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米荒,闹得连米饭都成了奢侈品,大阪超市里,大妈们排队抢米,手速快的还能买上两袋,慢一步的连玄米都得靠关系。官方还信誓旦旦地说“储备粮不能随便动”,这下日本民众可炸了锅。
与此同时,中国这边却稳如泰山,粮仓充裕,连饲料粮都不缺。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一直就有这极强的资源焦虑,要不然当年也不会吃了豹子胆,敢偷袭珍珠港。看着咱们物产丰富的的土地,看着咱们庞大的粮食储备,日本为何急红眼?这一场没有硝烟的“粮食暗战”,到底谁会笑到最后?
2024年7月的一天,东京涩谷的一家大型超市门口,一群日本大妈排着长队,每个人的手推车里都装着泡面、罐头、瓶装水,但唯独大米货架上空空如也。等到店员推出新一批10公斤装大米,场面瞬间失控。
队伍里一位身穿和服的老太太猛地往前冲,动作比年轻人还快,三秒之内抢走两袋,后面的人只能望米兴叹。现场保安上前维持秩序,但根本无济于事,大米上架不到30分钟,货架再次清空。
这不是演戏,而是日本粮食短缺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日本大米零售库存量自2024年7月以来骤减,大阪地区80%的商店断货,全国范围内大米价格飙升17.2%,是近20年来最大涨幅。
最离谱的是,日本最大仓储超市Costco,一袋10公斤装大米的价格从2023年的2700日元(约135元人民币),疯涨到5648日元(约283元人民币),涨幅超过100%。
日本的粮食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从表面上看,这次“米荒”主要是2023年夏季极端高温影响水稻生长,导致日本大米总产量减少1.4%,降至661万吨。但实际上,这只是导火索。日本政府的粮食政策调整,才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所在。
为了应对人口减少,日本政府长期鼓励农民减少水稻种植,改种其他作物,导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跌到2023年的38%。换句话说,他们自己砍掉了一半的粮食供应能力。
更让日本民众愤怒的是,日本政府明明有储备粮,却拒绝放粮。2024年9月2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公开表示:“政府储备米是在全年大米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投放,现在投放可能会影响新大米的市场流通”。
这句话一出,日本网友炸锅了,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痛批政府“见死不救”。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多次向农林水产省施压,要求紧急投放储备粮,但最终还是被驳回。
到了9月初,日本国内的大米价格依旧没有回落,政府的解释开始变得荒唐起来。部分官员将问题归咎于外国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称他们消耗了太多日本大米。
日媒数据显示,2024年访日外国游客同比增长2.3倍,达到3212万,平均住宿时间也从去年的8.8天增长到10.1天。入境旅游带来的米饭消费量增加了约63%,从去年的1.9万吨猛增到5.1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制作饭团、寿司等传统日料。
但问题是,这些游客真的能吃掉日本的粮食储备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便算上游客消费的增长,日本的大米消费总量仍在可控范围内,真正让日本人“吃不上米饭”的,是政府自己人为制造的供应紧张。
中国粮仓稳如泰山,日本为何急了?就在日本超市排队抢米的同时,中国的大米市场依旧风平浪静。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实现百分之百自给。不仅如此,我国的粮食库存远远超过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小麦、稻谷的库存量可满足全国人民1年以上的口粮需求。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存得多,更要能守得住。中国的粮食储备体系分为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和社会储备三个层次,形成了“国家兜底、地方调控、企业支撑”的完整体系。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成品粮储备可以保障15天以上的供给,即便在极端情况下,也能快速响应。
2024年9月,全球粮价出现了新一轮上涨。日韩市场受国际炒作影响,大米、小麦等主粮价格大幅波动,而中国市场则没有出现任何恐慌情绪。
其核心原因在于,我国不仅有强大的国内粮食供应,还建立了高效的粮食应急体系。全国设有1200多个市场监测点,实时监测粮食价格和库存,一旦出现异常波动,政府能迅速调控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已未雨绸缪,严格控制粮食出口,以确保国内市场稳定。相比之下,日本因为粮食对外依存度过高,面对国际市场波动时毫无还手之力。
日本的粮食政策,到底错在哪?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农业调整政策,导致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2023年,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日本的水稻种植面积已降至145万公顷,比20年前减少了20%。农民改种大豆、玉米等作物,大米自给率直线下降。
而这一政策背后的核心逻辑,是日本政府认为粮食进口更便宜,国内种植大米成本过高,不如通过全球采购来保障供应。
然而,2023年极端气候冲击全球粮食生产,国际粮价暴涨,日本的粮食进口成本随之飙升。到了2024年,这种依赖进口的模式彻底暴露了弊端。
面对粮荒,日本政府本可以通过投放储备粮来稳定市场,但却选择观望。
农林水产省的官员坚持认为“等新米上市就能缓解问题”,然而,9月台风“珊珊”来袭,日本水稻主产区遭遇半米降雨量,农作物受损严重。即便新米上市,市场恐怕也难以恢复。
日本的粮食危机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政府长期错误的粮食政策,加上对市场的误判,最终导致日本民众的餐桌上米饭成了“奢侈品”。
而中国,凭借强大的粮食安全体系,在全球粮价动荡的情况下,依然稳坐粮食安全的“王者宝座”。
本子跟着主子去国际粮食市场兴风作浪,结果亏到裤衩都不剩了,国内不闹粮慌才怪,本子自己选择的路跪着哭也要走下去
去年底,可能是刚收割,粮仓放不下。 十斤的真空包装米在卜蜂超市打折卖21.9元,有的打折卖24.9。真空包装的米价居然卖2.5元一斤以下。 到现在超市不单米的种类少了,真空包装的米最便宜要39.9元,即4元斤。 纤维袋的也要89.9元30斤,即3元斤。 显然中国的米还是有波动的,但比日本稳定多了。
日本那个农协,导致米价上涨
准备世纪战争,中国必须储备300亿吨铁矿、20亿吨铜矿以及各类稀有金属和粮食,军工厂下乡,分散大城市与城市群,稳定农村,提高农产品价格,让农民娶得起老婆。
自己作死的能怪谁,农业省把粮食都出口了,自己没剩多少又限制进口粮食,还被他美爹忽悠把控。
中核派雄起,开仓放粮
[得瑟]日本仔系米发傻,难道是叫人不要去日本旅游?吾好到时候又叫救命🆘。吾开仓放粮只有一个原因[呲牙笑]个仓系空的[得瑟]
日本人吃不上米,美国人吃不上鸡蛋,果然资本主义水深火热。别犟,你犟你就润[呲牙笑]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日本缺米
粮食的成本与数量没有变化的时候,多出的价格就是人祸!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粮食涨价对富人来说就是多花几个,对穷人来说就是命。我国吃饱饭也不过四十余载,万莫重走故路!
除非大面积绝收,不然日本人真不可能缺米。
收买汉奸搞破坏!小日子该灭国了
小编你真搞笑,你粮食再多?跟别人有啥关系?[呲牙笑]
小日本自讨苦吃。[笑着哭]
小日子作为老牌发达国家,没米吃何不食肉糜[笑着哭]
当年国内空虚日本高度工业化,日本才敢放手一搏的,现在日本很清楚,下一次如果不能稳下,迎来的绝对是灭绝,所以本子一定会小心的,我们也要好好防备这条毒蛇。
米上的麸皮也能吃的啊
国际粮价便宜,为什么不大量储备,坐等国内粮食短缺?
南北韩的粮食厚度平衡度也是不什高
因为咱们是真的饿怕过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人家那是饥饿营销,是他们的祖传秘方。
都改去种西瓜水果了?和越南一样,去种榴莲?这样的改革回去需要多久呢?
[得瑟]组队去曰本吃饭,饭量少的不要去[得瑟]
仓空了,等井空[笑着哭]
283/20=14.15 135/20=6.75 他们的大米贵吗?
为什么超市里面的方便面没人抢购呢?
小鬼子沒有一个好东西,饿死一个少一个,阎王殿里多一个。
关我们屁事,小日本自己作死,该
10公斤大米135?6块7一斤?我了个去了,突然觉得日本民众收入高也不一定够花啊……。
来中国收我们农民的啊!我们粮食压价太它吗狠了!
日本这都不开仓,理由怎么想也只有一个——空了吧
只有一个可能,鬼子在囤积军粮,准备孤注一掷。
日本人有米,仍然在以低于日本市场价出口,日本政府是在以高价米收割国民财富
倭寇鬼子是殖民地,粮食军队都在霉菌手里
中国秀国防科技,能源科技,唯一没有秀过粮食储备科技,用普京的话说:天知道中国储备多少粮食。
日本是急眼了,怎么不查储备粮了,粮仓怎么不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