情加重,还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第一十章 房间以外的恶魔——社交恐惧症

有时候可能还会表现得更加拙劣,这些拙劣的表现可能会彻底颠覆患者原来的形象。 只不过是内心的恐惧使得大脑习惯性地抑制了那些语言天赋。 催眠法 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医生经常会通过言语暗示或催眠术使病人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挖掘病人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他们就像一个窥梦者一样,会慢慢进入患者的潜意识,然后从一大堆记忆中去寻找病因,看看他们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以此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

第一十一章 被封闭的奇怪人生——自闭症

心理学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叫作“联觉”,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的几种感觉交织和联结在一起。 这种联觉丰富了自闭症患者的感官系统,也让单纯的数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而这恰恰就是自闭症患者的一大才能。 困在“围城”里的孩子。 (1)社会交往障碍。(2)交流障碍。(3)兴趣狭窄且行为刻板重复。 一旦有人破坏了他们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就会破坏这种特殊的生存法则,并剥夺他们生活下去的勇气。 所以无论是谁,在引导和帮助患者融入社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耐性,要懂得尊重和维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模式,不能蛮横地进行干预。就像蚂蚁一样,它们都有固定的行为模式和固定的路线,一旦这些模式被破坏掉,就可能会变得不知所措,最终会变得更加自闭。 身体里藏着一个大宝藏,但是他们找不到打开宝藏的钥匙。而智障儿童则是想学也学不会,因为他们不具备那种储藏大宝藏的大脑。自闭症患儿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性很差,社交能力和主动性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尤其是在音乐、绘画、记忆方面往往能力出众,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发挥价值的机会。

第一十二章 人生就像一场戏——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比较自负,如果他们觉得世界就是一个圈,那么自己就是站在圈子正中心的那个人;如果他们觉得人际关系就像太阳系一样,那么毫无疑问,他们会当仁不让地一屁股坐在太阳上。 对患者来说,他人的关注与认可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一直都试图把自己展示给他人看,如果对方不感兴趣,他们会设法转移目标。 爱出风头的人通常会在自己擅长或者略微了解的领域中出点风头,而且也不是时时刻刻都会这么无聊地做这些事。而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不论在什么场合都想要露露脸,都想要给别人留下一些“深刻”印象,对他们而言,没人关注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为了达到目的,什么色诱、苦情、针锋相对、剧情大反转都不在话下,反正怎么与众不同、怎么一鸣惊人,就怎么来,重要的就是抓住别人的眼球,哪怕是生拖硬拽。 这种人表面光鲜、强势,喜欢出风头,但实际上外强中干,缺乏自信。 自我暗示:“我就是舞台上的主角”。 ——期望获得更多的赞美,无论对方值不值得赞美,说几句奉承话,总是会让他们感到满足; ——希望其他人对自己保持绝对的认可和服从,有时候一点反对意见,都会让患者寝食难安; ——不允许其他人抢风头,否则会视为一种不尊重和挑衅的行为而发起攻击; ——所有人必须围着患者转,必须先满足他们的福利和需求。

第一十三章 就喜欢走入死胡同的感觉——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类疾病的患者往往不信任周边的环境,对周围的人和事保持着一定的警惕性,而且常常会表现出“你对我越好”“你和我越亲近”,那就证明了“你对我越是图谋不轨”。 但是在潜意识中,他们是非常自卑的一群人。 还有一些患者由于处境不利,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激烈的反应,比如:有的人没有学历,所以巴不得那些高学历的人离自己远远的;有的人经济状况不好,就反感那些询问自己经济收入的问题;如果自己是个光棍,就害怕别人谈论起老婆和孩子。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偏执型人格障碍。 他们可能就像考古学家发现了宝藏一样,觉得这些细节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也值得花费精力好好探索一番,因此他们会立即调动自己的大脑进行最精密的分析,看看这些细节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动机。 他们过分敏感,而且将多疑发挥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他们的敏感多疑足够激发出内在强大的联想能力,并且使他们成为最具想象力的人。 患者对周围的环境始终保持强烈的怀疑,即便他们偶尔会相信他人,但总是迫切地想要检查他人的内心,看看他们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看看对方是否具备什么企图,或者对方别有用心。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情不值得怀疑吗?对于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答案就是“根本没有”。 神奇的“力比多定向机能” 一旦患者的大脑被某一个念头占据,他们就会不断对这个念头加以合理化,然后付诸行动,从而排除了另外一些或许更合理的念头对上述念头的制约、平衡的能力。就像父母一旦喜欢上小儿子之后,就会认为小儿子哪里都好,而乖巧懂事的大儿子可能就会遭受冷落。在念头不断得到强化之后,患者会完全陷入到一种极其狭隘的想法以及行动中去,不断提醒自己非这样做不可。 他们会主动屏蔽掉恐惧、仁慈、理性思考等人类固有的秉性,而陷入到一种纯动物性的人格状态。总而言之,他们会将自己当成一个战斗机器或者野兽来对待,毕竟那些对战斗起不了任何作用的人格,一旦出现在战场上,可能会害死自己。正因为如此,很多平时温文尔雅的人,到了战场上之后就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或野兽,事实上,他们可能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竟然还会那么残忍和暴力。 当人类遭遇危机和困境时,“力比多定向机能”就会自动跳出来发生作用,排除其他不相干的人格或者情绪。 这种心理机制在人体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负面表现形式,其实就是所谓的“偏执”,他们会在选定某个信念之后,迅速将其他信念和想法一脚踢开,因此他们的大脑中往往只剩下某一个想法。 这种偏执能够带来很多优势,患者一般不会被那些形形色色的选择题蒙蔽眼睛或者搞得晕头转向,对他们来说,选择了A,那么B、C、D、E之类的选项就根本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这种心理机制能够让他们更加专注和忠诚,并且下定决心要一条路走到黑(当然,他们一直认为自己选择的是光明大道)。由于足够专注,又没有其他选项跳出来干扰,患者很容易付诸实践,而这种强大的行动力会让他们获得意外的成功。就像很多一开始不被看好的爱情或者事业一样,那些下手快而且足够坚持的人,到最后有可能成为人生的赢家。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如此幸运,有些人不善于变通,总是固执己见,结果误入生活的陷阱,一次次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对于“力比多定向机能”而言,这是非常霸道的心理机制,它会屏蔽其他方面的人格或者心理机制,驱除任何与主流想法无关的念想,会下达封杀令,将其他方面的想法完全封闭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们会被打入天牢之中——潜意识。当然,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它们同样不甘于被压迫和欺凌,同样希望掌控大脑的主导权,但是由于力量弱小,最终只能暂时躲在潜意识里,并且慢慢吸收能量,培植势力,并且时刻寻找机会出来犯上作乱。 它们将会趁“主导性人格”“打盹儿”的时候,趁机绕过心理防御机制,跑出来发挥破坏性或颠覆性作用。当那些原本被压制的附属人格或者无关紧要的人格背叛主导人格后,会想尽办法将主导人格从“主人”的位置上赶下去,而那些偏执的人可能会从成功一下子陷入失败和疯狂。 对于那些因为偏执而获得成功的人,可能会被奉为英雄和伟大的人物,而那些失败的人就成为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 尤其是当别人怀疑他们精神或者心理出现问题时,就会本能地予以反击,并且觉得对方只是在嘲讽自己,或者给自己设置一个陷阱。对于患者来说,他们看待事情的眼光非常独特,而且自带标准,即外人的一举一动都值得怀疑,而自己的一切表现都很正常。 ,因为患者的疑心病会很快发作,并且对任何试图劝说他的人产生怀疑和敌意,他们拒绝成为医院或者医生的常客,拒绝接受任何相关的治疗。 (1)表现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 (2)自我评价过高,总是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且出现问题时会认为一切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而不会从主观方面寻找错误。拒绝接受批评,对挫折和失败过分敏感,如受到质疑则出现争论、诡辩,甚至冲动攻击和好斗。很显然,他们在面对质疑的时候,通常只有一句话:“我没错,错的是你们。” (3)出现某些超价观念和不安全、不愉快的感觉,缺乏幽默感。 (4)经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之中,寻找怀疑偏见的根据,对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动作歪曲而采取敌意和藐视,对事态的前后关系缺乏正确评价。 这种过度敏感的反应和讳疾忌医的态度,简直让人无法理解。但这就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表现。 让他们死心塌地地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件事付出自己的信任,那几乎不太可能。 相比于其他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治疗,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更难对付。 患者本人对此却没有什么知觉,也意识不到自己是否做错了。 他们可不会像正常人那样每日多次反省自己,告诉自己这里做得不对。 这种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并不仅仅在于了解自我,同时也在于自身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也就是说患者必须懂得如何去纠正自己错误的感觉、错误的情绪以及错误的情感,而这些恰恰是自我认知疗法的关键。 孤家寡人。 他们必须调整自己的情绪。 只有懂得尊重别人,他们才会愿意从自己身上分散目光,才愿意给予外界更多的肯定。

第一十四章 沙盘里的小心脏——焦虑症

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经常自己吓自己,对一些潜在的危险感到过分担忧。 这种过度敏感引发的夸张性的焦虑往往会让患者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环境中,对于患者来说,他们的脑子里就像被安装了一个警报器一样,他们莫名其妙就会触发这个警报。 很多人就是在这12个月当中出现了人生剧变,比如脾气变得更坏了、和爱人直接分手、家庭破裂、友情破裂、失去工作、失去自信心。 (1)情绪恶劣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因此想要看看自己是否有焦虑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看自己的情绪变化。2)担心未来。当然直到46岁,他也依然健健康康,除了一身皮包骨头。3)夸大事实。4)躯体不适。5)身体不能放松。 那么患者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该尽早想办法缓解和解除这些症状的困扰,争取让自己保持一个更加放松的心理状态。 提醒自己这些并不可怕。 引导他们及时给出更加积极的心理暗示,并通过这些暗示来压制内心的焦虑。其中最常见的心理暗示方法就是自信和乐观。 对于焦虑症的患者来说,消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他们丧失最基本的判断力,并且将自己推入火坑中,因此需要更加积极的心理来克制这一切,以确保所有的负面心理因素被及时清除出大脑。

第一十五章 我们是世界上最出类拔萃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他们总是对未来雄心勃勃,会幻想获得最好的机会和最令人满意的生活,而不是像焦虑症患者一样对未来感到恐惧。 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强大的幻想家,都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尤其是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心存非分之想。 在谈到爱情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对方一定百分之百喜欢上自己,而且会对自己迷恋得难以自拔;如果想要工作,他们一定会觉得老板会喜欢自己,而且必定会委以重任;如果自己准备与他人竞争某个职位,他们会觉得自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掌控更多更大的权力。无论如何,他们都对将来的一切信心满满,总是觉得那一切都很美好,而且唾手可得。 他们不喜欢为一些小事情担心,也不会对将来保持悲观的态度,对他们来说,生活的一切都是自己可以轻松抓住的,都是自己可以轻易去把握的。 如果说上帝制造了那些美好的东西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那么他们必定会觉得上帝这么做大概就是在贿赂他们。 一切似乎就是冲着他们去的。正因为如此,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显得从容不迫,无论是出现在什么场合,他们的脸上始终保持微笑,看上去非常轻松,似乎将自己所要面对的事情完全掌控在手心里。 这种乐观自信在人际交往方面尤其突出。 他们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夸耀自己的机会,并且巴不得像孔雀一样展开尾巴在别人面前走上几圈。 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他们的阴暗面很容易在这种乐观、积极、狂妄的特质受到阻碍之后迅速显现出来。 “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 让他们脱离过去那种模式,而关键就在于患者必须主动去发现和承认问题。 因此必须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一切,并且想办法加以完善。 ——“我应该通过努力工作,用良好的表现来赢得别人的认可”; ——“我不再是儿童了,很多事情需要我自己动手去做”; ——“我应该争取自己应得的,但不是嫉妒别人拥有的”。 这种主动的、积极的表达方式会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患者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帮助患者更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真正看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价值,而这才有助于他们消除自恋情结。

第一十六章 自卑是一种病——回避型人格障碍

先生这一类人为“我不行”先生,而这一类人通常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症状:不喜欢做事,情感歪曲,意志力太弱。 别人追求的是个体生命的体验、修行和自我肯定,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追求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封闭。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害怕承担责任。“困难挡着,我就绕道”。社交恐惧和回避。低估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打击。 首先,要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患者之所以会表现出自卑的症状,就是因为自我认知不足,将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因此患者必须端正心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好好了解自己。其次,多给自己一些积极暗示,就像心理学家说的那样,一件事成与不成,能力占了七分,还有三分被信心给占了。 通俗地来讲,信心是能力请来的帮手,一旦这个帮手能量十足,就会提升个人的能力值,工作做起来事半功倍;一旦这个帮手能量不够,始终病恹恹的,就会成为一个累赘,降低个人的能力值。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总喜欢告诫自己“这事不能做”“这事我做不了”的人,往往很难将工作做好,即便他们原本有能力完成某项工作,但在消极的心理暗示下,也很容易将工作搞砸。 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暗示是缓解、消除自卑症状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预防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方法,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只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只要懂得把自己尽量往好的方向去看,那么就可以非常有底气地和自卑说再见。

第一十七章 我的世界全是阴天——抑郁症

抑郁症的人往往都很自卑,这几乎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患者会认为自己生活上缺乏调整能力,工作上缺乏专业技能,感情上缺乏把握能力,通常会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他们的脸上始终写着几个字“我很没用”。 就会将所有的责任算到自己的头上。 这是抑郁症的一个放大效应,它会将所有负面的东西放大:一个缺点会变成两个缺点、三个缺点;一个小问题会变成大问题,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会变成大事;一些原本美好的事情会慢慢变坏。就像膨胀的气球一样,等到负面情绪掌控了自己的身体,那么想要把事情想得更加美好,想要给自己找出一点阳光,可能就会变得非常吃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常常会被一个小问题击垮,也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把自己看得很轻,其实他们并非真的毫无用处,只是没有找到一面好的镜子来看待自己,就像孩子们喜欢照哈哈镜一样,一旦他们选择了消极情绪的镜子,照出来的肯定是一个毫无优点的人。 生活三大症状:不想吃、不想动、不想用脑子 研究人员发现,在脑力活动频繁的行业中,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更高,而之后对大脑的伤害更大,很多工作人员会出现职业倦怠症,总是莫名其妙地抵触工作,并且突然就对自己的工作撒手不管。对他们而言,动用脑子会很痛苦。 但是长时间的情绪不稳定,且经常性地哀叹、抱怨则是抑郁症的一个典型特征。 这类人敏感、多疑、善变、情绪波动比较大,常常莫名其妙地悲伤、生气,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总是无缘无故感觉到被某些事情惹了,无缘无故感觉到被某些人惹了,无缘无故感觉到自己看什么都不顺眼了。 我还担心自己患有一些疾病,经常感到全身多处不适;有时候会想要自杀。

第一十八章 没有你,我将寸步难行——依赖型人格障碍

正因为将别人的评价当成自己的观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几乎很难一个人单独去做某件事,更没有办法单独完成一件事,尽管他们的能力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仍旧会本能地感到不知所措。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定义为: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会出现“自我消失”的情况,就在于患者对自我认知的忽视,对自身价值的漠视,在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之后,他们会逐渐抛下原本就不自信的“自我”,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个时候自身的存在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完完全全地将自己托付给其他人,让自己的精神和意志跟随他人的意愿去行动。 依赖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和进化中的人类形态有关,不过过分依赖就是一种病态的反应,会让自己彻底失去个性,这样患者就会进一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们的身上有很多不好的性格特征,懒惰、自卑、意志力薄弱、缺乏主见、喜欢委曲求全,而这些缺点通常会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来。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他们还会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场合中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性,这些不同的面实际上就是指不同的子人格(心理学术语,是指具有独立个性的某个性格侧面)。 在他们的人格字典里,一定会写着这样几大罪状:自私、脆弱、懒惰、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负责任。

第一十九章 另外一个世界的体验——梦

为了让人满足平时根本无法满足的愿望,梦就会大发慈悲,开放一个特殊通道让人享受到占有的快感和达成愿望的野心,并且让人保持一个更加安稳的睡眠状态。 弗洛伊德提出的有关“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了。 常常会表现出本我的那一面。 弗洛伊德将梦和欲望的潜意识活动与决定论联系在了一起,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而且是一个伪装高手和卧底,平时深藏不露,只有等到睡眠时,人体的检查作用松懈,它才会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变成梦。简单来说,就是白天受压抑的欲望,通过梦的运作方式瞒骗过检查以满足欲望。 而催眠被称为“第二个梦”或者“人工梦境”,它的机理与真实的做梦非常相似,因此对催眠进行解析,实际上可以衍生出梦的解析。换句话来说,每个人实际上都能够意识到自己做了梦,而且记得梦里的内容。梦的解析就是用精神分析方法,尽可能地让那些被分析者很自然地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 那么做梦者究竟依靠什么来了解自己的梦境呢?催眠师提供了答案——自由联想,被催眠的人在提示下可以一点点回忆起自己被催眠的经历,原因就在于他们选择了进行联想,通过联想可以逐步深入地了解自己梦境中的内容和意义。 这里有三个主要的方式:凝缩、移植和象征。 梦的不愉快性质与梦的伪装息息相关。正因为理性(或意识)对梦的主题、欲望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试图压制它们,欲望的内容不得不进行伪装。梦的伪装,实际上是梦的稽查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妨这样定义——梦是一个(受压制或者被压制的)欲望的(伪装的)满足。”在这里,他对梦做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解释,也提供了解释的思路。

第二十章 小心,梦可能会告诉你未来发生的事情

他们认为人的潜意识或者说梦可能会隐约感觉到内在的危险,而这种危险可能并未被本人所意识到。具体来说,可能这个男人在潜意识中已经接受了自己的死亡,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那么就可能会在某一刻将这种信息通过梦境表现出来。而一旦本体忽视了这些信号,就可能真的会不可自制地做出傻事。 又或者说,这个男人在潜意识中希望用很多冒险的行动来终结自己的霉运,但这些冒险行为本身就非常危险,对于这些不够专业的登山者来说,出事也许是必然的,不在这一次也可能会在下一次。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容量和力量是巨大的,但我们平时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因为它和意识水火不容,两兄弟界限分明,几乎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在某些时候,它会趁着意识放松的时候,将内部的信息偷偷传递给意识,而这个传递的工具就是梦。 荣格的梦在于提醒自己需要研究什么,需要朝着哪些方向去做研究,并且提供了一些相对明确的预示,而对于其他很多人来说,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一些,梦里提供的是一些危险的事物。心理学家也认为,梦在满足愿望和补偿不足时,同时也会提前警告一些人,因为他们身上存在着有缺陷的人格,这些不为人知的缺陷可能会在某一时刻爆发出来,所以放任不管绝对会造成威胁。 我们所做的梦并非仅仅是对个人记忆的一种回放,或者对个体记忆的一种精神满足,有时候还表现为对个人欲望得到满足的精准提示,以及对潜在危险的提前预警。所以对于梦境预示未来的说法,看来还真值得研究。
0 阅读:0

唐铺

简介:觉得生活苦了,就来铺里吃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