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评价《赘婿》这本书?

夜听澜 2024-04-02 16:04:51

综合起来看就是这么一回事:开篇拖沓,中盘逐渐稳重成熟,其中不乏一些高亮人物的描写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现在就是随便写了。

说说我个人认为的怎么看这么书吧。

从开篇到和乌家争皇商这段,我认为一目十行跳着看即可。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当然不是他自己说的那样只靠勤奋和努力写文章的写手,但文字零碎我认为是存在的问题。知乎上我看到一句话,用来形容这段文字给人的感受是很贴切的:

“赘婿,还真是赘叙啊。”

太啰嗦了。

但有一处还是很重要的——宁毅和陆红提结识了。狡兔三窟,一窟正是吕梁山青木寨。

接下来在方腊处做内鬼是作者文字成熟的开始。从做内鬼开始,到灭梁山、平粮价、杀绿林,宁毅很好的扮演了一个朝廷鹰犬的形象。他因为对梁山下手入了局,开始给秦嗣源做幕僚,掌管密侦司,又杀了方七佛平息了绿林和六扇门的纷争。宁毅全然的站在朝廷的立场上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他的办法就是杀,杀的人头滚滚,杀的绿林报复,再变本加厉的杀回去,手段酷烈如人间魔头,所以被称为“心魔”。其中固然有和刘西瓜意外成婚的喜剧增添了亮色,但已经在为之后的灰暗做铺垫了。这里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刘西瓜城破之后转战西南,这是宁毅为自己预备好的第二窟。

这段文字作者写的开始流畅起来,剧情上写的最好的我认为反倒是讨论最激烈的灭梁山。宁毅利用卢俊义迫使燕青做内奸,最后瓦解、分化、屠灭梁山,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台面上主持一场战争,也是宁毅正式进入世人眼界的开始。但这段剧情并不是没有问题——固然作者之前已经埋下了燕青这个内奸,但是在和梁山的征战中宁毅依靠的更多的还是祝家庄能打,朝廷军队收尾,粗略的阴谋有人接,宋江一心想要被招安。这让宁毅和梁山的一战显得过于理想化,最后屠灭梁山在一些人眼里变成作者情感上的宣泄和不接地气的象征,我认为不是没有道理的。

至于平粮价、杀绿林反倒没什么可说的。这方面香蕉写的和各种历史小说里的类似的剧情没什么区别。这也是因为宁毅之前所作的一切,都在为接下来的情节做铺垫——

金灭辽,再灭武。

接下来的剧情,我甚至认为是作者本人对于主角宁毅的嘲讽——你辛苦做了这许多,我一手给你翻了。武朝的社会是没救的,你做的都是无用功。

武朝拉跨的军队战斗力,让武朝的军队在面对被女真人暴打的辽国军队大败亏输,也让女真高层原本对武朝谨慎的看法,变得失望,乃至贪婪的想要掠夺武朝。指挥混乱,高层无能怕死,皇帝乱命,边将死于耻辱,引的郭药师投降女真,雁门关失守,女真人在中原划开一道巨大的伤口,又在汴梁城外碾压武朝军队,皇帝想要逃跑被秦嗣源暗中拦下,种师古解围被困皇帝不救最终突围时被杀。剧情上伴随高潮展开的,是透过文字蔓延而来的血腥气息。宁毅在城外奋战击败郭药师,秦嗣源、李纲、种师道领导汴梁守军拼死守城,李师师在城内救治伤员,表演节目劳军成为少有的亮色。

这是女真人第一次进攻汴梁,在所有人都觉得结束了,明天可能会更好的时候,太原在被围困了一年之后失守,救援的部队求援无果绝望中进攻全军覆没——还是源于皇帝不增兵。太原城陷落之后,皇帝暗中组织了对秦嗣源的构陷。宁毅看事不可为想要退回江宁,但对秦嗣源的指控日趋严厉,到了走在大街上人人喊打的地步,苏檀儿被六扇门逼的落水,秦嗣源最终在流放的路上服毒自尽。

这些把宁毅逼的走投无路了。所以他把皇帝杀了。

如果单看宁毅弑君,或许会觉得热血非常——这是下克上之举,宁毅在金殿上像杀鸡一样杀了皇帝和童贯。但对于宁毅此前的所作所为而言,宁毅是失败的。他对社会的改良,缝补,毫无意义。他手上沾满了梁山的鲜血,却做了梁山的事。

如果宁毅还是朝廷的鹰犬,他会对弑君的宁毅说什么呢?他会不会像成舟海那样,在阳光下问他,你想干什么?对于宁毅而言,一个轮回完成了,武朝的守夜人最终背叛了武朝。剧情上的安排冲淡了文字上的散淡。

从在方腊处做内鬼,到金殿弑君是可以好好看的。

当然一些拖沓的地方还是可以跳过去,我认为这是行文习惯的问题。

接下来是宁毅在小苍河创立华夏军发展壮大,乃至兵败转移西南的剧情。从这一段开始,宁毅已经不只是宁毅,他身上更多的投射了作者自己的影子——一个商业大佬,我认为是没有那么絮絮叨叨写笔记的习惯的。

这是宁毅首次执掌一方势力。通过整军,整风上课,研发科技,华夏军击破了进犯的西夏人和女真西路军,获得了军粮和发展的空间。剧情上当然是很好看的,但是还是那个问题——我认为有点太理想化。西夏军队十倍于华夏军却兵败如山倒,华夏军靠巧合杀了完颜娄室赢得战争,这些固然热血,但也过于戏剧性。不过最终女真以刘齐做前锋堆垮了华夏军,让剧情又开始合理起来。

随后宁毅转战西南,和刘西瓜会和,进取成都,先和武朝军队打出和平,再在成都平原大决战中打赢女真人。这些都是穿越小说常备的剧情,作者写的很熟练,文笔终于不那么拖沓,但要说超然众架空小说之上,那也不见得。

让赘婿变得不平凡的是对世界另一边的描写,写的非常压抑。

在女真第一次攻击武朝的时候,周侗就用自己的影响力带领绿林好汉刺杀宗翰,开启了民间奋勇抵抗女真的先河。汴梁在女真的第二次攻伐中陷落,正如靖康耻一样,皇帝被俘,宗室为奴,道德沦丧,猴子当梁。随后中原地带各种势力翻翻滚滚,有世家投降金国,最后被全家杀尽,也有楼舒婉成为晋王女相,软禁了先代晋王,在和宁毅的不断交手中飞速成长,继承当代晋王的遗志矢志抗金。史进随同周侗刺杀宗翰失败后,屡败屡战,以八臂龙王的名号活跃在抗金前线。林冲化名穆易,浑浑噩噩,却用命将晋王麾下投降女真的名单交了出去。金国内不间断的汉民造反,间谍们身负民族大义,以命相托。这些慷慨悲歌,是赘婿非常精彩的部分,尤其是林冲的结局,不下于他师傅周侗了。

在慷慨悲歌的另一面,是普通人命如草芥的现实。“饿军”是一大群流离失所,吃不起饭的难民。他们最开始到处乞食,到后来就相互吃了。人间已成鬼蜮,饿军瘦成骷髅,在王狮童的带领下哪里有吃的吃哪里,日间他们到处游荡,夜间他们绕城而走,在汴梁的女真人对这些人间鬼也是敬而远之。

和中原惨烈的抗金现实相比的,是武朝——应该称之为南武的平安富足了。康王周雍被扶上皇位,驸马康贤和公主选择死在江宁城。坦率的说,和历史上的赵构比起来,周雍已经非常不错了——他无条件的支持了太子周君武的整军计划,对内也倚重公主周佩,秦桧难以对这两个人造成什么影响。然而女真势大不可破,太子经营的防线被次第攻破,临安也被击破,周雍的懦弱让他让位给太子让的太慢,结果反倒是武朝投降的军队在不断攻击太子的部队。

武朝就这么一退退到福州去了。甚至可以说,一退退出历史的主舞台了。

这段作者写的非常写实,女真人的强势,南武的反击,贫民的哭喊,汴梁的陷落,中原抗金形势的反复,在悲惨之中演绎了一出出带着血泪的悲喜剧。这一段作者基本没有什么废话,在他写失败的时候基本都没有什么废话。

正是“黎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到了后来,泪真的尽了,王师也真的来不了了,苟且活着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这就是作者为最后的大决战铺垫的大舞台。从秦嗣源死去,到宁毅大决战击败宗翰和希尹,宁毅从一个践踏天下的弑君者,又变成了一个击退侵略者的守护者。就是主角,也被香蕉写成了一个在历史大背景下翻滚挣扎求活的人。

对于宁毅而言,屠灭梁山到成为梁山是一个圈,弑君到击败女真又是一个圈。

而在这样的大舞台上,有一些人被作者写的高亮无比——

比如陈文君。在小丑的几个章节里,作者的笔力已经被磨炼到顶峰。在多方博弈兔起鹘落的厮杀中,作者终于能够摆脱自己絮絮叨叨说废话的不良情况,所有的情绪都贯注在指尖,饱满的仿佛那位万家生佛的汉夫人要从小说里走出来一样——就像他写林冲。

林冲,汉夫人,这是我觉得赘婿写的最好的两个角色了。光是小丑和汉夫人这两个角色,就足够演一部电视剧。

我有时候想,剧版赘婿看似是迎合女性口味而做,但改的汉夫人这样的高光角色都不一定能出来,果真是在迎合女性么?

在这些导演眼里,我国的女性观众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

赘婿就是这样一本小说,或者你也可以说是作者的成长之作。作者的笔力从灭梁山开始绽放,到女真第一次攻打汴梁的时候开始爆发,在林冲赴死和陈文君坚守民族底线的写作上达到情绪与文笔相合的顶峰。作者真的做到了,让读者感受到“时代的巨轮滚滚压来。”

击败女真人之后,剩下的剧情就变得随意起来。把任何一部穿越小说统一天下的结尾嫁接到这里都差不多——只要他们确实统一天下了。作者想写点不一样的,但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0 阅读:118
评论列表
  • 这简直是文学作品好吗,适合细读。

  • 2024-11-20 00:19

    那他为什么要起名赘婿呢,光听这个名字就劝退了。

  • 2024-07-26 12:33

    大篇幅的关于理想社会的探讨,是香蕉借宁立恒的嘴放出来的私货。其实,解决千年大粪坑的问题,不是跟蛆虫打架,而是修下水管和装马桶。

  • 2024-05-24 16:14

    但是我觉得争皇商之前很是清新宁静

  • 2024-12-01 01:41

    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灌输给读者的书,很不错的

夜听澜

简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