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坛变局:亲华派萨拉异军突起引发关注

听南聊国际 2025-03-07 21:51:30

马尼拉街头的最新民调结果引发震动,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以42%的支持率领先2028年大选潜在对手,这位前总统之女的政治崛起,可能成为扭转中菲南海僵局的关键变量。 随着杜特尔特家族与小马科斯阵营的权力博弈白热化,菲律宾正站在"亲美"与"务实"的十字路口。

萨拉的政治资本源于其父杜特尔特任内的积累。 2016至2022年间,中菲贸易额从456亿美元增至877亿美元,中国跃居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 棉兰老岛的榴莲种植户至今记得,对华出口配额扩大后,年收入从3000美元飙升至1.2万美元。 这些经济红利构筑了杜特尔特家族的民意基础,也解释了为何萨拉在达沃市的基层走访中,仍能获得58%的超高支持率。

但政治盟友的背叛让形势复杂化。 小马科斯上任后,不仅撕毁中菲南海资源共同开发备忘录,更在2023年向美军开放4个新军事基地。 这种政策急转弯导致菲律宾对华出口骤降28%,农业损失达17亿美元,直接动摇了杜特尔特时代的政治遗产。

2025年中期选举成为两大家族博弈的焦点。 杜特尔特家族计划派出7人参选参议员,试图夺取参议院控制权。 目前参议院24席中,亲马科斯派系占据18席,若杜特尔特阵营能赢得9席,即可否决总统的弹劾动议。 这种布局直接威胁到小马科斯对萨拉的打压——当前针对萨拉的3项弹劾指控,均需参议院三分之二票数支持才能成立。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分析指出,杜特尔特家族若能在中期选举斩获6席以上,萨拉的总统之路将畅通无阻。 反之,小马科斯可能借司法手段剥夺其参选资格,重现2016年菲律宾最高法院取消副总统候选人资格的先例。

小马科斯的对华强硬政策正遭遇现实反噬。 2023年黄岩岛对峙期间,菲律宾香蕉对华出口量暴跌43%,导致10万农业工人面临失业。 中国投资者暂停的13个基建项目,原本可为菲律宾带来210亿美元直接投资和35万个就业岗位。 这些经济阵痛转化为政治压力——最新民调显示,67%受访者认为"政府应优先解决物价而非南海争端"。

萨拉团队提出的"3D战略"直击民生痛点:多元化贸易(Diversification)、国防自主(Independence)、发展优先(Development)。 该策略在棉兰老岛实践中已见成效:中资参与的达沃-萨马尔岛大桥项目,在萨拉推动下重启,预计创造2.4万个工作岗位。

美国的战略模糊性加剧了马尼拉的焦虑。 虽然白宫承诺提供1.2亿美元升级军事基地,但《菲律宾星报》披露,美军扩建克拉克空军基地的预算至今未到位。 相比之下,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正稳步推进与印尼、马来西亚的基建合作,这种对比让更多菲律宾精英思考"选边站"的代价。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报告指出,萨拉若执政可能采取"经济靠中国、安全靠东盟"的中间路线,效仿印尼平衡外交的成功经验。 这种策略既能获取中国投资,又可维持与美防务合作,或为南海僵局提供破局思路。

当萨拉在菜市场询问主妇们的生活开支时,小马科斯正在克拉克基地观摩美军F-35表演——这两种画面的对比,暗喻着菲律宾的未来选择。2028年大选或许尚远,但杜特尔特家族与小马科斯阵营的每一次交锋,都在重塑这个千岛之国的命运轨迹。

2 阅读:783

听南聊国际

简介:五星闪耀皆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