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北镇:比肩沟帮子熏鸡却英雄末路的东北小熊掌,北镇猪蹄

施吾姬 2024-03-28 12:05:42

北镇,这个几乎被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东北小镇,作为辽宁省锦州市的县级市,但却似乎很不起眼,甚至在现代人眼中更是名不见经传,乃至于连名字都几次易主。最后连曾经鼎鼎大名的“广宁”两个字,都没能保住,让给了广东肇庆的广宁县。

但正是这样如今似乎没落无比的小城,却是历史上与“五岳”齐名的“五镇”之一,北方镇山之“医巫闾山”即位于北镇城边。而境内更有“国内唯一完整留存下来”的镇山庙即北镇庙,更是曾经大名鼎鼎、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北镇更曾经拥有过三段耀眼的高光时刻,在宋辽时期,北镇作为辽朝皇陵所在地,曾被契丹人视为龙兴之地,因陵而设州、因州而建城,大辽的多位皇帝及皇族陵墓均位于此,即:乾陵、显陵,史上著名的萧太后及韩德让即葬于此,也就是杨家将中的萧太后及韩昌的原型。

而到了明代,洪武大帝朱元璋为抵御蒙古残余势力及女真,全国设立军事重镇,后期逐渐形成九大重镇,号称九边。北镇作为“广宁卫”,一度成为九边之一的辽东镇总兵驻地,著名的边帅李成梁就曾在此点将防御蒙古及女真,努尔哈赤曾经也在李成梁手下。至今城内仍旧遗留有明朝廷表彰李成梁功绩的石牌坊。

到了满清时期,北镇又一度作为龙兴之地,先后有5位皇帝十几次来过北镇医巫闾山拜山祭祖,并留下许多诗篇。清末,一代枭雄东北王张作霖也曾于黑山、北镇一带起家发迹,张作霖6位夫人中有三位夫人都是北镇人,大夫人赵春桂即为北镇高山子赵家村人(曾经隶属黑山县),也就是少帅张学良的生母。

而就是这个如今看似不起眼的东北小镇,虽拥有着闪光的三段辉煌,但在和平时期,因为“战略地位”的下降,逐渐的走向没落,至今似乎也一蹶不振,未免让家乡人有些伤感。

但正因为曾经有过这些辉煌的历史,也造就了北镇拥有着非常悠久、灿烂的饮食文化,更是催生了很多闻名天下的美食及特产。比如:沟帮子熏鸡、北镇猪蹄、水馅包子、北镇鸭梨、干豆腐等等不胜枚举。

提起北镇的“沟帮子熏鸡”,那可谓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曾被作为满清的宫廷贡品而闻名遐迩,之后,逐渐被称为中国 “四大名鸡”之一而名传天下,尤其清末,沟帮子火车站的设立,随着绿皮火车的传播,更使沟帮子熏鸡迅速走出关东、传遍大江南北。而同时沟帮子也因火车站而被世人知晓,却不知沟帮子仅仅是北镇这个县级市下辖的一个乡镇(开发区)而已,但这也就造成了北镇的被沟帮子喧宾夺主、名声不显。

但实际上,在北镇当地,还有一个美食更是流传于当地,甚至名声一度超过沟帮子熏鸡,即使是现在,在北镇当地也仍旧与沟帮子熏鸡齐名,那就是“北镇熏猪蹄”。在当地人群中,似乎熏猪蹄也比熏鸡更受欢迎一些。

但遗憾的是,似乎外地人只知沟帮子火车站、却不知北镇一样,人们往往也只知 “沟帮子熏鸡”却不闻“北镇猪蹄”的大名。对一个百年传统地方名吃来讲,未免是个遗憾,让北镇人至今唏嘘不已。

究其原因,并非北镇熏猪蹄质量及味道不如熏鸡,仅仅是因为营销策略及机遇、社会变革等导致出现此等差异。毕竟沟帮子熏鸡靠近“沟帮子”火车站,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靠着火车而走出北镇、红遍大江南北。而北镇猪蹄则发源于北镇城内,而北镇市也只有“沟帮子”这么一个火车站,距离市内又较远,没能借上力。此外,又似乎没有形成以“猪蹄”为主导的规模化企业、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独立商标而最后流于寂寞,从而被沟帮子熏鸡远远的超过,逐渐沦为二流产品。

让人不免悲伤的是,曾经比肩熏鸡的一代名吃,如今却只能靠着“傍大款”的方式,被熏鸡企业作为边缘产品,捎带脚儿的在推广,而却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独立品牌,北镇猪蹄也逐渐的没落,逐渐被边缘化、苟延残喘的艰难维持着。

但北镇猪蹄当年也绝非末流产品,也曾与沟帮子熏鸡齐名,更曾拥有传承近200年的悠久历史,素有“东北小熊掌”的美称,其入口香而不腻、咀嚼筋道有劲,倍受家乡人喜爱。而关于北镇猪蹄的起源同样也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