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包文化,中国人现在搞的什么鬼?索取大红包的人都是“祟”!

见阿渡 2024-05-05 03:55:22

说起中国人现在派大红包,中国人一边强颜作笑、打肿脸充胖子,背转身就骂爹骂娘。这已经算好了。大红包“进化”成彩礼,现在更是吓得小伙子们看见30岁的女人都有了恐惧症。所以才会闹出杭州相亲会300个清一色女孩子的大笑话。

有一个准丈母娘,因为准女婿上门拿不出50万彩礼,告诫女儿:这点彩礼都“抠门”,别指望结婚后他会对你好!

有一年,我去长沙,说是每一个没结婚的亲友,见面都要封红包,500元起步。我奇了怪了:广州就是“随礼”,10元20元都可以。长沙人收入水平比广州人差不少,怎么封红包比起广州就“离晒谱”呢?

其实,长沙人真的以此为荣吗?又其实,不仅是长沙人,全中国的人,说句心里话,不早就对这种“大红包风俗”弥漫开来的乌烟瘴气,苦不堪言了吗?

中国人以崇尚中华文化自居。殊不知,如今流行的“大红包风俗”,不仅是变味,而且是对老祖宗的大不敬。

查一查历史,中国人封红包,源于汉代,是除夕夜,长辈把几枚铜钱装进红包里,压在小孩枕头底下,以防半夜三更来摸小孩脑袋的小妖精“祟”。这也是“鬼祟”、“鬼鬼祟祟”的来历。最早的红包,所以叫“压岁钱”。

由此可见,老祖宗的红包文化,是祈福辟邪。老祖宗又早就说:“过犹不及”。动辄数百上千,更不要说是十万几十万上百万彩礼了,跟拦路抢劫有什么两样?不是比“祟”更“祟”吗?

那个还振振有词“教育”女儿的准丈母娘,她一定不知道,小孩子晚上睡觉,最怕的就是,她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地来摸自己的脑袋壳子了。

0 阅读:1

见阿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