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这些年网络上被严重低估、丑化的一个人,一个带甲数十万横行天下的人被喷成啥都不会流寇,甚至把清军入关的责任归罪于李自成。李自成的战略和战术相当不错,利用开封,围点打援,完全是李世民大战虎牢关的翻版,攻打山海关,三天就打得所谓关宁铁骑差点崩溃,后面面对清军和关宁军联合追剿,还打了一个漂亮的怀庆反击战,南下襄阳,吓得左良玉借着清君侧避难,也知道建政,在豫西南和陕西建立根据地。
至于军纪,闯军即使不是最好,但在明末绝对是第一梯队,明朝官员马士奇评价:“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而且说李自成:“又为散财赈贫,发粟赈饥,以结其志,遂至视贼如归。”清朝人编辑的《明史》中,闯军攻破北京后有军纪败坏,但比起同时期的清明西诸政权,仍是要好的多。
李自成雕像
二、李自成抢陈圆圆使得吴三桂造反抢陈圆圆在历史上确实有记载,不过干这事儿的是刘宗敏不是李自成,李自成在史书中是有名的不好色,史书记载“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加上李自成前后有俩老婆都给他戴了绿帽子,所以甚至有李自成那方面不行的说法。
而所谓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很经不起推敲的,吴三桂在北京的所有家属,包括吴三桂的亲爹都在李自成的手上,自古以为把小妾看得比亲爹还重要的人能有几个?
陈圆圆雕像
关宁军的投降清廷,跟李自成在北京的追饷以及均田行动,怕是有直接原因。李自成的这些行为,必然是触动了吴三桂以及他手下多数将领的利益(追饷吴三桂家二十万有明确记载),再加上传言李自成对京城大部分明朝官员都严刑拷打,虽然后来证明是谣言,明朝官员大概有七成都投降了,但吴三桂等人多半只能听到二手传言,而纵然是有小部分人得到真相,据杨士聪记载,李自成对所有的京官都有“派饷”,级别从高到底,无一幸免,纵然是投降李自成的也要交这个钱,交不起便会被拷打。同时李自成对明朝官员任用极少,据《小腆纪年附考》卷4统计,李自成在北京大约收录了二百名名明朝旧官员到大顺政权任职(包括进士、举人、生员这些还没职位的),然而整个京城,投降大顺的明朝官员有四千多人。
这样一来,就导致关宁军对于李自成完全无心归附,家眷有在京城的,很可能是听到了家人被拷打,财产被劫掠的消息,家眷没在京城的,也会知道纵然投降,大概率也无法保证荣华富贵,这导致吴三桂等人认为投降李自成,结局坏点的是跟着全家一起死,最好的结果则是散尽家财,受尽屈辱后全家变成平头百姓,李自成压根没有诚意招降他们,那不如狠下心投了多尔衮。
吴三桂投降
根据《明季北略》记载,固然存在有拷饷拷出十多万甚至五十多万的高级官员,但同样有“大学士邱瑜两千两”、“大学士方贡岳悉索寓所,仅千余两”、“户部侍郎吴履中入黄金八十两、银六百两”、“侍郎金之俊银一百两”、“侍郎霍晋山五千两”、“御史曹溶二百五十两”、“少詹事胡世安,以千五百两”等等记录,明朝京城高级官员在死亡威胁下只能拿出数百两~几千两的也完全不在少数,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财产。而是上文所说,一方面他们很多财产在老家而不在京城,另一方面他们财产是以豪宅、古玩字画、田产、商铺、玉石珠宝的形式存在,而李自成拷饷只要现银,上面那些东西根本不给他们变现的机会。
至于小部分在记载中拷饷出数万银两以上的官员,往往也是有原因的,户部主事丁时学交了十三万两,这个很可能是把户部的一些存银也上交了,并非仅仅是他自己的,嘉定伯周奎交了五十三万两,但他是皇后的父亲,正儿八经的国丈,太监王之心交了十五万两,王之心是东厂提督,并且更是太监中的首富。大学士陈演先被拷饷四万后又找到数万两,但陈演是内阁首辅,他有这么多钱一是因为级别高,另一个则是他已经年老准备要还乡养老,此前就把在京城的家产变卖了,但还没回老家,就遇见了大顺军破城,因此他家的现银很多。
而记载里提到的另外三个大学士,分别被拷饷万两、两千两、一千余两。大学士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官员?前面已经说了,拷饷七千多万,分摊到所有官员身上人均一万多,连三个大学士都拿不出这么现银,其他官员有多少能拿出这么多现银的?固然存在比这三个大学士拿出更多银子的官员,但要说大学士能拿出的不到平均数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四、李自成失败于奢靡腐化其实史学界很早就驳斥过这个观点,无奈这个观点传播的范围太大。其实大顺军攻破北京到出兵山海关前后不过二十天,相当一个寒假,哪有腐化的那么快的,好比一个学霸,玩了一个寒假,开学考试就会不行了吗?实际上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中对阵吴三桂的表现也是很不错的,虽然闯军数量不同记载有所不同,但可靠的数字大致是六七万~十万不等,吴三桂一方加上山海关总兵高第的兵力大约有五六万人,虽然是吴三桂一方兵力较少,但吴三桂一方是守城战,靠着城池关卡,抵挡几倍的敌军都该是常事,但结果却是仅仅三天,吴三桂一方就被李自成打得濒临崩溃,吴三桂赶忙跑到清军阵营投降。这能说李自成军队腐化了?
山海关大战
而李自成第二个问题是军事战略部署有误,李自成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消灭了明朝之后,清廷便是自己的大敌。所以他的兵力部署有问题,大顺政权的大批主力部队分布在西北、湖广襄阳等四府、河南等地;进占山西、畿辅、山东以后,兵力进一步分散,例如在白旺和左良玉相持处于下风后,曾向李自成求援,李自成便派遣五大主力之一右营救援,虽然击败了左良玉,然而直到山海关李自成大败而回,这支大顺军的劲旅和白旺部都还滞留在河南与湖广。事实上,白旺部也有七万人马,就算丢失一些城池,跟左良玉僵持也是绰绰有余的,李自成没有意识到辽东未稳前,分兵才是不应当的。
同时李自成,派往山海关驻守的是刚刚投降过来的明将唐通所部八千人,没有派出大顺嫡系去驻守,结果吴三桂决定跟大顺敌对后轻易的就击败唐通还收纳了其部众,这里看来唐通带的兵马可能也是新投降的明军,而非大顺军嫡系。李自成的这个安排说不好听的像是脑袋犯抽了一样,若非唐通如此轻易战败,山海关也不会落入吴三桂之手。
山海关布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