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怒斥班主任心思不正,老师回怼不背锅,有本事直接向上投诉

孜孜教语 2022-12-21 15:26:19

自从孩子上学以后,有多少家长表示心累?

记得年初的时候,我家宝宝刚上小托班,我已经感受到了“不耐烦”,因为就是有很多东西要准备,很多事情要配合,不过现在已经适应了,从最初的“不耐烦”到完全适应,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次沟通,逐渐就能够理解老师们了。

老师们通常也是无奈的,她们在班级群下发的通知,一半是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现状,为孩子着想,一半是服从学校领导的命令,上传下达而已,比如说购买医疗保险,比如说每周的家长安全教育。

想要息事宁人,就要配合,老师也是不得已的,当然了,对于一些医疗保险一类,家长还是自己选择,不需要就直接拒绝。

家长发长文批判班主任:多关注孩子,少搞歪门邪道

甘肃的一位家长在网上发了长文控诉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催款”的,导火索是班主任老师在群内催促家长缴纳合作医疗的费用,这彻底让家长怒了。

家长说“孩子送到学校去,是让你们好好教育的,不是让你们来教育家长的……孩子们在学校的收获是,数学35,语文65,英语27……你们怎么就不在孩子身上下功夫呢,每个孩子都不笨,你们的心思用在了歪门邪道上……家长不用你们教,家长有自己的主见……”

对这位家长的吐槽,一位班主任老师站出来说话了:班主任老师也很无奈,不要攻击老师,直接向相关部门举报不就行了?老师也不过是上传下达而已。

我把这条内容发给当班主任老师的朋友,她的反应是一样的:公开诋毁老师有用吗?去相关部门投诉啊,不要总让我们老师受这夹板气了,有本事直接去投诉不就完了,别都挑着老师捏了,老师还能好好教书吗?

老师被怼,挺无辜的

这个家长反映的事情一点也不陌生,前段时间我家宝宝所在的学校才刚经历了购买意外险的事情。

老师们会把相关的内容发到群里,叮嘱家长自行购买,老师的建议是:购买。不过只是建议而已。

南京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医疗保险,有的家长也会额外购买保险,学校的这份意外险,是单独购买的,保障内容也是意外。

因为孩子在学校发生意外以后,学校基本不负责,为了避免家长和学校扯皮,才有了这份意外险。

这跟班主任老师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无非就是下达学校的命令而已,学校当然希望家长给孩子购买意外险,这样发生意外以后,有人兜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但是家长完全可以忽视,不去购买。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对此表示愤怒,确实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真的不要把火发到班主任身上,她们也很无辜。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感到这么累?

有人会说,我记得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老师根本不会和家长有联系,家长会都没有几次,现在怎么自己当了家长以后,感觉这么累呢?

一天到晚,没别的事了,就盯着学校班级群了,真的不知道是孩子在上学,还是家长在上学,关键这些东西真的有必要吗?感觉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家长觉得疲累。

当家长感到疲累的时候,往往容易把火头转移到老师身上,其实老师更累,要传达的信息多,每天要上课、盯着孩子们,还有各种打卡。

接下来又出了一个什么“教师退出机制”,稍不留心可能饭碗都保不住了,你说老师累不累?

领导们一句话,老师的所有付出都白费了,而家长们一句话,老师们的人格就受到了一定的侮辱,老师的委屈跟谁说呢?

家长和老师都感到疲累,说明一定不是家长或者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大环境的问题。

总有一方要调整,如果大环境是如此,无法调整,就只能家长来调整心态,当然了我们尽可能多的传播正能量,也希望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净化教育环境,让孩子们能有比较纯净的教育环境,减少老师们的负担,让老师们能够专心教书,而不必被其他琐事缠绕,分了心神。

遇事先跟老师沟通,不建议用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如果对老师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真的要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进行了深入沟通以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我们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以后,就比较容易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想问题,网上的那种不负责,又势利还乱收费的老师是很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老师们都具备基本的教师素质,他们认真负责,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是我和老师沟通了一年以后的真正看法,如果没有打算给孩子转学,没有更好的选择,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也不应该冲动地去和老师闹翻,记得遇事先沟通,做平和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老师是那个受夹板气的,他们一方面要教育孩子,一方面好应对家长,一方面要应对学校领导,老师才是最不容易的人。

我们希望老师尽量少被那些琐事缠绕,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这大概也是老师们的愿望吧。

最后想说的一句话,如果想要投诉,就向有关部门投诉,这兴许还有一定的作用,一些问题有可能被从根拔起。

0 阅读:13

孜孜教语

简介:孜孜学语,从娃娃抓起!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