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议:不要把能否合得来作为交友的唯一准则

一只追求学习的学渣 2023-09-21 13:57:23

嵇康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与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等人并成为"竹林七贤",嵇康虽清高但古怪,桀骜不逊因此,下场也是极其悲剧的.

嵇康隐居在山阳时,名气很大.当时,朝中的司马氏已控制朝政,积极笼络知识分子,嵇康自然成为拉拢对象.司马氏派心腹钟会去访问嵇康.当时嵇康正同好友向秀在树下打铁,对于这位乘高车驷马,带来许多随从的朝廷显贵,嵇康毫不理睬,继续专心打铁.收到冷遇的钟会很是尴尬,调转马头,准备离去.

这时,嵇康突然叫住他,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句话揭露了钟会的来者不善,也显示出嵇康已经意识到钟会回去后必会在司马氏面前说自己的坏话,钟会不怀好意的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羞恼之情溢于言表.

嵇康的这种羁傲不逊的态度,为自己买下了祸根,对于后来被杀具有直观总要的影响.

公元260年,司马昭又发动了一次政变,杀害了魏帝曹髦,夺权篡位之心已昭然天下.为了急取舆论的支持,他又一次拉拢嵇康.这次,他派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此时山涛已出任尚书吏部郎,司马昭准备将山涛调任散骑侍郎,而由嵇康接任吏部郎,他让山涛写信动员嵇康出山.

嵇康见信后,认为山涛玷污了自己,表示要与之绝交,写信嬉笑怒骂,酣畅淋漓,文中多有不恭之词.这些言辞与其说是自损,倒不如说是出于对司马氏的极大轻蔑.

司马昭看到嵇康拉拢不过来,遂起加害之心,钟会便从一旁添油加醋一番,于是司马昭下定决心,找个借口将嵇康逮捕,问成死罪.嵇康被捕一事震惊朝野,当时许多豪俊之士表示愿与嵇康一起坐审,更有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要求赦免嵇康,并提出要嵇康去太学做老师.司马昭看到以不与自己合作为荣的嵇康竟有这么大影响力,更下定决心要杀一儆百,反而加快了杀害嵇康的步伐.公元263年,嵇康被处死.

嵇康的死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梅兰芳不与日寇合作,外柔而内刚,讲究方法(可看上一篇);而嵇康,凡是自己看不上眼的,不仅不合作,而且出言不恭,冷嘲热讽,有意激怒对方,结果引来杀身之祸.嵇康之死是个冤狱没错,但是死的不值!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 2023-09-23 11:41

    嵇康太得人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为所用必为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