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首好诗,来自于杜甫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1-06 21:45:00

围一炉烟火,捧一卷诗书

01. 品味诗词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天末怀李白》

天末:天的尽头,诗中指极其遥远的地方,当时李白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也就是如今的贵州;

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冤魂:暗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

02.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永王李璘网罗天下贤能,于是请李白入自己幕府。

自出翰林以后,李白一直郁郁不志,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一时兴奋过了头,没想到李璘会谋逆,因此接连写了10首诗赞美李璘。

唐肃宗李亨登基后,就派高适去收拾李璘,没费吹灰之力就把李璘打败了,因此李白也落了一个“附逆”之罪。

李亨新皇登基,正是立威严的时候,因此惩办了很多有二心的臣子,包括王维也差点被杀。因此李白也害怕了,就给主帅高适写信求救,毕竟他与高适、杜甫曾有过梁园一聚。

但当时情况太复杂,高适就没有帮李白,后来幸亏宗夫人找到了宰相崔涣和御史宋若思,他们都和李白有交情,经过努力营救后,李白死罪倒是免了,可活罪也得受,就被流放到了夜郎。

杜甫与李白是灵魂之交,而且杜甫也很崇拜李白,他相信李白初衷的是好的,于是就写信四处打探李白的消息,也给李白写了很多诗,但最终都石沉大海。

公元759年,关中大旱,于是大赦天下,因此李白之罪被免。当时杜甫过得也不好,但听闻这个消息后,还是兴奋地写下了这首诗。

他对李白的感情一直都很真挚,或者说,杜甫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助他,比如严武、高适、柏茂林等。

此时的杜甫已然流落到秦州,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并且辞去了官职,打算前往蜀中。

了解了背景,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3. 深度解读

诗文大意可解为:

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一直联系不上你,如今天下大赦,也不知道你此时的心境如何了,是不是轻松了一些?

我给你写了很多书信,也不清楚你收到了没有,江湖险恶风浪多,你要照顾好自己,这样我才能放心;

爱写文章和诗歌的人,倒是不喜欢安逸平庸的生活,颠沛坎坷一点也许有利于创作,倒是那些小人,总是盼着你犯错,他们才有可乘之机。

你所受的冤屈我心里有数,我相信你的初衷是好的,只不过是被人诬陷了,就像投汨罗江的屈子一样,令人心痛。

04. 延展阅读

见字之心,杜甫为人就和他笔下的诗歌一样,朴实无华,却充满博爱和力量,因此他能成为“诗圣”。

他和李白一生也只见过三次面,距离他写这首诗时,其实他们已经15年没有再见了。

但是,杜甫依旧很惦念李白,大概也是因为他自己也吃了很多苦吧,所以能够感同身受。

相形之下,李白对杜甫的则差了点意思,兖州一别后,李白就再也没有给杜甫写过诗,所以他是“诗仙”,豪放不羁,正如最后一次别离时,他写给杜甫的诗一样: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杜甫写的则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一个想同行,一个想各自安好,所以从那以后就未曾再同路。

无论如何,我还是相信杜甫那句诗: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

这是杜甫晚年写给高适的,人也只有到了暮晚,才能真正理解朋友这两个字的含义。

1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