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华西村”诞生:仅67户资产却超30亿,人均百万家家住别墅

小彭的灿烂 2024-05-24 10:11:20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

【前言】

曾经有这样一个村子,即便是最穷的村民,存款也有600万,而且家家都住别墅,村子里一年的营收超过有300亿。

这个村子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其从贫困村在中国第一村的蜕变,可以说是我国乡村发展的一个奇迹。

一直以来这个村子的发展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很多地方乡村甚至也模仿着这个地方发展的模式,进行探索。

但是在吴仁宝,华西村的核心领袖灵魂式人物去世之后,这一村子的发展不可避免迎来衰落期,从之前家家住别墅,开宝马,到后来甚至背负上巨额的债务。

到现在再提起华西村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是一片唏嘘,曾经那样辉煌的存在,到现在也是归于平淡。

而在湖北,有一个村子的发展崛地而起,与华西村一样,在发展起来之前,它也是一个贫困不堪的村庄。

但是现在其已经成为了湖北村庄发展的一个典范,总共67户的人家,总资产却高达30多亿元,村子里的发展,可以说是集科研、工业以及生产于一体发展。

那这个村子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之为第二个“华西村”呢?

【“天下第一村”】

在此之前不得不提的就是过去无比辉煌耀眼的华西村,这一村子位于将江苏省无锡市,在1996年的时候,这一村里的工业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了20亿元。

1999年的时候,在积极发展城市经济的时候,这个村子就以“中国农村第一股”的头衔挂牌上市了。

反观其它地区的农村,还大多都是土坯房的时候,这一村子家家户户都开始建立起来了高调富贵的大别墅。

作为领袖人物的吴仁宝,具有着非常独特的,富有前瞻性的眼光,在他的领导之下,村里里面走上了笔直的柏油马路,家家别墅的坐立整齐又漂亮。

而且在村子里面还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一栋大楼,不仅可以供人购物、吃饭,而且还在可以玩耍休闲。

他们也开始发展旅游经济,这个一个村子的存在,简直就是“奇迹”,而且其村子里的建设也非常美。

所以也吸引了很多慕名前来的游客,在最巅峰期的时候,接待的游客数量达到了200多万人,在几十年的发展当中,其逐渐从比较单一的工业经济,发展成了钢铁、纺织以及旅游多支柱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最富有的时候,是在2012年,华西村的营收在这一年的时候,达到了524.5亿元,每户平均存款在1000万。

家家是洋房,家家有豪车,简直就是农村发展的一个神话式的典范,但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发展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

最终在吴仁宝去世之后,华西村的经济转型之路没有迎合上时代的,发展也进入相比之前比较停滞的状态。

但不置可否的是,这个村子依旧是人们心中的“天下第一村”,其曾经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不过现在他们也正在积极转型发展,希望能够真正实现“东山再起”。

【第二个“华西村”?】

被称之为第二个“华西村”的村子就是位于湖北咸宁的官桥八组村,这个村子在改革开放的时候,也同华西村一样是知名的贫困村。

当时其实很多乡村虽然穷,但是都在慢慢的发展过程当中,发展第一件事情就是盖新房子,在同一时期,其它村里的房子都逐渐变成红砖房的时候,官桥八组村大多手都还是土坯房。

但是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这一村子改头换面,土坯房换成了大别墅,泥泞的小路也都变成了笔直宽阔的大马路。

曾经发展落后的村子,发展建设成了“世外桃园”, 而且他们还自主创办了一个全国一流的民办大学。

但这个村庄只有67户,人数只有247人,来到这里也根本感受不到一丝一毫“村”的气息,走进来就像是一个小型城市一样。

你在这里可以看到随处可见的绿化带,人工湖波光粼粼,还有天鹅嬉戏,环境十分优美,虽然面积只有3.8平方公里,但是这片土地上却存在着12家企业。

而且虽然人少,但是这两百多人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了30亿元,人均支产几乎都达到了上百万。

村子里的人每天就在村子当中工作,养老金每个人月有2000左右,而且小孩子出生还有专门的教育补贴,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每个月都会发1000元。

大家住的也都是别墅,这些别墅在2020年的时候建成,是村里的人统一修建的,装修不用自己掏钱。

这种待遇放到我们身上真的想都不敢想,而这个村的发展也被誉为是“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所以也被大家开玩笑说是第二个“华西村”。

与华西村一样的是,一切命运的改变都是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华西村是因为吴仁宝的到来,而官桥八组则是因为组长周宝生的到来。

周宝生是在这片土地之上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被选为这个村子的组长的时候,他就只有27岁,而27岁的他就敢大刀阔斧,带领着村民们勤劳致富。

他们发展致富的第一步就是发展集体企业,集体经商来办厂,着手的领域是熟食店和冰棒加工厂。

幸运的是,这一尝试并没有碰壁,而且还赚了小小一桶金,虽然只有7000块,但是不得不说,在当时那个时代下已经不少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来讲,我在这一领域当中赚钱了,我就一定会想着在这一领域当中做大做强,继续扩大规模来做。

但是周宝生并没有继续在这一领域当中耕耘下去,他们的熟食店和冰棍加工厂是开在当地的镇上,而周宝生在所有人都以为会继续开下去的时候,义无反顾回到了组里,让所有人回组里转行。

【全县的革命样板】

依旧还是发展集体经济,他们放弃了原本在镇子上建立的店铺,回到组里开始靠着之前的经验办厂房、建煤窑。

或许是有之前的经验加持,再加上领导者领导有方,大家也很信任周宝生,所以这个厂房和煤窑也迅速发展起来。

生意越做越大,大家拿到的分成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干劲十足,村子里的村民过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不过周宝生也并没有为这暂时的成就就满足,他想让大家过上比的当下的发展更好的生活,而要想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那就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

现代化的时代下,生意和资产的管理也需要向现代化靠拢,于是他就把村子当中零散的生意都集中起来,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田野集团”成立了。

在这之前他们主要就是在服务业以及工业上方发展,后来周宝生意识到时代的变化只有,就成立了田野,开始带领着村民们向科技额方向转型发展。

其实刚开始转型的时候,周宝生也很迷茫,而恰巧当时武汉一个研究所里的工程师缺少一笔研究资金,而他研究的领域内容是“永磁合金”。

周宝生在了解到之后,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发展领域,他可以提供资金,于是就找了这个工程师商讨。

在谈的时候,周宝生向工程师刘业胜表示,资金问题他来承担解决,而且也包括管理后勤,就这样两个人达成了非常愉快的合作。

这个技术在投入市场之后,就实现了上百万的价值,是国家认定的高技术产业,这也加强了他们在科技领域深耕的决心。

科技改变生活,开始成为他们发展的原则,周宝生也是一个非常擅长管理的人,为了能促进科研人员研发的积极性,他就出了一种福利。

比如给科研人员配方配车,让他们用技术入股来分红,这一福利政策也吸引了很多技术人才,于是田野集团在这样的加成下成功实现了转型。

转型成功也让当地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十年的时间当中,这一村庄企业成功从过去的劳动力和资源产业,发展成了高科技产业。

现在田野集团在国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是我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逐渐蔓延到交通、石油以及航天航空等各行各业当中。

曾经穷苦的帽子早就已经摘下,整个官桥八组的人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而在走上正规化道路之后,他们还自己建学校,培养人才,这也惠及了周围村庄的村民。

光是自己建立的武汉东湖学院就提供了2300多的就业岗位,而他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意识到了生态的破坏以及对应的影响和重要性。

所以回过头来为了可持续发展,周宝生也提出了生态修复的路,开始种树发展生态,建成了生态最好的乡村公园,塑造了一场非常华丽的蜕变。

参考资料:

环球网在2019年7月19日关于《家家户户住别墅!这个村可能颠覆你认知》的报道

湖北文明网在2020年5月14日关于《咸宁嘉鱼官桥八组:村湾洁净美村民幸福感爆棚》的报道

央广网在2018年11月20日发布的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乡村|华西村——“天下第一村”幸福的秘密》 的报道

1 阅读:692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