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度坦诚的人,很容易在初相识阶段被认为是傻瓜,被认为胸无城府、简单又直接,好像这样的人是容易被拿捏、被骗、容易吃亏的人。

随着交往的加深,你一定会发现,这样的人是真正可怕的人,他才是处于人类食物链的顶端的那一个。
他身上大概有如下的特征:
说话简单直接,绝不藏着掖着,他不会因为要考虑别人怎么看他而小心翼翼地说话,也不怕因为说真话得罪谁,对方如何回应、如何决定,他无所谓,如果志同道合就可以合作,如果不是一路人,他很可能就终止和对方的深度交往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很快发现这样人的价值,同样坦诚地与对方合作;而一些所谓聪明人,内心有小九九、心存疑惑、甚至怀疑对方实力的,他就想着进一步观察考量,实际上对方已经将他淘汰了,对他关闭了合作的大门。
《红楼梦》第三回有一处细节,就是黛玉要进京了,除了林家和贾家早已沟通好的,和彼此默契的部分,林如海还布局了一个人,就是给黛玉做了一年家庭教师的贾雨村。
林如海为女儿黛玉是计了长远的,林家没有了人,自己年纪也大了,万一自己有个不测,女儿可就成了没有娘家的孤女了,所谓世事难料,如果这时扶持起来贾雨村,也算是给女儿将来留一个可用之人。这应该是林如海布局贾雨村的重要考量。

林如海召来贾雨村,根本不问他有何打算,而是开门见山,直接说:小女要进京,先生授业之恩我要回报您,已经修书给内兄贾政,让他为你周佐再次起复之事,至于吏部的费用,我这里已经预算了,不老先生费心,先生就和小女一同进京,一路也有照应。
简单直接了当,读者细想,一个高位者要施恩下位者,会不会这样说话?现实中大概率不会,一般上位者会弄个鱼饵,然后下位者会拜求上位者,然后两人一个施恩、一个表现感激涕零,不大会下位者完全还没有想,上位者已经将所有安排好了。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下位者会疑惑,会不敢相信,会忧心忡忡,甚至会想,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否则怎么这么大的馅饼砸自己脑袋上了呢?
贾雨村是个聪明人,他虽颇感意外,但立刻明白,林如海抬举他的真诚和用意,于是他向林如海表达了他的不胜感激之情。

贾雨村再次进入官场后,似乎他并没有刻意与黛玉有过交集,实际上,读者会发现,贾雨村与贾府往来频繁,尤其他刻意视线放在宝玉身上,每来必要见一见宝玉,和他讲谈讲谈,作为林家和贾府默认的木石姻缘,这其实就是在为黛玉负责了。
黛玉二次回南葬父 ,贾雨村再次护送黛玉回京,这里还有一段隐写,就是贾琏之所以能顺利接收林家的产业,与时任应天府知府的贾雨村的权力支持分不开关系,这件事,恰证明他对林如海的忠诚,对林黛玉的负责。
林如海就是对贾雨村极度坦诚,贾雨村接住了,所以他后来利用林家、贾家、王家的势力使自己一步步爬上高位。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林如海的身份,使他有着自然的权威性和可信任度,毕竟高位者和成功者天然令人信任。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呢?一个普通人,他在某一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极度坦诚有几人可以识别呢?答案或许不容乐观。
极度坦诚之人,为什么对人用极度坦诚的态度呢?
其实可以反过来讲,他用弯弯绕、试探、共情等等方式对他的好处是什么?他需要这么做吗?
他不需要,他要结果,而且他要与他同频的人,理解他的表达。

因为,不同频的人,既不能理解他的思维,也无法保证执行力。所以,极度坦诚的人,是真正的高手,他不会浪费他的人生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如果对方既接不住听不懂,他就直接淘汰他了,如果对方没有执行力,那对方也拿不到结果,纠缠也就是徒劳的了。
所以,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这么做,才敢这么做,这么做效率也最高。这样的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87央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
晕,贾雨村什么时候护送黛玉回南葬父了?那是贾琏,并且雨村得官了,作者是觉得古时候无故旷工很容易是吧,贾雨村又不是出任扬州知府,如何去送黛玉南下,发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