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黄昏恋曝光,对小44岁的印度男仆痴迷不已

伊殇雪 2024-03-28 15:40:03

在我国历史上提及女皇,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武则天,而在遥远的英国同样有不属于武则天的女王,比如伊丽莎白,当然还有著名的维多利亚,见证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人人都说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亲王是真爱,可是在2011年一本日记被公开后,人们才知道女王竟然曾与一位印度男仆有所暧昧。

“黑衣寡妇”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从出生就被赋予第五位王位继承人的称号,按照英国王位的继承顺序,她成为女王的概率很低。

但是排在前面的继承人们要么没有后代,要么就是早夭,继承人的身份自然而然落在维多利亚的身上。

在成年后她便继承王位,英国在维多利亚统治时期,是其对外扩张最快且最辉煌的时期,为了扩张领土不惜一切代价。

当时英国虽是君主立宪制度,但维多利亚女王对大臣、平民的影响力依然很大。

他在位期间大英帝国极度扩张达到空前的繁盛,号称是“日不落帝国”最后的辉煌,影响中国历史的鸦片战争也是在她即位不久发生的。

就是这样一位厉害的女王,却鲜有人知道她的婚姻是包办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与之算是表亲。

维多利亚很爱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二人堪称英国包办婚姻里的模范夫妻,年轻时一见钟情相互扶持,婚后感情很好并且孕育九个孩子,几乎平均两年就会怀孕一次。

她的后代多与欧洲各国王室成员联姻,靠着这种联姻的手段间接打入欧洲各国的王室中,正因如此她也被称为“欧洲的祖母”。

1861年阿尔伯特亲王去世,丈夫的去世让她郁郁寡欢,曾长时间离开伦敦隐居,即使公开露面也不戴王冠,还总是穿着黑色衣服就像是寡妇的打扮,被外界称为“黑衣寡妇”。

维多利亚女王受英国人普遍敬重,即使隐居期间大臣们也经常询问她的意见。

不过首相也无法事事请示女王,随着时间的推移首相权力渐渐增大,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当然这是题外话。

丈夫去世妻子痛苦不已,似乎说明维多利亚非常爱阿尔伯特,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是的却也不见得。

2011年一批尘封日记的流出,差点让女王晚节不保,日记上记载了维多利亚与比自己小44岁的男仆的暧昧往事。

维多利亚的男仆、女王的黄昏恋

故事发生在1887年,正逢女王在位50周年,大不列颠帝国认为值得全民庆祝,以英国为首的各个国家也前来为女王庆祝。

当时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国自然不敢懈怠,印度王子不远千里赶来送上祝福语,女王非常高兴,还担心印度王子来到这里会不会有生活方面的问题。

与印度王子同行的还有两个印度侍者,招募这两个侍者的目的很简单,被当做礼物送给英国成为女王的勤务员。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日记本上,也能发现这两名仆人的身影:“一个是穆罕默德·布克施……另一个叫阿卜杜勒·卡里姆,这个人看上去更年轻、高大、健康……”

卡里姆曾是印度监狱里的办事员,能够担当此重任表现的很开心,他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男仆,居然把咖喱带到女王的餐桌上。

维多利亚是一个喜爱美食的人,平时吃多了本地的食物突然换一下口味食欲大增,内心也非常高兴。卡里姆不仅在厨艺上有造诣,说话的情商方面也很高,十分懂得体贴人心。

他深知维多利亚这么多年寡居,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便在伺候的同时与她聊天、为其解闷,甚至还会教女王说乌尔都语,所说的词语都是“想你”、“念你”、“抱紧我”等暧昧的词语。

正当女王对卡里姆有好感时,他却提出辞呈表示不愿一辈子只做一个仆人,因为那样太不体面了,想要回到印度生活。维多利亚听后十分忧心,立马写信挽留:

“要同你分开,我很难过,因为我希望你尊重你,我愿意为你在印度找一份体面的职务,希望你可以经常回来看看我。”

任何语言都没有行动来的直接,很快维多利亚就把卡里姆男仆的身份晋升成为“女王教师”,不久之后又提拔为“宫廷侍臣”,自此他再也没有想走的念头。

正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卡里姆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维多利亚女王很喜欢这位来自印度的贴身男仆,也想与他维持长久的关系,但必须要杜绝外界产生非议,于是便精心策划了一场安排。

她将卡里姆的妻子接到英国,还给两人找到居住的房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伪装。自此在女王的日常起居中,无论走到哪里卡里姆都会伴随左右。

不仅如此,在维多利亚奢华的行宫之中,还特别为卡里姆设立一个专用的居所,布置典雅、设施齐全以此来确保他能够随时待命满足各项需求。

多年来维多利亚女王利用这样的手段,巧妙地确保她与卡里姆之间的关系,得以在公众的目光中坦然无虞地延续。

维多利亚有多喜爱卡里姆,他曾对儿媳妇是这样说的:“我是那么喜欢他,他那么好那么温柔又那么善解人意,对我来说是真正的安慰。”

毫不夸张地说,一种程度上卡里姆与女王的关系,甚至超过她的亲生子女。对于维多利亚与男仆产生的黄昏恋,英国王室成员很生气,多次劝诫改掉这个坏习惯。

可是,她却不在乎贵族们的看法,依旧我行我素与卡里姆保持着暧昧的关系,这种关系在1989年迎来巅峰。

秘密被封存

那一年的某个晚上,女王与卡里姆单独在一个房间里面度过一夜,英国王室成员得知此事既感到生气又感到耻辱,不由得担心起来。

卡里姆尽心尽力服侍维多利亚之言也是有目的的,他是一个来自印度的伊斯兰教,曾多次向女王就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争端发表意见,建议让印度总督处理好印度宗教间的关系好好对待穆斯林。

很显然,这这已经越过“干预政治”的界限,英国各方政要对此保持极高的警惕。

维多利亚是一个清醒的女王,并没有采用他的建议,但还是给卡里姆“始终如一的忠诚付出”给予嘉奖,授予尊贵的“印度帝国勋章”,慷慨地赐予印度广阔的土地。

卡里姆还曾表达出渴望被封为“爵士”的愿望,维多利亚也依旧没有答应,哪怕后来依旧陪伴多年也都没被封为爵士。

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驾崩、爱德华七世继位,卡里姆的好日子也到了头。

爱德华七世直接快刀斩乱麻,下令将卡里姆监管起来,他与维多利亚的往来的私信件也未能幸免,被一一搜出并彻底销毁片纸只字未曾留下。

几年后卡里姆全家被命令离境返回印度,爱德华七世国王仍旧心存忧虑,无法对这件事情完全释怀。

为此他特意派遣信任的特工人员远赴印度,目的就是要确保卡里姆家族手中不再有关于女王的所有“纪念物品”,以防止他们对皇家名誉造成损害。

1909年卡里姆去世后,即使如此爱德华七世还不放心,曾派人警告他的妻子要保守秘密。

俗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英国王室机关算尽,没有想过百年后卡里姆的后人会公布祖上的日记,日记里面写满他与维多利亚女王的种种。

一直以来,英国皇室都认为卡里姆就是个想往上爬的小人,但不管怎么说他与维多利亚的这段关系是双方维持下的结果,只能说是各有所需罢了。

事实上,在卡里姆之前维多利亚还有一个仆人,就是她与阿尔伯特生前的好友约翰布朗。阿尔伯特去世后,女王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依旧没办法走出来,此时布朗出现在她面前。

看着昔日的好友,往事又浮现在维多利亚的面前,便向布朗尽情倾诉内心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约翰布朗最能理解自己,两人的感情也日益加深。

约翰布朗服侍维多利亚十分用心周到,时刻为她的一切着想,在一次游行中有一名暗杀者意欲行刺维多利亚,布朗及时发现并抓住凶手避免了一场灾祸。

约翰布朗去世的时候,女王在日记中写道:“他的离去让我十分悲伤......”不过在其它亲笔信中曾这样写道:“布朗是她最好的、最忠心的仆人,也是她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他的辞世令她悲痛欲绝。”

由此可见,维多利亚对布朗的评价这么高,两人之间的感情不单单只是友情,或许如果布朗没有死的话就不会有卡里姆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2 阅读:3897
评论列表
  • 2024-03-29 08:40

    老了就会感到孤独,女王也是人啊。相比现在的王室成员,女王陛下也不算太出格,就是找个伴而已。

  • 2024-03-28 20:42

    人嘛!都有七情六欲!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性都一样

  • 2024-03-29 11:32

    只能说维多利亚是正常人,头脑清醒

  • 2024-03-28 17:54

    鸦片战争和圆明园耻辱

  • 2024-03-29 06:47

    正常人都有的七情六欲,不管是王室或者是平民。

  • 2024-03-29 02:04

    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她手上发动的

伊殇雪

简介:看红尘多少往事,不过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