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子教训:香港要加快输入年轻人

坚料瑶 2024-05-09 05:05:58

点击关注“坚料志”头像,不错过每条香港大新闻。

日本出生人口低处未算低,去年出生人数连续8年减少,只有75万8,631人,降幅达5.1%。死亡人数是出生人数的两倍以上。日本东北大学老龄化经济学教授吉田浩指,696年后日本将「只剩1名儿童」,可能成为第一个因少子化而灭绝的国家。专家这样说当然是形容问题严重的修辞手法,实际上没有人可以预言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但日本的前车之鉴,说明了一是刺激生育之难,二是输入移民的重要性。

日本目前的总生育率为1.26,远低于维持人口所需的2.07。吉田教授指出,出生人数下降的原因是「在经济长期衰退的日本,由于收入低而无法结婚或生育的年轻人数量增加」。但我个人认为这个解释比较表面。哲学上而言,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走向自我否定,随着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必然走向要求越来越高、追求越来越多,同时自由的获得也越来越破坏原本的责任。只要这些发展趋势不变,出生率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

要求越来越高比较容易理解,银行找明星做的广告,不断告诉你养育一个小孩需要600万元,当然这条数其实是在物质和教育上很高要求下计算出来的。大家睇新闻、睇电影,都会想睇有钱人如何做然后模仿之。某程度上,资讯越是流通,也会令大家的物质要求更高。所以越来越多人觉得自己生不起。

要求高说的是程度,那么追求多说的是广度。人类越来越社会化,想做的东西太多了。社交、学习艺术、旅游,还有不久将来虚拟世界的一大堆东西,是否还需要将精力花在生小孩上面呢?越来越多人对此抱否定态度。

自由对责任的破坏是比较被人忽视的。追求自由一般被认为是一件大好事,但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好事和坏事,只有事,任何一件事都有多面性。在过去,生育很大程度是责任而不是自由,为了强迫大家履行责任,还会动用一切社会力量,将很多自由与这一责任捆绑在一起。例如在旧社会,男女没有自由恋爱和交配的自由,只有结婚生育的自由,是强制剥夺了前者的自由,从而强化后者的责任。要是未婚偷情,某些情况要浸猪笼。全社会动用法律、道德层面全方位逼你生育。现在全世界生育率较高的地区,要么是比较穷,社会发展层次较低;要么是宗教上对生育仍赋予个人较强的责任。

综上所述,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鼓励生育,但摆姿势居多,不见得哪个国家出了这些措施之后可以扭转乾坤。就如特区政府的2万元奖金,算是在鼓励生育上做了事,但解决问题的真正钥匙离不开输入移民。

特区政府的输入人才成绩单表现亮丽,但一些人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说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找到工作,只是假的输入人才。我认为人才不人才已经不重要,最重要是不穷,起码中产以上,确保不会领福利救济;另外是年轻,可以对冲本地出生率低和人口老化的危机。有此两点,已经功德无量,值得大开绿灯。今时今日年轻人已经是最珍贵的稀缺资源,有人来还不感恩吗?

文:吴桐山



0 阅读:21

坚料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