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成浪迹荒野,其命令得到严格执行,请来4人让他无话可说

俊颜聊文史 2024-03-17 15:25:18

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卷:悟道

第九十五章 近乡之怯

前文链接:第四卷第九十四章

杜大成一时被问住了,眼睛转了两转才说道: “正因为多有往来,所以才要押,不,不是,要请他们上来坐一坐啊!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的羊肉特别好吃?有这样的美味咱们不能只顾着自己吃是不是?哎,羊肉是不是没有了?我看咱们要多打些山羊野味什么的,万一官府来人了也能够好好招待一番是不是?”

杜大成于是赶紧满山洞寻找司厨长,问他每天打几只山羊合适,好像他真的要多打些山羊准备做好招待工作。

那些士兵听到如此模棱两可的回答,当然都不得要领,实在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要留在这山洞里,等着官府来人吃羊肉,都不知道这小杜大人心里打的到底是什么算盘。

不过军人自然要听从长官的命令,哪怕这长官之命听起来再荒唐、再不像话也总还是要执行的,更何况这长官是将军家的乘龙快婿,平时又待他们不薄。所以,杜大成给了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又顾左右而言他之时,第一拨值勤的士兵就沿着来路出发,返回到各个山路路口,执行杜大人那不知所以的命令。

杜大成派人去各路口执勤,他自己也没闲着。中午饱餐一顿烤羊肉,此时仍然意犹未尽,他就叫了吴猛和几个军士,几个人出了山洞,想着再打几只山羊来。

没想到这一带山地野物极多,只是走出去几里地的功夫,他们就看到不少肥得几乎跑不动的山鸡,吃饱喝足在草丛中眯着眼睛打盹儿的野兔,所以天还没黑透的时候,那几个跟随前来的士兵身上就背满了猎物。杜大成却仍然兴冲冲地跑来跑去,哪怕看到一只小野兔也要兴奋地追上半天。

“杜大人,我看猎物可实在是不少了,就算官府再来六十个人也够了!”吴猛觉得杜大成的样子实在有些不寻常,趁他停下片刻的时候连忙劝阻道。

“够了吗?”杜大成看了一眼背猎物的军士,果然收获颇丰。但是,背猎物的士兵脸上可都显得挺沉重:刚开始背上猎物时他们还是很兴奋的,可是及至一只只猎物堆积上来,背上沉甸甸的,就不由一个个都苦了脸。

“都苦着一张脸干嘛?我跑了这么长时间还没说累呢,你们怎么这个样子?都打起精神来!”杜大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给士兵们打气说道。

“是!”士兵们背着沉甸甸的猎物,哪里还有其他心情,都闷声回答,心里却想:这些猎物吃起来味道那么好,怎么现在却是这个样子?唉,看来随杜大人打猎实在不是件好差事,下次说什么也不能跟来了。

杜大成虽然意犹未尽,但是却不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他不由随口问道: “那就回去吗?”嘴上问着话,脸上却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回去吧,免得一会儿天黑了找不到回去的路。”吴猛说道。他是这几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所以就要多费些心,尤其是他觉得今天杜大成实在不同寻常。

“那就回吧。”杜大成随口说道,收好弓箭,眼睛却只是恋恋不舍地望着远处。

这些景色何其熟悉,熟悉到一旦安静下来它们就会让他想起很多事。所以他不想安静下来,有那些往事会让他觉得很累,不得不去费力地思考。

他很少这样辛苦地思考,就好像在参加一个拉锯战:父亲拉扯着他向一个方向走,而师父、师叔却给他指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可是事已至此,他还需要再去想对错吗?他不需要再去想什么对与错的,命令已经下达了,他很了解自己的士兵,对他的命令常常执行得让他无可挑剔,从来没有任何纰漏。

既然不想安静下来,在回去的路上,杜大成就只管和吴猛闲聊胡扯,从吴猛的家乡住址、父母年纪大小、身体健康与否,到吴猛有没有娶妻生子,及至知道吴猛有一个三岁的女儿时,又仔细地打听孩子的相貌爱好、平时爱吃啥玩啥,等等。

“杜大人一定是中午喝多了!”有一刹那,吴猛不由这么想道。如果不是知道杜大成秋天就要娶将军家的姑娘,他差点儿怀疑杜大成一门心思想给自己做女婿。不过心中这么想,他嘴上却一点儿都不敢含糊,极其小心地应对着。

“杜大人今天太不寻常了!”吴猛想, “嘴上虽然在胡乱说着这些家常事,可是他的眼睛,那明明就是想要杀人的眼神!”吴猛意识到这一点后,不由在心中连连叫苦,不知所措。

可是吴猛还不是最苦的,那几个背了沉甸甸猎物的士兵此时才是叫苦不迭:刚才随着这身轻体健、奔跑如风的小杜大人不知不觉跑了好几里地,那时倒还没觉得怎样,现在身上背了这些猎物,累且不说,身上的汗水、猎物的腥味,冷冰冰,臭哄哄,好像都粘在了身上,所以个个呲牙咧嘴,暗暗叫苦。

好不容易才捱到山洞,在各路口值勤的士兵刚好换下第一班岗。

“杜大人回来了!杜大人回来了!”远远地,杜大成听到士兵们轻声嚷道,接着就有人说道: “快让杜大人看看,咱们今天还真请回了官府的人!”

听到士兵们说请回了官府的人,杜大成不由精神一振: “在这儿呆了还不到一天,就把这些官府的人截住了?嘿嘿,这也太快了!真是没想到啊,我就说我这些兄弟们做事十分老道嘛!”

一想到就此绝了重阳会的后患,士兵们也不用再跟着他在这儿风餐露宿,杜大成不由高兴地加快步伐直向山洞走去。

“官府的人在哪儿呢?”刚走到山洞口,杜大成就急切地问道,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人,竟然敢打重阳会的主意。

“杜大人,我们请他们在山洞里坐了。现在天黑了,我看洞外有些冷,还是山洞里暖和,所以就请他们到里面坐了。”一个小头目说道。

“你对他们还挺客气啊?”杜大成咬着牙说道。

“那是,杜大人让我们请的客人,我们哪敢怠慢了呀?”朦胧的夜色中,小头目看不清杜大成的脸色,所以不免自以为有功地笑着说道。

杜大成在心里冷冷地哼了一声,却又不想把自己那点小心思告诉手下,所以也不多说,随着小头目就进了山洞。

在山野中跑了半天,山风强劲寒冷,杜大成在外面时浑然不觉,此时一进山洞,感觉到一阵热气扑面而来,这才觉得这里果然温暖如春,舒爽宜人。

他随着小头目一直向里走了很长一段距离,这才看到山洞里正襟危坐的四个人。

也不知道士兵们从哪儿找来几块大小差不多的平整石头,那四个人就坐在石头上,还有两个士兵在一旁陪着。六个人看上去言谈甚欢,十分融洽。

“就四个人啊?”朦胧的灯光中,杜大成扫了那四个人一眼,轻声问道。

“是。”小头目答道。

此时他们已经走近了,小头目连忙向那四个人殷勤地介绍: “各位,这位就是我们千户长杜大人!”一面就将杜大成引到了灯光之下。

那四个人闻言都站了起来。杜大成一看,其中还有两个女子,其中一个十八九岁,个子高挑,看的她衣着打扮,分明是刚出嫁不久的新媳妇。另一个也就十五六岁,生得十分伶俐,看上去是随身伺候的丫环。另外两个人则是衙役打扮,都是二十来岁的精壮小伙儿。

看着这样四个人,杜大成不由一愣: “你们都是官府的?”

“是,参见杜大人!”一个身着衙役服装的人对杜大人躬身施礼说道: “我们奉县太爷之命,去他亲家家里接闺女回娘家过节,没想到路过这里,杜大人派人说要请我们喝酒!真是多谢大人盛情,我们本来想趁天黑前赶到前面镇上,可是又怕辜负了大人一片盛情!真是多谢大人想得周到!”

杜大成一听,心里这个气啊,他瞪了营中那小头目一眼,那小头目却浑然不觉,只当自己差使办得好,仍然满脸陪笑地应承那衙役说道: “我们杜大人说了,官军原本一家。我们平时极少到这龙门山中,这次初来乍到,没想到野物还不少,杜大人一时兴起打了许多猎物,那味道真是十分鲜美!可是这么多我们也带不走,所以不如就地请客,请各位赏光品尝品尝!”

杜大成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心想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我是疯了还是傻了,闲着没事在离驻地百里之外的荒山野岭专门请人吃野味?可是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士兵们都是严格遵从自己的命令请来的人,让他也无话可说,一时心中气恼无法言说,只是赌气地把袖子一摆,转身向洞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厉声喊道: “都赶紧的吧,烤肉倒酒,招待贵客!”

他这话一出,洞里洞外的士兵立马就忙活开了,一番吆喝分派,都各忙各的,倒实在是一番真心请人吃饭喝酒的架势。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