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长时间赏雪确诊雪盲症,医生:紫外线对眼表造成伤害,反复刺激可诱发白内障

九派新闻 2024-01-30 18:30:11

据潮新闻,近日,浙江丽水一21岁的男子和同学去户外拍雪景,在外待了一整天,回家后眼睛开始干涩、流泪,次日早上感到眼睛阵痛,流泪不止,直至什么都看不见。后来,医生将其确诊为雪盲症,诊断是长时间观雪导致。

雪地。图/视觉中国

眼痛、流泪、“失明”……为什么冬季观雪会得雪盲症?确诊雪盲症的患者恢复到正常的视力需要多久?户外滑雪爱好者如何避免患上雪盲症?围绕这些问题,九派新闻采访了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眼底科主任张静琳。

张静琳介绍,所谓的“雪盲症”其实是一种电光性眼炎,主要是紫外线对眼表造成损害引起的炎症,通常发生在太阳光强烈或紫外灯照射时。“因为在户外的雪地里,雪会反射紫外线,没有佩戴护目镜容易遭受紫外线损害。”

她指出,雪盲症按照损伤程度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表面损伤,包括皮肤、眼睑、角膜、结膜等损伤,比如晒太阳过久皮肤会变红或脱皮、结膜/角膜细胞坏死或脱落、眼睑红肿等。这种损伤伴随着眼睛痛、流泪、看东西不清晰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暴露6-12个小时会达到(不适的)顶峰。另一种则是比较严重的视网膜损伤,当大量紫外线照射进眼睛的时候,可能出现视网膜的黄斑受损,也会导致视力下降。

她告诉九派新闻,结合诊疗经验,曾有同一个患者多次确诊雪盲症的情况。“紫外线对眼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外层的角膜、结膜损伤导致眼睛痛,紫外线还会影响晶体的代谢,反复多次的紫外线刺激可能诱发白内障。”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报道中的男子在眼睛不适的当晚并没有立即就诊,原以为是长时间使用手机所致。然而,张静琳强调,这二者“完全不一样”,“因为角膜是眼睛感觉细胞特别密集的区域,当角膜上皮出现整体损伤,怕光和眼睛痛是非常严重的,这类病人就医时基本都是眼泪不停地流,一直喊痛。”

她表示,“雪盲症发病很急,建议立即对症处理,一般建议患者好好睡一觉,因为闭上眼睛的时候,人的角膜上皮生长得比较快。”

户外滑雪爱好者难免长时间在雪地里,如何避免患上雪盲症?她强调,最主要的是买一个正规的护目镜,并按照规定佩戴,注意不要直视阳光或雪地。

此外,她还特别提醒,在阴天滑雪也不要取下护目镜。“阴天紫外线还是有很多的,雪还是可能把紫外线散射到眼睛中。”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胡冰月

编辑 武菲菲 刘萌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3 阅读: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