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当着百官怼皇帝,林若甫的“阴谋”牺牲自己保全女儿,为范闲铺路

阿三侃剧 2024-05-21 11:46:29

在《庆余年2》中,人人皆有城府,如同博弈中的棋子。

包括庆帝、陈萍萍、范建等人,他们在不同层面,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朝政。

其中,宰相林若甫虽位高权重,但并不显眼。

然而,剧中一幕令人费解。

在范闲自导演的受贿事件后,范闲遭到了都察院御史的纠缠。

面对群臣,范闲与御史展开激烈辩论,并巧妙地将矛头指向二皇子。

范闲与陈萍萍在朝堂上的表演,看似针对贪腐官员,实则剑指二皇子。

林若甫却做出了令人意外的举动。

他不仅阻止御史上折给庆帝,还在陈萍萍递出贪污官员名册后,指示下属添柴拱火,让都察院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如果说林若甫支持范闲,鼓励下属利用激将法推动都察院调查贪官,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那么他阻止庆帝查看奏折,就显得毫无逻辑可言。

对此,林若甫给出的理由是:“我大庆法度严明,刑部、大理寺等部门各司其职,即使大臣违法,亦应依法查办,岂能将证据呈献给陛下。”

然而,庆帝对此表示质疑,认为林若甫的言论是在挑战皇权。

林相的言论,无疑触动了庆帝的敏感神经。

他认为林相的行为是在试图掌控权力,从而威胁到皇权。

因此,在陈萍萍和范建的分析中,林相的行为被视为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大胆的行动力。

经过这次朝堂辩论,林相成为了“没头脑”,而庆帝则成为了“不高兴”。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典型的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然而,背后隐藏的却是复杂的政治角逐和权力争夺。

终究,权利掌控后,就难以放手。

在势力驱动下,甚至亲如战友亦会反目,如同庆帝与林相对塑料化的君臣关系。

然而,仅仅用“君权与相权之争”来解释林若甫的智力下降和盲目行为并不充分。

尽管他对权力痴迷,但也不会如此明显地表露出来。

唯一的可能性便是——为了范闲。

在剧集中,林若甫拥有众多身份和标签——大庆国宰相、李云睿的情人以及林婉儿的父亲。除此以外,他还具有最关键的身份——范闲未来的岳父。

自第一季至第二季,林相与范闲的关系由破裂走向联盟。

对林若甫来说,范闲不仅是其未来女婿,更关乎林氏家族的兴衰荣辱。

林若甫育有两子一女,长子已故,次子愚钝,林家的未来唯有寄希望于林婉儿。

理解这点,我们方能洞察林若甫的动机——他所有看似荒谬的行为,实则皆为范闲的仕途铺路。

因为,只有范闲稳固,林家方可永存。

林若甫在庆国政坛历经沧桑,对庆帝及人性有更深的理解。

若无意外,未来的范闲将担任鉴查院院长并掌握内库。

他既可监督百官,又握财政大权。

年轻有为且地位显赫,势必引起庆帝猜忌。

更为严重的是,一旦范闲与林婉儿结婚,宰相也将成为其岳父。

届时,从行政到鉴查,从六部到内库,皆落入范闲手中。

鉴于庆帝的敏锐和多疑,绝不会容忍此类状况发生,最佳策略便是让范闲成为孤臣。

对庆帝而言,孤臣即孤勇者,注定独行黑暗,不屈膝。

因此,必须刚正不阿,铁面无私。

然而,孤臣的孤,更代表孤独与孤立。

手握重权之人,注定无法与政治团体结盟。

庆帝将范闲定为孤臣之时,林相的命运已然注定。

林若甫明察秋毫,洞悉皇帝对范闲的器重与偏爱,从而理解背后的逻辑与深意。

既然选定范闲为孤臣,自己必将沦为配角。

与其坐等皇帝挑剔责难,不如主动示弱,退居幕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才是林若甫应有的风度。他看似愚昧,实则为适时抽身,体面离场。

毕竟,若他不体面,庆帝自会代劳。

一旦陷入如此境地,双方将再无体面可言。

对庆帝而言,既然决定让范闲为孤臣,林相或陈萍萍,终将被弃如敝履。

林相用自己的方式为范闲的仕途铺平了道路,也为自己和林家争取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原创不易,您的随手点赞、转发、收藏、在看,都是对阿三的鼓励和支持。

1 阅读:829

阿三侃剧

简介:欢迎您来到阿三领域 我将带您观看不一样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